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家世衣冠。晖早孤,年十三,天下乱,与外氏家属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改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召晖,拜为郎。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遣家丞致礼,晖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兄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以财货污君。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晖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士。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干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颉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晖又与同郡陈揖交善,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及司徒虞召晖子骈为吏,晖辞骈而荐友。元和岁中迁太山太守,上便宜,陈密事,深见嘉纳。诏报曰:“补公家之阙,不累清白之素,斯善美之士也。”是时谷贵,县官经用不足,朝廷忧之。尚书张林上言均输之法,帝然之,有诏施行。晖独奏曰:“均输之法与贾贩无异,诚非明主所当宜行。”帝卒以林等言为然得晖议因发怒切责之晖自系狱三日诏敕出之。曰:“国家乐闻驳议,黄发无愆,诏书过耳,何故自系?”晖因称病笃,不肯复署议。后数日,诏使直事郎问晖起居,太医视疾。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拜骑都尉。

(节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卒以林等言为然/得晖议因/发怒切责之/晖自系狱/三日/诏敕出之
B.帝卒以林等言为然/得晖议/因发怒/切责之/晖自系狱/三日/诏敕出之
C.帝卒以林等言为然/得晖议因/发怒切责之晖/自系狱/三日/诏敕出之
D.帝卒以林等言为然/得晖议/因发怒切责之晖/自系狱/三日/诏敕出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府君,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对太守的尊称,后也可用作对官员或对尊者长者的敬称。
B.县官,指朝廷、官府,也可指县级行政长官,本文中意为前者。
C.黄发,指青少年,人在少年时头发的颜色偏黄,之后慢慢变黑,是年轻活力的象征。
D.乞身,指官员因年老而自请退休的委婉说法,也可以称为“乞骸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晖天性勇敢。小时候路遇群盗,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能挺身而出,群盗看他是个小孩子,却随身带着武器,有些害怕,只好放弃抢劫离开了。
B.朱晖以诚待人。朋友张堪去世后,他便亲自去张堪家探望,并花很多钱接济他们;桓虞征召朱晖之子朱骈做官,但他却推荐了朋友陈揖的儿子陈友。
C.朱晖不惧权势。显宗皇帝的舅舅新阳候阴就曾派人给他送礼,他却闭门不受;面对皇帝在“均输法”上的错误做法,敢于仗义执言,即使龙颜大怒,他也毫不畏惧。
D.朱晖重义轻利。太守阮况想买他家的婢女,他不答应,等到阮况死了,他却送厚礼给阮家;南阳发生了大的饥荒,米价飞涨,朱晖散尽家产,分给宗族故旧中贫弱的人。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不敢闻命,诚恐以财货污君。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2)元和岁中迁太山太守,因上便宜,陈密事,深见嘉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03 06:04: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公羊春秋》、《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入西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四百奈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及党事起,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时任城何时休著《公羊墨守》《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已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公卿举玄为赵相,道断不至。会黄巾寇青部,乃避地徐州,徐州牧陶谦接以师友之礼。建安元年,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贼数万人,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时大将军袁绍慈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有顷寝疾,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缞绖赴会千余人。

(选自《后汉书·郑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B.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C.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D.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学校名,即国学,是仅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B.辟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是由中央官署征聘后,向上荐举。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称为“茂才”。
D.缞,丧服中最重的一种,本来是臣为君、子为父所服,自汉代起弟子也为老师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玄喜好学习,郑玄年轻时在乡里担任啬夫,每逢休假回家,常常到学官那里;拜师于马融之时,日夜诵读,从不倦息。
B.郑玄不乐为官。被迫拜见何进之后,他很快就逃走:袁绍曾荐举郑玄为茂才,并上表推荐他担任左中郎将,他都没有就任。
C.郑玄深得敬重,国相孔融指示高密县令为郑玄特设一乡;黄巾军攻打青州时,徐州牧陶谦把他接到徐州时,以师友之礼相待。
D.郑玄善于辩论,袁绍的客人对郑玄不服气,故意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郑玄依照儒家要旨给以答辩应对,折服了众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都卢植,事扶风马融。
(2)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

同类题2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自伯升①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光武纳之。至邯郸,遣异乘传抚循属县,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诸将皆曰:“虏兵盛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于是北地诸豪长,悉隗嚣降。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

(取材于《后汉书•冯异传》)

注释:(1)伯升: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骁勇善战,更始帝刘玄忌惮其才干,将其杀害。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复因进说曰  间:暗中
B.惠泽  布:陈述
C.每所止  舍:宿营
D.悉畔隗嚣降  畔:通“叛”,背叛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光武以此多    所居官辄积年不徙
B.重赤眉、延岑之酷申之   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C.虏兵盛新乘胜   秦以城求璧赵不许
D.分遣巡取栒邑 持璧却立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武帝虽然因兄长之死伤心,但是不敢在人前显露,冯异进言宽解,也被他阻止了。
B.无论是行军还是驻扎,冯异率领的军队都在适当的地点立有标志,表现得十分规矩。
C.赤眉、延岑暴乱,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所以光武帝就起用了冯异前来平定暴乱。
D.在与隗嚣的军队作战时,冯异虚心听取了大家的建议,避开敌军锋芒,抢先攻下栒邑。
【小题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
B.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
C.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
D.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
【小题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
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小题。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 乐恢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 ) (2)诸公其行( )
(3)其不测( ) (4)子己为郎中(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线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事博士焦永B.恢谢不与交通C.帝始亲事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小题3】下列各组中加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诸公多行 尔无忘乃父之志
B.称疾乞骸骨 今其智反不能及
C.宪兄弟放纵,忿其不附己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白章
D.窦宪是风厉州郡迫胁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小题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2)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小题5】根据文意,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分为两部分,请用“∕”断开。
时 窦 太 后 临 朝 和 帝 未 亲 万 机 恢 以 意 不 得 行 乃 称 疾 乞 骸 骨
【小题6】本文表现了乐恢 的品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郃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请托事免。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郃“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郃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冑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服单行    微:小,细小
B.太守遣之    固:坚决
C.请托事免    坐:因……获罪
D.孙程等事先成 会:恰巧,恰逢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B.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C.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D.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是古代官职,官属祭酒,主管教育。掌教育弟子,国有疑问,掌承问对。
B.“五经”是《诗》《书》《易》《乐》《春秋》,是我国古代儒家主要经典。
C.《河》《洛》是《周易》中的“河图”“洛书”,是华夏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D.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指“孝顺亲长,廉能正直”。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郃通晓“五经”,擅长占卜之术。和帝即位后,派遣两名使者微服到访益州,察考民风。李郃夜观星象,便得知朝廷已派来了使者。
B.李郃审时度势,机智应变。李郃劝太守远离专权骄横的窦宪,建议未被采纳又自请同行送贺礼,
故意延误行程,使太守免遭免官之难。
C.李郃吏能卓著,有忠义气节。元初四年,李郃代替袁敞做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因其忠臣气节,被奸佞之臣诬陷而被罢免了官职。
D.李郃行事功成不居,淡泊名利。李郃暗中筹谋拥立顺帝,因孙程等人事先成功而功名不显,后经翟酺上书被封为涉都侯,他辞让不受。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2)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