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陆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吴平,入洛。刺史周浚召为从事,谓人曰:“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
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既而果然。问之具服,于是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
入为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颖表为清河内史。颖将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会冏诛,转大将军右司马。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忤旨。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讨昌。会伐长沙王,乃止。
机之败也,并收云。颖官属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曰:“统等区区,非为陆云请一身之命,实虑此举有得失之机,敢竭愚戆,以备诽谤。”颖不纳。蔡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所著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新书》十篇,并行于世。
(选自《晋书·陆云传》,有删节)
【小题1】下面句中的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机初诣张华 诣:拜访
B.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 害:妒忌
C.岂有黄门父居之邪  居:居住
D.机之败也,并收云  收:拘捕
【小题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少与兄机齐名,□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②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与语,便缚来。
③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讨昌。
A.①虽 ②其 ③而B.①虽 ②之 ③以
C.①因 ②其 ③以D.①因 ②之 ③而
【小题3】下列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B.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C.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D.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小题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云六岁就能写文章,很有才思文理,少时与哥哥陆机齐名,人称“双陆”。
B.吴尚书广陵闵鸿很赏识陆云,他举荐陆云为贤良、召为从事,并认为陆云“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C.陆云出任浚仪县令,百姓都称颂他神明,因而让他的画像与县里的灶神相配享受祭祀。
D.陆云被捕后,蔡克替他求情至磕头流血,同僚几十人随同蔡克入谏,意见最终没有被采纳。
【小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
(2)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4-04 04:36: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炒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

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时齐王冏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焉。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晋书·王衍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B.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C.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D.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指儿童时代。
B.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
C.长揖,旧时见面的一种礼节。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
D.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朝代,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衍神情秀美,仪态风雅。虽然得到了山涛的赞扬,但是山涛认为他也许会贻误天下苍生,事实证明山涛眼光独到。
B.王衍声名显赫,时望所归。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他是“一世龙门”,而后辈士子将他视为楷模竞相模仿,甚至使虚浮妄诞成为风俗。
C.王衍身居要职,却推脱责任。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王衍做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借口推脱。
D.王衍被俘后,因远近闻名,身居晋之重任,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加上劝石勒称帝,致使石勒大怒,将他杀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
(2)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贵贤

(晋)葛洪

抱朴子曰:舍轻艘而涉无涯者,不见其必济也;无良辅而羡隆平者,未闻其有成也。鸿鸾之凌虚者,六翮之力也;渊虬之天飞者,云雾之偕也。故招贤用者,人主之要务也;立功立事者,髦俊之所思也。若乃乐治定而忽智士者,何异欲致远途而弃骐騄哉!

夫拔丘园之否滞④,举遗漏之幽人,职尽其才,禄称其功者,君所以待贤者也;勤夙夜之在公,竭心力於百揆⑤,进善退恶,知无不为者,臣所以报知己也。世有隐逸之民,而无独立之主者,士可以喜遁而无忧,君不可以无臣而致治。是以傅说吕尚不汲汲於闻达者,道德备则轻王公也。而殷高周文乃梦想乎得贤者,建洪勋必须良佐也。

(节选自葛洪《抱朴子》)

慕贤

(南北朝)颜之推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膊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 )

吾生於乱世,长於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於我,便足贵之。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隆平:昌盛太平。髦俊:亦作“髦隽”,才智杰出之士。骐騄:良马。④否滞:停滞。⑤百揆:各种政务
【小题1】结合文本,作者要求做到“贵贤”与“慕贤”的分别是 等两类人。
【小题2】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贵贤》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3】《慕贤》第①段结尾处的( )内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请说明其理由。
【小题4】对两篇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贵贤》篇可知作者的主要思想是儒家积极入世。
B.两篇选文的第②段论证方法完全相同,即事实论证。
C.《颜氏家训》阐述思想、学识,没有记述作者经历。
D.结构相同,都是第①段提出论点,第②段加以论证。
【小题5】从句式的角度看,《贵贤》篇多用   ①   ,《慕贤》篇多用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