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與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后汉书·严光传》
【注】①国:治为山东淄博。这里指当地官府。②玄纁xūn: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这里指帝王用来聘请贤士的贽礼。③北军:这里指汉代警卫京城部队在城北的驻地。④君房:侯霸字君房。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
B.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
C.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
D.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武,汉光武帝刘秀的谥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B.唐尧,是汉族传说中的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因其杰出,被后世尊为“帝 伊祁姓,名放勋,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
C.征,指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特征,特别征召,是对有特出才德的人指名征召,区别于平常的乡举里选。
D.《后汉书》由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光淡泊名利。他有学问,有才干,又是光武帝的少年同学,可是在光武帝即位后,他却改名换姓,隐身不见。
B.严光坚贞执著。面对皇帝的礼聘、权势利禄的诱惑,严光有着坚定的意志,坚守自己信奉的道义,终身隐遁不仕。
C.严光恃才傲物。严光不但没有接见傍晚屈己而至的侯霸,反而斥责他,如果一味地阿谀奉承,就可能身首异处。
D.严光率性洒脱。面对皇帝,亦无所讳饰。光武亲临,高卧不起;直言光武帝比以前稍稍好些;两人共卧时,“以足加帝腹上”。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
(2)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01 11:20: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杨政字子行,京兆人也。少好学,从代郡范升受《梁丘易》,普说经书。京师为之语曰:“说经铿铿杨子行。”教授数百人。

②范升尝为出妇①所告,系狱,政乃肉祖,以箭贯耳,抱升子潜伏道傍,候车驾,而持章叩头大言曰:“范升三娶,唯有一子,今三岁,孤之可哀。”武骑虎贲惧惊乘舆,举弓射之,犹不肯去;旄头又以戟叉政,伤胸,政犹不退。哀泣辞请,有感帝心,诏曰:“乞杨生师。”即尺一②出升。政由是显名。

③为人嗜酒,不拘小节,果敢自矜,然笃于义。时帝婿梁松,皇后弟阴就,皆慕其声名,而请与交友。政每共言论,常切磋恳至,不为屈挠。尝诣杨虚侯马武,武难见政,称疾不为起。政入户,径升床排武,把臂责之曰:“卿蒙国恩,备位藩辅,不思求贤以报殊宠,而骄天下英俊,此非养身之道也。今日动者刀入胁。”

④武诸子及左右皆大惊,以为见劫,操兵满侧,政颜色自若。会阴就至,责数武,令为交友。其刚果任情,皆如此也。建初中,官至左中郎将。

(注)①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②尺一;帝王的诏书。
【小题1】指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范升尝为出妇所告,系狱(__________)②唯有一子,今三岁(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词与“不思求贤以报殊宠”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啖我余桃(《弥子瑕有宠》)B.睹余物,皆山丘也。(《纪昌学射》)
C.无犊耕(《商於子驾豕》D.朝廷不安世不肖(《刘安世为谏官》)
【小题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以为见劫,操兵满侧,政颜色自若
【小题4】文中通过三件事刻画了杨政的“刚果任情”,请分条加以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少时避仇,客居江夏。王莽末,竟陵、西阳三老起兵于郡界,武往从之,后入绿林中,遂与汉军合。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攻王郎。

及世祖拔邯郸,请躬及武等置酒高会,因欲以图躬,不克。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武由是归心。

及谢躬诛死,武驰至射犬降,世祖见之甚悦,引置左右,每劳飨诸将,武辄起斟酌于前,世祖以为欢。复使将其部曲至邺,武叩头辞以不愿,世祖愈美其意,因从击群贼。世祖击尤来、五幡等,败于慎水,武独殿,还陷阵,故贼不得迫及。

世祖即位,以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十三年,增邑,更封郇侯。将兵北屯下曲阳,备匈奴。坐杀军吏,受诏将妻子就国。武径诣洛阳,上将军印绶,削户五百,定封为杨虚侯,因留奉朝请。

帝后与功臣诸侯宴语,从容言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武曰:“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帝笑曰:“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

显宗初,西羌寇陇右,覆军杀将,朝廷患之,复拜武捕虏将军,合四万人击之。羌乃率众引出塞,武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斩首四千六百级,获生口千六百人,余皆降散。武振旅还京师,增邑七百户,并前千八百户。永平四年,卒。

