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慼。繇是为诸曹侍中中郎将。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颛权,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商独曰:“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明年,商代匡衡为丞相。为人多质有威重,长八尺余,身体鸿大,容貌甚过绝人。河平四年,单于来朝。商坐未央廷中,单于前,拜谒商。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初,大将军凤连昏杨肜为琅邪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商部属按问,凤以晓商曰:“灾异天事,非人力所为。肜素善吏,宜以为后。”商不听,竟奏免肜,奏果寝不下,凤重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人上书言商闺门内事。于是左将军丹等奏:“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上素重商,制曰“弗治”。凤固争之,于是制诏御史:“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今乐昌侯商为丞相,未闻忠言嘉谋,使者收丞相印绶。”商免相三日,发病欧血薨,谥曰戾侯。

(节选自《汉书·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B.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C.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D.商位三公/爵列侯/亲受诏策/为天下师不遵法度/以翼国家为臣/不忠罔上/不道臣请诏谒者召商诣若卢诏狱/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薨是死亡的用语之一,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
B.擢指古代官员的职务变动,情况比较复杂,既指选用提拔,也指平调乃至降职。
C.丞相是中央官职,位高权重,秦汉时代属于“三公”。历代时设时废,或改易其名。
D.单于是汉代匈奴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号,后世鲜卑等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也称单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商对父尽孝,不慕钱财。他在父亲去世后守丧时非常哀痛;父亲留下的遗产他没有继承,而是分给了他的异母弟弟。
B.王商头脑清醒,明辨真伪。京城传言洪水将至,人们惊慌逃跑,长安城中大乱,朝臣提议分头躲避,而王商认为是讹传。
C.王商身材高大,外表威严。他身高八尺,身材魁梧,容貌英俊,所以单于在朝廷上拜见他时十分惧怕,于是马上离开。
D.王商不畏权贵,不徇私情。琅邪太守杨肜治所发生灾害,权臣王凤为亲家求情,而王商不听,上奏请求罢免杨肜。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
(2)盖丞相以德辅翼国家,典领百寮,协和万国,为职任莫重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28 09:45: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靳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靳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节选自人教版必修4《苏武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B.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C.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D.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
B.汉节:汉朝使者所持信物(即凭证),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
C.大不敬:不敬天子的罪名,对皇帝犯了大不敬的罪,在当时是要处以极刑的。
D.春秋:指皇帝统治国家的时间。
【小题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被单于囚禁,并且不给他吃喝,但苏武坚决不屈服。
B.苏武在匈奴经历了许多磨难,先被流放到北海牧羊,后又被於靳王盗去了他的牛羊。
C.单于派李陵去劝降苏武,李陵告诉苏武家人的不幸遭遇,目的是动摇苏武的忠心。
D.苏武前后拒绝了卫律和李陵的劝降,体现了苏武的民族气节。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庆忌字子真,少以父任为右校丞,随长罗侯常惠屯田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陷陈却敌,惠奏其功,拜为侍郎,迁校尉,将吏士屯焉者国。元帝初,补金城长史,举茂材,迁郎中车骑将,朝廷多重之者。转为校尉,迁张掖太守,徙酒泉,所在著名。

成帝初,征为光禄大夫,迁左曹中郎将,至执金吾。坐子杀赵氏,左迁酒泉太守。岁余,大将军王凤荐庆忌:“前在两郡著功迹,历位朝廷,莫不信乡。质行正直,仁勇得众心,通于兵事,明略威重,任国柱石。臣凤不宜久处庆忌之右。”乃复征为光禄大夫、执金吾。数年,坐小法左迁云中太守,复征为光禄勋。

时数有灾异,丞相司直何武上封事曰:“虞有宫之奇,晋献不寐;卫青在位,淮南寝谋。故贤人立朝,折冲厌难,胜于亡形。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是以先帝建列将之官,近戚主内,异姓距外,故奸轨不得萌动而破灭,诚万世之长册也。光禄勋庆忌行义修正,柔毅敦厚,谋虑深远。前在边郡,数破敌获虏,外夷莫不闻。乃者大异并见,未有其应。加以兵革久寝。《春秋》大灾未至而预御之,庆忌宜在爪牙官以备不虞。”其后拜为右将军诸吏散骑给事中,岁余徙为左将军。

