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乃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

帝始作期门,数为微行。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皇子多横夭。玄上书谏曰:“臣闻王者承天下,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故《易》有干蛊之义,《诗》咏众多之福,今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于所惑,曲意留于非正。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窃怀忧国,不忘须臾。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均九女之施,存无穷之福,天下幸甚。”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

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成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耶。四年,选明达政事之人。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遮。

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太守乃自赍玺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东有严敌,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大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

   (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B.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C.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D. 时并举玄/为绣衣使者/持节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车,汉代官署名,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和现代“公车”含义不同。
B. 微行,旧时谓帝王或有权势者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简言之,就是“微服私访”之意。
C. 社稷,原为谷神和火神。古时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每年都要祭祀此二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D. 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的考试方式。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帝立赵飞燕为皇后,皇后独占宠爱,心怀忌妒,很多皇子横遭天折。
B. 谯玄希望皇帝心怀天下,爱惜身体,对后宫中的嫔妃给予同样的宠爱。
C. 谯玄曾一度被升任为太常丞一职,可后来因为给弟弟服丧而辞去了官职。
D. 谯玄被儿子出钱赎回性命后为保性命,隐藏于田野,直到自己去世之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18 10:05: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显宗孝明皇帝讳庄,光武第四子也。母阴皇后。十岁能通《春秋》,光武奇之。中元二年即皇帝位,年三十。十二月甲寅,诏曰:“方春时节,人以耕桑。其敕有司务顺时气,使无烦扰。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荐如不当,罪举者。权门请托,百姓愁怨,情无告诉,有司明奏罪名。”又设太学南宮,聘明师授业。令皇子、诸侯王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弟读经。帝重孝经,倡孝治天下,亲制祭天地宗祖仪制。帝数诏减免赋税徭役轻刑罚劝农桑治病虫以公田赐贫民西汉末年始河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明帝乃令将作监王吴督兵卒数十万修汴渠,自荥阳至于千乘海口,十里立ー水门,无复溃漏之患。十二年夏四月,汴渠成。行幸荥阳,巡行河渠。冬十月壬辰晦,日有食之。敕有司详刑理冤,招抚流民无衣食居所者,依故事置之。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十六年春二月,遣太仆祭彤出高阙,奉车督尉窦固出酒泉,驸马督尉耿秉出居延,骑督尉来苗出平城,伐北匈奴。窦固破呼衍王于天山, 留兵屯伊吾庐城。耿秉、来苗、祭彤并无功而返。十七年秋八月丙寅,令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及张掖属国,系囚刖刑以下可任兵者,皆一切勿治其罪,诣军营。冬十ー月,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出敦煌昆仑塞,击破白山虏于蒲类海上,遂入车师。初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十八年秋八月壬子,帝崩于东宫前殿,年四十八。遗诏无起寝庙,前作寿陵,制令流水而已。唯四时设奠,置吏卒数人供给洒扫可也。
(选自《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数诏减免赋税徭役/轻刑罚/劝农桑/治病虫/以公田赐贫民/西汉末年始/河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
B.帝数诏/减免赋税/徭役轻刑/罚劝农桑/治病虫/以公田赐贫民/西汉末年/始河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
C.帝数诏减免赋税/徭役轻刑/罚劝农桑/治病虫/以公田赐贫民/西汉末年始/河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
D.帝数诏减免赋税徭役/轻刑罚/劝农桑治/病虫以公田/赐贫民/西汉末年始/河久失修为患/益甚/兖/豫百姓怨叹/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就是《春秋经》,孔子修订的儒家“六经”之一。其文章多含褒贬。
B.甲寅,为干支之一。天干地支依次相配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主要用于纪日。
C.太学,古代兴文教、宣教化、选拔官员的国立大学。孔门七十二贤人即出于此。
D.将作监,有少府、大匠等称。掌管宫室建筑、器皿、刺绣以及各种器用打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明帝治国有方。他即位后,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并且审理案件,整顿吏治,惩处不法官员,严格考察和黜陟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人口增长。
B.孝明帝注重文教。他提倡儒学,亲自制定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仪式与制度。在南宫设太学,聘任经师传道授业。督促子弟读经,并倡导“以孝治天下”。
C.孝明帝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永平十六年,命祭彤、窦固等征伐北匈奴。次年,又派兵出塞,在蒲类海击败白山虏,开始设置西域都护和守边将领。
D.孝明帝关心百姓军民疾苦。在春耕时节下诏官员,勿扰百姓农时;战事来临时,对那些罪责较轻的囚犯也给予恩赐,宽免他们的罪责,并送入军营保护。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选举不实,邪佞未去。荐如不当,罪举者。
(2)敕有司详刑理冤,招抚流民无衣食居所者,依故事置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1)衡少善属文(写文章)   (2)衡乃班固《两都》(模仿)
B.(1)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常听说) (2)大将军邓骘其才(奇特)
C.(1)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没有应验) (2)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方向)
D.(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巡查政事)(2)覆盖周密无(痕迹)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B.班固《两都》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与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不同。
C.豪右:豪族大户,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右边,故称“豪右”。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才高于世,却无骄尚之情,不好交接俗人,无论是公府的征辟,还是大将军的征召,他都从容淡静,不去就职。
B.张衡精于历算,擅于机械。他通过对阴阳之学的精心研究,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结构道理,制作出了浑天仪,并写成了《灵宪》《算罔论》。
C.候风地动仪最能代表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文中不仅详尽记述了其制造的时间、质地、大小、形状、装饰、功用等,还用生动有趣的事件来证明其功效。
D.张衡不屈服于权贵,执法严明,在任河间相时,他整治法度,严格执法,对图谋不轨的权贵给与了严厉的打击,因此被升调为尚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少沉静,好典籍。父卒,隐居墓侧。服竟,三公 并辟,皆不就。桓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寔以郡举,征诣公车 ,病不对策,除为郎。明于政体,吏才有余,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指切时要,言辨而确,当世称之。仲长统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召拜议郎,迁大将军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出为五原太守。五原土宜麻,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寔至官,斥卖储峙,为作纺绩、织纺、缣 之具以教之,民得以免寒苦。是时胡虏连入云中、朔方,杀略吏民,一岁至九奔命。寔整厉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常为边最。以病征,拜议郎,复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

