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辛雄,字世宾,陇西狄道人。雄有孝性,颇涉书史,好刑名,廉谨雅素,不妄交友,喜怒不形于色。释褐奉朝请。父于郡遇患,雄自免归,晨夜扶抱。及父丧居忧,殆不可识,为世所称。清河王怿为司空,辟户曹参军,摄田曹事。怿迁司徒,仍随授户曹参军。并当烦剧,诤讼填委。雄用心平直,加以闲明,政事经其断割,莫不悦服。先是,御史中尉元匡复欲舆棺谏诤,尚书令元澄劾匡大不敬,诏恕死为民。雄奏理匡曰:“窃惟白衣元匡,历奉三朝,每蒙宠遇。高祖赐之以匡名,陛下任之以弹纠。刚毂忠款,群臣莫及;骨鲠之迹,朝野共知。先帝已容之于前,陛下亦宜宽之于后。”未几,匡除龙骧将军。

右仆射元钦曰:“至如辛郎中才用,省中诸人莫出其右。”孝昌元年,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城南叛。时遣大都督延明督临淮王或讨之,盘桓不进。乃诏雄辅太常少卿元诲为使,持节,乘驿催军,有违即令斩决。寻转吏部郎中,迁平东将军,郎中如故。上疏曰:“帝王之道,莫尚于安民,安民之本,莫加于礼律。礼律既设,择贤而行之,天下雍熙,无非任贤之功也。”书奏,会肃宗。未几,诏雄以本官兼侍中、关西慰劳大使。将发,请事五条:一言逋悬租调,宣悉不征。二言简罢非时徭役,以纡民命。三言课调之际,使丰俭有殊,令州郡量检,不得均一。四言兵起历年,死亡者众,见存者老,请假板职,悦生者之意,慰死者之魂。五言丧乱既久,礼仪罕习,如有闺门和穆、孝悌卓然者,宜表其门闾。”帝从之。