《后汉书·马武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
B.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
C.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
D.既罢/独与武登丛台/从容谓武曰/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武曰/驽怯无方略/世祖曰/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通常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和政治见解。
B.增邑,指增加食邑。食邑是卿大夫的封地,因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
C.显宗,本文指东汉明帝刘庄,“显宗”是他的谥号,“明帝”是他的庙号。
D.印绶,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也借指官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武生逢乱世,择木而栖。他在王莽末年先跟随三老起义,后进入绿林军与汉军会合,在更始帝手下担任侍郎、振威将军。最后驰奔到射犬投靠刘秀。
B.马武追随刘秀,忠心不二。刘秀让马武率领旧部屯守邺城,马武不愿去,光武帝赞许他的心意。刘秀在慎水战败,马武独自殿后,保护刘秀撤退。
C.马武胸怀豁达,敢说真话。经常醉后在皇帝面前当面折损同僚,评论他人的长短,没有什么避讳和顾忌的。光武帝故意放纵他,把这作为笑乐之事。
D.马武熟悉军事,战功卓著。他率军在北屯攻下曲阳,防御匈奴。显宗初年,他率部众引兵出塞,追击西羌到东、西邯,斩敌四千六百人,俘获一千六百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祖见之甚悦,引置左右,每劳飨诸将,武辄起斟酌于前。
(2)坐杀军吏,受诏将妻子就国。武径诣洛阳,上将军印绶。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畅字叔茂。少以清实为称,无所交党。初举孝廉,辞病不就。大将军梁商特辟举茂才,四迁尚书令,出为齐相。征拜司隶校尉,转渔阳太守。所在以严明为称。坐事免官。是时政事多归尚书,桓帝特诏三公,令高选庸能。太尉陈蕃荐畅清方公正,有不可犯之色,由是复为尚书。

寻拜南阳太守。前后二千石逼惧帝乡贵戚,多不称职。畅深疾之,下车奋厉威猛,其豪党有衅秽者,莫不纠发。会赦,事得散。畅追恨之,更为设法,诸受臧二千万以上不自首实者,尽入财物;若其隐伏,使吏发屋伐树,堙井夷灶,豪右大震。功曹张敞奏记谏曰:“五教在宽,著之经典。汤去三面,八方归仁。武王入殷,先去炮格之刑。高祖鉴秦,唯定三章之法。孝文皇帝感一缇萦,蠲除肉刑。卓茂、文翁、召父之徒,皆疾恶严刻,务崇温厚。仁贤之政,流闻后世。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则海内改观,实有折枝之易,而无挟山之难。三后生自新野,士女沾教化,黔首仰风流,自中兴以来,功臣将相,继世而隆。愚以为恳恳用刑,不如行恩;孳孳求奸,未若礼贤。舜举皋陶,不仁者远。随会为政,晋盗奔秦。虞、芮入境,让心自生。化人在德,不在用刑。”畅深纳敞谏,更崇宽政,慎刑简罚,教化遂行。”

郡中豪族多以奢靡相尚,畅常布衣皮褥,车马羸败,以矫其敝。同郡刘表时年十七,从畅受学。进谏曰:“夫奢不僭上,俭不逼下,循道行礼,贵处可否之间。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贵于世乎?”畅曰:“昔公仪休在鲁,拔园葵,去织妇;孙叔敖相楚,其子被裘刈薪。夫以约失之鲜矣。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虽以不德,敢慕遗烈。”

后征为长乐卫尉。建宁元年,迁司空,数月,以水灾策免。明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王畅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B.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C.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D.夫明哲之君网漏/吞舟之鱼然后/三光明于上人物悦于下/言之若迂其效甚近/发屋伐树/将为严烈/虽欲惩恶难以闻远/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功曹,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
B.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读书人的称呼,如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府君,汉朝时期称太守为府君,如《孔雀东南飞》中:“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
D.司空,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畅品格高洁,多次被人举荐。最初他被举荐为孝廉,假托有病不去上任;大将军梁商举荐他,后出任齐王的相;太尉陈蕃推荐他,因此再次做了尚书。
B.王畅不畏豪党,敢于揭发他们。他实施严刑峻法,对受赃一定数额的贵戚没收财物,如果隐藏就严惩,比起之前逼迫贵戚的太守们,他是称职的。
C.王畅明辨是非,善于听取意见。功曹张敞劝谏他要以仁爱治民,施仁政,行教化,他深表赞同;对于学生刘表的进谏,他却认为不妥,没有采纳。
D.王畅生活节俭,能够以身作则。做南阳太守期间,他穿布衣,坐陋车,矫正郡中豪族们奢侈的风气;与弟子的交谈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节俭的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畅深疾之,下车奋厉威猛,其豪党有衅秽者,莫不纠发。
(2)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虽以不德,敢慕遗烈。