会梁冀诛,寔以故吏免官,禁锢数年。时,鲜卑数犯边,诏三公举威武谋略之士,司空黄琼荐寔,拜辽东太守。行道,母刘氏病卒,上疏求归葬行丧。母有母仪淑德,博览书传。初,寔在五原,常训以临民之政,寔之善绩,母有其助焉。服竟,召拜尚书。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初,寔父卒,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时人多以此讥之,寔终不改。亦取足而已,不致盈余。及仕官,历位边郡,而愈贫薄。建宁中病卒。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颊为备棺葬具,大鸿胪袁隗树碑颂德。    

(节选自«后汉书·崔寔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 ( )
A.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B.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C.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D.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既可指司马、司徒、司空,又可指少傅、少师、少保。
B.公车是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
C.博士专掌儒家经学的传授,执教于太学,成为传播孔孟学说的国家学官。其职掌为议政、制礼、藏书、教授、试策、出使等。
D.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后汉至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崔寔明于政务,做官才能卓越。他撰述的«政论»曾获仲长统高度评价,认为所有国君,应抄一遍,置于座旁。
B.崔寔关注民生,改善百姓生活。他做五原太守时,叫百姓卖掉储藏的粮食,替他们添制纺织工具并教他们如何使用。
C.崔寔秉性纯正,事亲至孝。为父守丧期满,三公请他做官,他都不去。母亲病死,他于赴任途中上疏请求回家料理丧事。
D.崔寔为官清正,品性廉洁。他出仕期间,为葬父而卖掉田产,竭尽资产,他病逝时,甚至没有钱装殓,同僚出资替他料理后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胡虏连入云中、朔方,杀略吏民,一岁至九奔命。
(2)服竟,召拜尚书。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浮字叔元,沛国萧人也。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迁偏将军,从破邯郸。光武遣吴汉诛更始幽州牧苗曾,乃拜浮为大将军幽州牧,守蓟城,遂讨定北边。建武二年,封舞阳侯,食三县。浮年少有才能,颇欲厉风化,收士心,辟召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属,以为从事,及王莽时故吏二千石,皆引置幕府,乃多发诸郡仓谷,禀赡其妻子。渔阳太守彭宠以为天下未定,师旅方起,不宜多置官属,以损军实,不从其实。浮性矜急自多,颇有不平,因以峻文诋之,宠亦很强,歉负其功,嫌怨转积。浮密奏宠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货贿,杀害友人,多聚兵谷,意计难量。宠既积怨,闻之,遂大怒,而举兵攻浮。浮以书质责之,宠得书愈怒,攻浮转急。明年,涿郡太守张丰亦举兵反。时二郡畔戾,北州忧恐,浮以为天子必自将兵讨之,而但遣游击将军邓隆阴助浮。浮城中粮尽,人相食。会上谷太守耿况遣骑来救浮,浮乃得遁走。尚书令侯霸奏浮败乱幽州,构成宠罪,徒劳军师,不能死节,罪当伏诛。帝不忍,以浮代贾复为执金吾,徙封父城侯。帝以二千石长吏多不胜任,时有纤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交易纷扰,百姓不宁。六年,有日食之异,浮因上疏曰:“……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寻其视事日浅,未足昭见其职,既加严切,人不自呆,各自顾望,无自安之心。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斯皆日月失行之应……。”帝下其议,群臣多同于浮,自是牧守易代颇简。以浮陵轹同列,每衔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水平中,有人单辞告浮事者,显宗大怒,赐浮死。