永熙三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诸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节选自《魏书·辛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B.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C.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D.永熙二年/又兼吏部尚书于时/近习专恣/请托不已/雄惧其谗慝/不能确然守正/论者颇讥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指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科举时代称新进士及第授官。
B.白衣:白色衣服,古代平民服,即指平民,但不能指被罢免官员的身份。
C.持节:“节”指“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的凭证,使臣奉命出行常执符节。
D.崩:即“驾崩”,中国古代帝王或皇太后之死的专称,诸侯之死叫“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雄性情雅静,为人孝顺。父亲生病时,辛雄辞官回家,早晚料理;父亲去世守丧期间悲伤得模样几乎都变了,被时人称赞。
B.辛雄谙习政务,公正处理。他做户曹参军时,对于烦琐的部门事务,能做到平心正直、公断合理地处理,无不使人心悦诚服。
C.辛雄为人正直,敢于进谏。面对元匡因想抬着棺材进宫死谏而被弹劾之事,辛雄历数元匡的忠义与率直,元匡非常感谢他。
D.辛雄心怀百姓,关心苍生。他担任关西慰劳大使出发前,上奏朝廷请求减免租税、免除一些徭役等,以缓解战后百姓的负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礼律既设,择贤而行之,天下雍熙,无非任贤之功也。
(2)丧乱既久,礼仪罕习,如有闺门和穆、孝悌卓然者,宜表其门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12 03:10: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谢胐①,字敬冲,陈郡阳夏人也。祖弘微,宋太常卿,父庄,右光禄大夫,并有名前代。胐幼聪慧,庄器之,常置左右。年十岁,能属文。庄游土山赋诗,使胐命篇,胐揽笔便就。琅邪王景文谓庄曰:“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庄笑,因抚胐背曰:“真吾家千金。”孝武帝游姑孰,敕庄携胐从驾,诏使为《洞井赞》,于坐奏之。帝曰:“虽小,奇童也。”起家抚军法曹行参军迁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服阕复为舍人历中书郎卫将军袁粲长史粲性简峻罕通宾客时人方之李膺胐谒既退,粲曰:“谢令不死。”寻迁给事黄门侍郎。出为临川内史,以贿见劾,案经袁粲,粲寝之。
齐高帝为骠骑将军辅政,选胜为长史,敕与河南褚炫、济阳江斅②、彭城刘俣③俱入侍宋帝,时号为天子四友。续拜侍中,并掌中书、散骑二省诏册。高帝进太尉,又以触为长史,带南东海太守。高帝方图禅代,思佐命之臣,以胐有重名,深所钦属。论魏、晋故事,因日:“晋革命时事久兆,石苞④不早劝晋文,死方恸哭,方之冯异⑤,非知机也。”胐答日:“昔魏臣有劝魏武即帝位者,魏武曰:‘如有用我,其为周文王乎!’晋文世事魏氏,将必身终北面;假使魏早依唐虞⑥故事,亦当三让弥高。”帝不悦。更引王俭为左长史,以胐侍中,领秘书监。及齐受禅,胐当日在直,百僚陪位,侍中当解玺,胐佯不知,曰:“有何公事?”传诏云:“解玺授齐王。”胐曰:“齐自应有侍中。”乃引枕卧。传诏惧,乃使称疾,欲取兼人。胐曰:“我无疾,何所道。”遂朝服,步出东掖门,乃得车,仍还宅。是日遂以王俭为侍中解玺。既而武帝言于高帝,请诛胐。帝曰:“杀之则遂成其名,正应容之度外耳。”遂废于家。
(节选自《梁书·谢胐传》)
注①胐:fěi。②斅:xiào。③俣:yǔ。④石苞:字仲容,晋文帝大将,西晋开国功臣。据《晋书》记载,晋文帝死后,贾充、荀勖讨论葬礼采用何种规格,定不下来。石苞当时回朝奔丧,恸哭道:“他建立了这样的基业,难道能按人臣的规格安葬吗?”⑤冯异:字公孙,东汉开国名将,曾力劝刘秀称帝。《后汉书·冯异传》载:“光武曰:‘我昨夜梦乘赤龙上天,觉悟,心中动悸。’异因下席再拜贺曰:‘此天命发于精神。心中动悸,大王重慎之性也。’异遂与诸将定议上尊号。”⑥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抚军法曹行/参军迁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服阕/复为舍人/历中书郎/卫将军袁粲/长史粲性简峻/罕通宾客/时人方之李膺/
B.起家抚军法曹行/参军迁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服阕/复为舍人/历中书郎/卫将军袁粲长史/粲性简峻/罕通宾客/时人方之李膺/
C.起家抚军法曹行参军/迁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服阕/复为舍人/历中书郎/卫将军袁粲长史/ 粲性简峻/罕通宾客/时人方之李膺/
D.起家抚军法曹行参军/迁太子舍人/以父忧去职/且艮阕/复为舍人/历中书郎卫将军袁粲/长史粲性筒峻/罕通宾客/时人方之李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金”一词,由来已久,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用这两字比喻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把少女称做千金或千金小姐,则是元明以后的事。
B.“父忧”是父丧的婉辞。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 此人任何官何职,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这叫丁忧。
C.北面,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称为北面。
D.中国古代授予官职称“拜”“除”,罢免官职称“黜”“夺”,提升官职称“擢”“迁”,降职贬官叫“谪”或“贬”,官员请辞称“致仕”“归故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胐自幼聪慧,十岁能文,且文思敏捷,王景文和孝武帝都称他为神童,其父谢庄也很器重他。
B.谢胐曾担任袁粲长史,袁粲评价他大有父风,后谢眦调任给事黄门侍郎,因贪污被弹劾,案子经过袁粲,袁粲搁置了此案。
C.齐高帝与谢胐出谈论魏、晋之事,实际上是希望取得谢胐对他禅代的支持,但谢胐并没有附和他,齐高帝对此很不高兴。
D.齐王受禅当天,谢胐作为侍中应当提前解送玉玺,但谢胐故意称病不去,拉过枕头就躺下,最后直接穿上朝服,坐车回家去了。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帝方图禅代,思佐命之臣,以胐有重名,深所钦属。
(2)帝日:“杀之则遂成其名,正应容之度外耳。”遂废于家。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山图,字季寂,义兴义乡人也。少贫微,佣书自业。有气干,为吴郡晋陵防郡队主。宋孝武伐太初,山图豫勋,赐爵关中侯。泰始初,为殿中将军。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镇军将军张永征薛安都于彭城,山图领二千人迎运至武原,为虏骑所追,合战,多所伤杀。虏围转急,山图结阵死战,然后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众称其勇,呼为“武原将”。豫章贼张凤,聚众康乐山,断江劫抄。明帝遣山图讨之。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凤信之,行至望蔡,山图设伏兵于水侧,击斩凤首,众百余人束首降。元徽三年,迁步兵校尉,加建武将军。盗发桓温冢,大获宝物。客窃取以遗山图,山图不受,簿以还官。太祖辅政,山图密启曰:“沈攸之久有异图,公宜深为之备。”太祖笑而纳之。攸之事起,世祖为西讨都督,启山图为军副。世祖留据盆城,众议以盆城城小难固,不如还都。山图曰:“今据中流,为四方势援,大众致力,川岳可为。城隍小事,不足难也。”世祖使参军刘皆、陈渊委山图以处分事。山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立水栅,旬日皆办。世祖甚嘉之。攸之既败,世祖谓山图曰:“周公前言,可谓明于见事矣。”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山图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还。上谓之曰:“卿罢万人都督,而轻行郊外。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备不虞。”及疾,上手敕参问,遣医给药。永明元年,卒,年六十四。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

