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   引:隐藏。
B.皆共目之 目:递眼色。
C.衡下车,治威严 治:治理。
D.阴知奸党名姓   阴:暗中。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官职。左迁,指降低官职,右迁,指升任官职。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B.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是帝王正统的标志,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永和是汉顺帝的年号。
C.尚书,中国古代官职名。尚”,掌管之意,“书”即文书,合起来就是执掌文书奏章的官员,战国时亦作掌书。
D.乞骸骨,指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是古代官员退休的委婉说法。意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2)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小题4】对下列各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D.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17 07:47: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鲍昱字文泉。少传父学,客授于东平。建武初,太行山中有剧贼,太守戴涉闻昱鲍永子,有智略,乃就谒,请署守高都长。昱应之,遂讨击群贼,诛其渠帅,道路开通,由是知名。后为沘阳长,政化仁爱,境内清净。荆州刺史表上之,再迁,中元元年,拜司隶校尉,诏昱使封胡降檄。光武遣小黄门问昱有所怪不,对曰:“臣闻故事通官文书不著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隶下书而著姓也。”帝报曰:“吾故欲令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也。”昱在职,奉法守正,有父风。永平五年,坐救火迟,免。后拜汝南太守。郡多陂池,岁岁决坏,年费常三千余万。昱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十七年,代王敏为司徒,赐钱帛什器帷帐,子德为郎。建初元年,大旱,谷贵。肃宗召昱问曰:“旱既太甚,将何以消复灾眚?”对曰:“臣闻圣人理国,三年有成。今陛下始践天位,刑政未著,如有失得,何能致异?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一人呼嗟,王政为亏。宜一切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如此,和气可致。”帝纳其言。四年,代牟融为太尉。六年,,年七十余。
子德,修志节,有名称,累官为南阳太守。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 又尊飨国老,宴会诸。百姓观者,莫不劝服。子昂,字叔雅,有孝义节行。初,德被病数年,昂俯伏左右,衣不缓带;及处丧,毁瘠三年,抱负乃行;服阕,遂潜于墓次,不关时务。
(选自《后汉书·鲍昱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
B.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
C.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
D.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指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中的“除”。
B.践天位,践,登上;天位,天子之位。践天位指皇帝登基,与“践阼”意思相同。
C.薨,古人讳言“死”,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去世的委婉说法不同,也有指死而复生,如“崩”指帝王或王后之死,“薨”都指诸侯之死。
D.儒,指读书人,学者,如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鸿儒”指的是学问渊博的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昱为官有方,受到提拔。鲍昱担任沘阳长时,施行仁政,境内安定,荆州刺史上表奏明他的政绩,他受到提拔。
B.鲍昱关心民瘼,谨守职责。鲍昱在汝南任太守时,在汝南的河流上游修建水闸和石砌的水渠,使水量常年充足,百姓可灌溉更多的农田,生活也因此富足。
C.鲍昱敢于进言,得到采纳。建初元年,遇大旱,皇帝问鲍昱如何消灾,他大胆进言,说这是冤狱不平所致,应当释放无辜的人,让生者死者各得其所,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D.鲍昱家风良好,子孙敬老。鲍昱的儿子鲍德在南阳当太守时,尊敬赡养老人;孙子鲍昂,衣不解带服侍患病多年的祖父,鲍昱死后,他守孝三年,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行山中有剧贼,太守戴涉闻昱鲍永子,有智略,乃就谒,请署守高都长。
(2)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范父遭丧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年十五,辞母西迎父丧。归葬服竟,诣京师受业,事博士薛汉。永平初,陇西太守邓融备礼谒范为功曹,会融为州所举案,范知事谴难解,欲以权相济,乃托病求去,融不达其意,大恨之。范于是东至洛阳,变名姓,求代廷尉狱卒。(1)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遂得卫侍左右,尽心勤劳。(2)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范诃之曰:“君困厄瞀乱邪!”语遂绝。融系出因病,范随而养视,及死,竟不言,身自将车送丧致南阳,葬毕乃去。举茂才,数月,再迁为云中太守。会匈奴大入塞,烽火日通。故事,虏入过五千人, 移书傍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后频历武威、武都二郡太守,随俗化异,各得治宜。建初中,迁蜀郡太守。成都民物丰盛,邑宇逼侧,旧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灾,而更相隐蔽,烧者日属。范乃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乃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在蜀数年,坐法免归乡里。范世在边,广田地,积财粟,悉以赈宗族朋友。

