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咏史(其五)
【晋】左思
皓天舒白日,灵景①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②来游?
被褐出阊阖②,高步追许由④。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注】①灵景:日光。②欻(xū):忽然。③阖:宫门,④许由:传说尧时的隐士。
【小题1】【小题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二句写晴朗的天空,耀眼的阳光普照神州大地。
B.“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以仰视的角度写王侯宅第,场面宏大。
C.诗的前六句不是单纯的风光描写,它反映了当时王侯的奢华生活。
D.“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功名利禄的悔恨。
E.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虚实结合,写得豪迈高亢,雄健劲挺。
【小题3】【小题4】“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3-09 12:0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1】守空堂。
壮齿【2】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注:【1】块然:孤独貌。【2】壮齿:壮年。
【小题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风”两句以写秋景起笔,写出了秋风寒冷、白露凝霜的景象。
B.“柔条”两句写植物的枝条一日日苍劲,绿叶一天天地渐趋萎黄。
C.“明月”两句写明月从云边露出,“皦皦”突显出月光的明亮皎洁。
D.“披轩”两句写诗人夜不能寐,便开窗面对前庭,听得雁鸣嗷嗷。
【小题2】从全诗看,“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两句中,“月”这一意象含有愁情,下列诗句中的“月”不含这种情感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B.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月夜》)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D.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朱淑真《菩萨蛮》)
【小题3】本诗中“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和陆游《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中都有“空”字,请分析这两个“空”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异同。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也。县召为吏,给农司马。既而又被使到邺,事久不决,乃贩铁于邺市。市长沛国赵元儒名知人,见苞,异之,因与结交。叹苞远量,当至公辅,由是知名,见吏部郎许允,求为小县。稍迁景帝中护军司马。徙邺典农中郎将。时魏世王侯多居邺下,尚书丁谧贵倾一时,并较时利。苞奏列其事,由是益见称。文帝崩,后每与陈骞讽魏帝以历数已终,天命有在。及禅位,苞有力焉。武帝践阼,迁大司马,进封乐陵郡公,加侍中。自诸葛诞破灭,苞便镇抚淮南,士马强盛,边境多务,芭既勤庶事,又以威德服物。淮北监军王琛轻苞素微,密表苞与吴人交通。先时望气者云“东南有大兵起”。及琛表至,武帝甚疑之,遣太尉义阳王望率大军征之,以备非常。苞用掉孙铄计,放兵步出,住都亭待罪。帝闻之,意解。及苞诣阙,以公还第。苞自耻受任无效而无怨色。时邺奚官督郭禹上书理苞。帝诏曰:“前大司马苞忠允清亮,才经世务,干用之绩,所历可纪。宜掌教典,以赞时政。其以苞为司徒。”有司奏:“苞前有折挠,不堪其任,不宜擢用。”诏曰:“昔邓禹挠于关中,而终辅汉室,岂以一眚而掩大德哉!”于是就位。泰始八年薨。帝发哀于朝堂。及葬,车驾临送于东披门外。策谥曰武。咸宁初,诏苞等并为王功,列于铭飨。苞豫为《终制》曰:“延陵薄葬,孔子以为达礼;华元厚葬,《春秋》以为不臣,古之明义也。自令死主者皆敛以时服不得兼熏又不得设床帐明器也诸子皆奉遵遗令又断亲戚故吏设祭。

(选自《晋书·石苞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今死亡者皆敛/以时服不得/兼重又不得/设床帐/明器也/诸子皆奉遵遗令/又断亲戚故吏设祭
B.自今死亡者/皆敛以时服/不得兼重/又不得设床帐明器也/诸子皆奉遵/遗令又断亲戚/故吏设祭
C.自今死亡者皆敛/以时服不得/兼重又不得/设床帐/明器也/诸子皆奉遵/遗令又断亲戚/故吏设祭
D.自今死亡者/皆敛以时服/不得兼重/又不得设床帐明器也/诸子皆奉遵遗令/又断亲戚故吏设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禅位即禅让帝位,这里指的是魏文帝将帝位禅让给司马炎——史称晋武帝。
B.教典是教育法规古代帝王常用教育教化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C.铭飨常常指将有功之臣的生平、事迹铸、刻或写在器物之上,以供人们祭祀。
D.明器是古代人们下葬时带人地下的随葬器物,制作常用陶瓷木石或金属纸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苞初入仕途,并非一路通达。起初县里召他为小吏,供农司马差遣,后又被差遣到邺做事,事情长时间办不完,就在邺地贩卖铁,后来才逐渐升迁。
B.石苞为官正直,敢于揭露权贵。在任邺城典农中郎将时,魏朝王侯多数住在邺下,尚书丁谧权倾一时,但计较私利,石苞将他上奏朝廷,被人称道。
C.石苞遭人陷害,信任受到损害。石苞在镇守淮南地区时,兵强马壮,力量强大,又有威信,淮北监军王琛因嫉妒而陷害他,于是他受到了武帝怀疑。
D.石苞虽遭反对,依然得到重用。皇帝想提拔石苞为司徒,受到官吏的上奏反对,但皇帝却认为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掩盖他大的美德,他仍被委以重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淮北监军王琛轻苞素微,密表苞与吴人交通。
(2)有司奏:“苞前有折挠,不堪其任,不宜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