(节选自《南齐书·周山图传》)

(注)① 幢主,南北朝及隋朝时期的武官。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B.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C.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D.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中侯,一种始自曹魏建安年间的爵位称号,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的爵位。
B.城隍,“城”的本义是城邑四周的墙垣;“隍”指没有水的护城壕沟。“城隍”在文中指城池。
C.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没有顶盖的高台,建造于地面或车船之上。
D.手敕,即手诏,是指皇帝亲笔写的命令,不同于一般的文书,常有非常意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山图才能超卓,临敌有勇有谋。他在武原勇猛突围,被称为“武原将”;在豫章,他先用计使张凤放松警惕,最终设伏兵将其击杀。
B.周山图心有主见,善处不义之财。盗贼盗掘桓温墓获得大量宝物,门客盗取宝物来赠送给山图,山图没有接受,而是登记入册后上交官府。
C.周山图见识过人,准确判断事势。他看出沈攸之有反叛图谋,提醒太祖早做防备:作世祖军副,他力排众议,陈明留守盆城的意义。
D.周山图诚心事主,受到世祖恩宠。他因为罢免了另一个统领万人的都督而得罪了人,轻装简行到郊外存在危险,因此世祖准许他带侍卫以防不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
(2)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崔亮,字敬儒。清河东武城人。十岁,居贫,佣书自业。时陇西李冲当朝任事,亮族兄光往依之,谓亮日:“安能欠事笔砚而不往托李氏也?彼家饶书,圆可得学,”亮曰:“弟妹饥寒,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光言之于冲,冲召亮与语,因谓日:“比见卿先人《相命论》,使人胸中无复怵迫之念。令遂亡本,卿能记之不?”亮即为诵之,涕泪变零,声韵不异。冲甚奇之,迎为馆客。冲荐之为中书博士。高祖在洛,欲创革旧制,选置百官,谓群臣曰:“与举一吏部郎,必使才望兼允者,给卿三日假。”又一日,高祖曰:“朕已得之,不烦卿辈也。”驿征亮兼吏部郎。俄为太子 中舍人,迁中书侍郎,兼尚书左丞。侍中,广平王元怀以母弟之亲,左右不遵宪法,赖亮推治。世宗 禁怀不通宾客者久之。后因宴集,怀侍亲使忿,欲陵突亮。亮乃正色责之,即起于宣武前脱冠请罪, 遂拜辞欲出。世宗曰:“广平粗疏,向来又醉,卿之所悉,何乃如此也!”遂诏亮复座,令怀谢焉。除 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城北渭水浅不通船,行人艰阻。亮谓寮佐曰:“昔杜预乃造河梁,况此有异长 河,且魏、晋之日,亦自有桥。吾今决欲营之。”咸曰:“水浅,不可为浮桥;泛长无恒,又不可施柱。 恐难成立。”亮曰:“昔秦居咸阳,横桥度渭,以像阁道,此即以柱为桥。今唯虑长柱不可得耳。”

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籍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亮性公清, 闵俞决断,所在并号称职,三辅梦服其德政。世宗嘉之,诏赐衣马被褥。正光二年秋,疽发于背,肃宗 遣舍人问疾,亮上表乞解仆射,送所负荷及印绶,诏不许。寻卒,谥曰贞烈。

(选自《魏书•崔亮列传第五十四》)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籍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
B.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籍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
C.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籍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
D.会天大雨/山水暴至/浮出长木数百根/籍此为用/桥遂成立/百姓利之/至今犹名崔公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馆客,又称门客或食客,寄食于王公贵族门下并为其服务的人。
B.朕,文中是高祖的自称。皇帝的自称常见的有“寡人” “孤”“陛下”等。
C.三辅,西汉分治京畿地区三种职官的合称,也指其所辖地区。
D.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绶带,文中指官印,是权力的象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亮人穷志坚,不慕荣华。崔亮小时候家境贫穷,替别人抄书来养家糊口,堂兄崔光劝 说他投靠当时朝中掌权的李冲,崔亮拒绝了堂兄崔光的请求。
B.崔亮才望兼允,得到赏识。高祖在洛阳时想要挑选一位才能及名望都适合的吏部郎,崔 亮被高祖亲选为吏部郎,不久就担任太子中舍人。
C.崔亮不畏权贵,秉公执法。侍中,广平王元怀不守法规,崔亮在接皇上命令后就对他推 问追究,后因宴会,元怀恃亲王地位泄愤,要殴打崔亮。
D.崔亮力排众议,造桥利民。崔亮任雍州刺史时,城北渭水不通船,行人来往困难,崔亮决 定建桥,僚佐都认为难以达成,最终在崔亮坚持下建桥成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能久事笔砚而不往托李氏也?彼家饶书,因可得学。
(2)广平粗疏,向来又醉,卿之所悉,何乃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