(节选自《后汉书·廉范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B.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C.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D.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蓐食/晨往赴之/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辚/藉死者千余/人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度是廉范的表字,“叔”表示兄弟排行第三。“度”字与“范”字意义相近,古人的名和字在意义上一般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B.博士是古代的学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永平,汉明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首创年号。
D.洛阳,古代地名,和安徽的“阜阳”类似,因地处水之南得名。而江苏省江阴市, 因地处长江之北得名。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廉范出身名门,为人孝顺。他是战国名将廉颇的后代,他的父亲遭遇战乱客死他乡,十五岁时,他西迎父亲灵柩,回归故乡安葬。
B.廉范知恩图报,设法解救恩人。邓融在征聘廉范为功曹之际,被上级审查,关进监狱,为营救邓融,他更名改姓,请求担任廷尉的狱卒。
C.廉范有勇有谋,以谋克敌。在担任云中太守时,匈奴进兵入关,他领兵抵抗,用计击败匈奴军队,让他们不敢再侵犯云中。
D.廉范为政地方,处事变通灵活。在蜀郡,以前条令禁止百姓夜间活动,火灾却时常发生,他废除旧法,严格要求百姓储水,百姓感到非常方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无几,融果征下狱,范遂得卫侍左右,尽心勤劳。
(2)融怪其貌类范而殊不意,乃谓曰:“卿何似我故功曹邪?”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王莽末,盗贼起,宗族闾里争往附之。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强持满以拒之,铜马、赤眉之属前后数十辈,皆不能下。伦始以营长诣郡尹鲜于褒,褒见而异之,署为吏。数年,鲜于褒荐之于京兆尹阎兴,兴即召伦为主簿。
建武二十九年,从王朝京师,随官属得会见,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明日,复特召入,与语至夕。伦出,有诏以为扶夷长,未到官,追拜会稽太守。会稽俗多淫祀,好卜筮。民常以牛祭神,百姓财产以之困匮。伦到官,移书属县,晓告百姓,其巫祝有托鬼诈怖愚民,皆案论之。永平五年,坐法征,老小攀车叩马,啼呼相随,日裁行数里,不得前,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众知,复追之。及诣廷尉,吏民上书守阙者千余人。是时,显宗方案梁松事,亦多为松讼者。帝患之,诏公车诸为梁氏及会稽太守上书者勿复受。会帝幸廷尉录囚徒,得免归田里。
数岁,拜为宕渠令。伦在职四年,迁蜀郡太守。蜀地肥饶,人吏富实,掾史家资多至千万,皆鲜车怒马,以财货自达。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更选孤贫志行之人以处曹任,于是争赇抑绝,所举吏多至九卿、二千石,时以为知人。视事七岁,肃宗初立,擢自远郡,代牟融为司空。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上疏曰:臣今言此,诚欲上忠陛下,下全后家。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其可谓无私乎?”连以老病上疏乞身,后数年卒,时年八十余。
(选自《后汉书·第五伦列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B.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C.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D.帝以明德太后/故尊崇舅氏马廖/兄弟并居职任/廖等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师,古代京城的通称,亦可单用“京”来表示,即现代所说的首都。
B.卜筮,文中指预测吉凶的活动,用蓍草称“卜”,用龟甲称“筮”。
C.公车,汉代官署名,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和臣民上书、征召等事宜。
D.九卿,指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具体所指历代各有不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五伦抵御盗匪,受到赏识。王莽末年,第五伦率领宗族闾里之人抵御数十批盗匪进攻;郡尹鲜于褒认为他很不一般,让他担任官职。
B.第五伦理政有方,百姓拥戴。第五伦任会稽太守时,坚决杜绝欺诈恐吓百姓的迷信活动,后因犯法被召回时,上书守在朝廷的有一千多人。
C.第五伦整肃吏治,知人善任。第五伦任蜀郡太守时,命令家资多达千万的掾史将财物送给孤单贫穷的人,他所举荐的官吏多官至九卿、二千石。
D.第五伦奉公尽节,自认有私。第五伦奉公守法恪尽职守,但他认为自己还是有私心的,比如对欲赠千里马者,虽未举荐,但举荐时还会想到那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裁行数里,不得前,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
(2)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其可谓无私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