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有删节)
【注】①改醮:改嫁。②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③虫流:春秋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任用竖刁,专权乱政。桓公死,诸子争立,陈尸三月不收,尸虫流出户外。后因以“虫流”为死不得葬的典故。
【小题1】对下列短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有酒盈樽(满) 矫首遐观(举、抬起 ) 西畴(田地) 聊乘化(姑且)
B.俊采星驰(指人才) 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的风范) 耘耔(除草)
C.息交绝游(断绝)   出岫(山穴,小峰)  披绣闼 (披着)   策抚老(拄着)
D.北海虽赊(远) 怒而飞 (愤怒) 朝菌不知晦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小题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刘终,服阕  服阕:服丧期满B.昔舜、禹、皋陶相与语    相与:互相
C.华善之 善:好,对D.而憎疾从事 疾:痛恨
【小题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B.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C.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D.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孝敬祖母,尽心尽力。他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刘氏生病,为祖母端饭菜、端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B.李密学习刻苦,富有才华。有空闲的时间就学习,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认为他很有才华,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
C.李密臧否人物,客观公正。面对司空张华的询问,李密认为安乐公比齐桓公差了很多,从他们功业的成败即可看出。
D.李密心怀不满,最终免职。他希望到朝廷内做官,对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心怀怨恨;他因在诗中表达不被重用的不满而被免职。
【小题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小题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3)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2 10:0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史 其二
(西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释)①金:指汉金日碑,其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张汤,其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七叶:七代。②冯公:指汉冯唐,虽有才华,但年老了还做中郎署长的小官。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本诗首四句从生活中常见景象入手,引出全诗,简单明快,形象鲜明,为下文的叙述与议论打下基础。
B.第五六句既是写古代,又是写当下,直接点明了本诗批评的对象:用人不以才德,而更多看门第地位的政治现象,尤其是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
C.“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二句呼应前四句,写出了悬崖上的小树可以倚仗地势压制深涧之中百尺巨松的情况由来已久。
D.末四句写汉代故事,用金日碑、张汤这样因祖上功业世享恩荣的世家,衬托冯唐这样德才兼备而不受重用的贤士,批判意义明显。
E. 左思本诗能从现实生活出发,精心选择史实,巧妙地融汇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借咏史以抒情,借抒情以讥世,堪称咏史诗中的典范。
【小题2】清代学者何焯认为:“咏史者,不过美其事而咏叹之……太冲(左思字太冲)多自抒胸臆。”(《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你对“自抒胸臆”的理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

王赞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①王赞,西晋文人。②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二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③鸧鹒:
又作仓庚,指黄莺。④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C.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D.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小题2】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相同的一项是
A.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曹丕《杂诗》)
B.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
C.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阮籍《咏怀》)
D.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小题3】本诗“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区别。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