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面两图为世界两个地区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2】图中的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①位于北温带  ②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好  ③地形以低缓高原为主
④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位于半干旱地区  ⑤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土壤肥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9-21 05:3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全球气候是不断变化的,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采取应变措施的基础。根据所给材料,完成各项要求:
材料一:“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赤道附近数千公里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例如,厄尔尼诺往往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亚遭受严重旱灾,同时带给秘鲁、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
材料二:水稻和棉花是秘鲁两种主要的农作物,它们对降水的数量和时间均很敏感。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使秘鲁棉花生产严重受灾,1983年的农业产值下降了14%,而由于对1986~1987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做出了预报,采取了主动适应措施,增加了水稻种植的比例,1987年秘鲁的农业产值增加了3%。
材料三:1950~1999年黑龙江省气温变化、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及其单产变化图

(1)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2)黑龙江省1959~1999年间年平均温度与水稻种植面积和水稻单产变化总趋势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秘鲁在1986~1987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原因。
(4)黑龙江省在1986~1987年对水稻种植面积的调整是否适应气候的变化?分析这种调整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