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六)
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创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注)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蹀躞(dié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
【小题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篇两句用几个紧密相连的行为动作,刻画了一个内心愤懑不平的诗人形象。
B.三、四句采用设问和感叹的句式,增强了全诗语言的感情色彩,亢奋而有力度。
C.“蹀躞”“垂羽翼”等形象化比喻,表明了诗人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的处境。
D.作者由自身经历上升到自古圣贤,将主旨由个人失意提升到了时世不公的新高度。
E. 本诗在表情达意上直抒胸臆,愤懑之情一泄到底,贯穿始终,给人酣畅淋漓之感。
【小题2】有人认为诗歌中间“罢官”“还家”的四句(“弃置……机中织”)描写游离于诗歌内容与主题之外,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10 06:05: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完成小题。

拟行路难 (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选出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第一二句作者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从而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B.第三句中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C.第五、六句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让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D.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