同类题4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以父任为郎,教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每公卿会议,常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简帝心。十五年,拜驸马都尉。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副,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俱伐北匈奴。虏皆奔走,不战而还。十七年夏,诏秉与固合兵万四千骑,复出白山击车师,遂定车师而还。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阵立成,士卒皆乐为死。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冢,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余人送葬。谥曰桓候。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注流血。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冲官至汉阳太守。曾孙纪,少有美名,辟公府,曹操甚敬异乏,稍迁少府。纪以操将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与太医令吉平、丞相司直韦晃谋起兵诛操,不克,夷三族。于时衣冠盛门坐纪罹祸灭者众矣。
(节选自《后汉书•耿秉传》)
注梨面: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割面流血,以示忠诚、哀痛。梨通“剺”,割破、划开的意思。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B.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C.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D.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耿秉屡立战功。永平十七年,耿秉受诏与窦固率兵出白山攻打车师国,平定后返还;章和二年,耿秉又作为车骑将军窦宪的副手一起征讨并大败北匈奴。
B.耿秉备受宠信。显宗常常让耿秉参与公卿集会议事,并让他巡查边务,他的所为多能符合皇上心意;肃宗时,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封美阳侯。
C.耿秉治军有方。耿秉生性勇敢,处事简而高效,行军时常身先士卒,休息时不安营扎寨,但遇到紧急情况军队能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
D.耿秉深受爱戴。他在边疆任职多年,深受匈奴人的感恩怀念;匈奴人听说他去世的消息以后,举国痛哭,有人甚至割脸流血以表达心中的悲痛。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充字大逊,陈留人也。家贫,兄弟六人同食递衣。妻窃谓充曰:“今贫居如此,难以久安,妾有私财,愿思分异。”充伪酬之曰:“如欲别居,当酝酒具会,请呼乡里内外,共议其事。”妇从充置酒晏客。充于坐中前跪,白母曰: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坐中惊肃,因遂罢散。充后遭母丧,行服墓次,人有盗其墓树者,充手自杀之。服阕立精舍讲授。
太守鲁平请署功曹,不就。平怒,乃援充以捐沟中,因鼟署县都亭长。不得已,起亲职役。后和帝公车征,不行。延平中,诏公卿、中二千石各举隐士大儒,务取高行,以劝后进,特征充为博士。时鲁平亦为博士,每与集会,常叹服焉。
充迁侍中。大将军邓骘贵戚倾时,无所下借,以充高节,每卑敬之。尝置酒请充,宾客满堂,酒酣,骘跪曰:“幸托椒房①,位列上将,幕府初开,欲辟天下奇伟,以匡不逮,惟诸君博求其器。”充乃为陈海内隐居怀道之士,颇有不合。骘欲绝其说,以肉啖之。充抵肉于地,曰:“说士犹甘于肉!”遂出,径去。骘甚望之。同坐汝南张孟举往让充曰:“一日闻足下与邓将军说士未究,激刺面折,不由中和,出言之责,非所以光祚子孙者也。”充曰:“大丈夫居世,贵行其意,何能远为子孙计哉!”由是见非于贵戚。
迁左中郎将,年八十八,为国三老。安帝常特进见,赐以几杖。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注:①椒房:后妃的代称。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
B.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
C.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
D.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
【小题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车”是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B.古代表示征召、举荐官职的词语有:举、辟、征、诏、迁等。
C.“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足下”在古代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足下意为“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充家境贫寒。虽已娶妻成家,但仍与母亲兄弟居住在一起。妻子不堪忍受贫困,主动分家,自立门户,遭到李充的数落和休弃。
B.鲁平很佩服李充,曾经强令李充出来做官。朝廷征召天下名士,鲁平力荐李充入朝担任博士。每有集会,鲁平便要赞赏李充。
C.李充遭遇母亲离逝的不幸,十分哀伤。服丧期间,李充住在母亲墓旁守丧;有人偷盗母亲墓上的树,他怒不可遏,竟然亲手将其杀死。
D.李充曾为大将军邓骘列数天下高士,因为其中有人不合邓骘口味,邓骘不想让他再说,拿肉给他吃,李充将肉扔到地上,扬长而去。
【小题4】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居世,贵行其意,何能远为子孙计哉!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