(节选自《后汉书·来浮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或因眶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
B.有司或因睡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
C.有司或因眶毗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
D.有司或因眶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职权大小不定,汉武帝时,罢太尉,设大司马。
B.二千石,数量词,文中指粮食的数量,古代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也可做容量单位。
C.幕府,古代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也可指幕僚,文中指的是官署。
D.死节,古代可以指为守节义而死,也可以特指妇女为守贞操而死,文中指的是前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浮屡立军功,封侯拜将。他追随光武帝攻克邯郸、幽州,斩杀苗曾,平定北方,被封为大将军幽州牧、舞阳侯。
B.朱浮颇有抱负,广纳贤才。他在任上想有所作为,招纳安置当地名流和前朝官吏,因花费过大而引起同僚不满。
C.朱浮自负有功,心浮气躁。他写信严厉斥责渔阳太守彭宠,又密告彭宠有异心,导致彭宠等人反叛,最终元气大伤。
D.朱浮见识深远,直陈时弊。他借出现异常气象之机,上书光武帝,指出官员更换频繁的弊端,得到朝廷官员赞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以为天子必自将兵讨之,而但遣游击将军邓隆阴助浮。
(2)帝以浮陵轹同列,每衔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鲂字孝孙,南阳湖阳人也。其先魏之支别,食菜冯城,因以焉。王莽末,四方溃畔,乃聚宾客,招豪桀,作营堑,以待所归。是时湖阳大姓虞都尉反城称兵,先与同县申屠季有仇,而杀其兄,谋灭季族。季亡归鲂,鲂将季欲还其宫,道逢都尉从弟长卿来,欲执季。鲂叱长卿曰:“我与季虽无素故,士穷想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遂与俱归。季谢曰:“蒙恩得全,死无以为报,有牛马财物,愿悉献之。”鲂作色曰:“吾老亲弱弟皆在贼城中,今日相与,尚无所顾,何云财物乎?”季惭不敢复言。鲂自是为县邑所敬信,故能据营自固。时天下未定,而四方之士拥兵矫称者甚众,唯鲂自守,兼有方略。光武闻而嘉之,建武三年,征诣行在所,见于云台,拜虞令。为政敢杀伐,以威信称。迁郏令。后车驾西征隗嚣,颍川资贼群起,郏贼延褒等众三千余人,攻围县舍,鲂率吏士七十许人,力战连日,弩矢尽,城陷,鲂乃遁去。帝闻郡国反,即驰赴颍川,鲂诣行在所。帝案行斗处,知鲂力战,乃嘉之曰:“此健令也。所当讨击,勿拘州郡。”褒等闻帝至,皆自髡剔,负鈇锧,将其众请罪。帝且赦之,使鲂转降诸聚落,县中平定,诏乃悉以褒等还鲂诛之。鲂责让以行军法,皆叩头曰:“今日受诛,死无所恨。鲂曰:“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皆称万岁。是时每有盗贼,并为褒等所发,无敢动者,县界清静。中元二年,帝崩,使鲂持节起原陵。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建初三年,以老病乞身,肃宗许之。元和二年,卒,时年八十六。

(选自《后汉书·冯鲂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B.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C.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D.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氏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姓则是从氏中衍生出来的分支。
B.车驾,指帝王出行的工具,即所乘的马车。文中为帝王的代称。
C.帝崩,对古代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这种说法从周代开始。
D.乞身,旧时视任官为委身于国君,因此将官员自请离职称为“乞身”。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鲂为人仗义,营救受难之人。虞都尉造反,想趁机灭了仇家申屠季家族,申屠季只好逃亡去归附冯鲂,冯鲂怒斥欲捉拿申屠季的虞长卿,带着申屠季回到营垒。
B.冯鲂很有谋略,受到光武帝赞赏。当时拥兵称帝的特别多,冯鲂极具谋略,拥护光武帝,光武帝听说后很赞赏,征召他来自己的临时住地,任命他为虞县县令。
C.冯鲂遭受围困,英勇奋战而出。冯鲂任郏县县令时,郟县强盗延褒等带领三千人围攻县府,冯鲂带领官吏随从们七十多人力战多日,直至城池丢失才跑了出来。
D.冯鲂宽宏大量,赦免造反之人。光武帝派冯鲂转巡各地收降各聚落,并下诏把延褒等人都交给冯鲂处置,冯鲂严厉斥责他们后全部赦免,让他们去种田务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老亲弱弟皆在贼城中,今日相与,尚无所顾,何云财物乎?
(2)是时每有盗贼,并为褒等所发,无敢动者,县界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