庆忌居处恭俭,食饮被服尤节约,然性好舆马,号为鲜明,唯是为奢。为国虎臣,遭世承平,匈奴、西域亲附,敬其威信。年老卒官。长子通为护羌校尉,中子遵函谷关都尉,少子茂水衡都尉出为郡守,皆有将帅之风。宗族支属至二千石者十余人。

(节选自《汉书·辛庆忌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
B.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
C.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
D.司马法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将不预/设则亡以应/卒士不素厉/则难使死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屯田,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都曾在西域屯田。
B.太守,官职名,又称“郡守”,州郡最高的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隋唐后的刺史、知府别称太守,清朝专称知县。
C.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在汉代,一般的奏章都不封口,臣子上书奏陈秘密事项,为防止泄露,才用黑色口袋,贴上双重封条呈进。唐朝仍沿用此种做法。
D.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庆忌富有军事才能,军功卓越。他跟随长罗侯常惠驻兵守边,开垦屯田。在与歙侯作战的过程中,陷阵却敌,建立卓越的功绩,被朝廷授予侍郎的职位。
B.辛庆忌富有政治才能,治理有方。他深受朝廷重用,曾先后担任过张掖太守、酒泉太守。他励精图治,所治境内的人民都能够得以安居乐业,为当时的人所称颂。
C.辛庆忌品质行为正直,深受喜爱。大将军王凤、丞相司直何武上书推荐褒扬辛庆忌,都认为他威望很大,可以担任国家柱石,不想自己挡在前面,阻碍他成功。
D.辛庆忌举止恭敬谦逊,生活简朴。作为国家勇武之臣,他获得了匈奴、西域的敬重。他饮食穿戴尤其节俭朴素,但性喜车马,标识很醒目,这算是他唯一的奢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年,坐小法左迁云中太守,复征为光禄勋。
(2)《春秋》大灾未至而预御之,庆忌宜在爪牙官以备不虞。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天汉二年,贰师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单于庭。”

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侯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峡谷,单于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 犹有得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

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①贰师:指贰师将军李广利。②上:汉武帝。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步兵五千人单于庭 涉:到,进入
B.斩车辐而持之 徒:空
C.单于其后     遮:遮盖
D.犹有得归报天子者 脱:逃脱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B.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C.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D.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分散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敢。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难以取胜,准备撤兵。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年战死,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
D.李陵得到了司马迁的高度评价,认为可以和古代名将相比;而汉武帝则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下狱施以腐刑。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陵军侯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
(2)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①终无所案验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至公车刺取②,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
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无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贤吉。
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
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竞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署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五凤三年春,吉病笃。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丙吉传》)
【注】①长休告:放长假,使……离职。②刺取:刺探。
【小题1】(填涂答题卡第6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A.为人深厚,不伐善    伐: 征讨,讨伐
B.共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陋: 认为……见识短浅
C.公府不案吏,自吉始  案:审问,调查
D.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 去: 使……离开
【小题2】(填涂答原卡第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
B.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
C.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
D.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
【小题3】(填涂答题卡第8题) 下列对最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丙吉为人能周密情感不外露,处理政务宽松。三公之府不不直接处分属吏,从丙吉开始而形成惯例。
B.丙吉处世宽容,小节显德。车夫因酒醉而在车上呕吐,西曹主吏报告丙吉并主张赶走车夫,丙吉认为不能因醉酒将他赶走。
C.丙吉应对从容,受到褒奖。他的车夫主动要求去探听敌虏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并详尽报告丙吉,所以丙吉能详细答 皇帝召问。
D.丙吉抓大放小,有为有不为。他认为处理百姓斗殴、追赶捉拿杀伤人犯之类的事情是长安令和京兆尹的职权范围。
【小题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史记·项羽本纪》)
(2)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①,其说皆自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谊追伤之,因以自喻。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鹏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鹏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②,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先是,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上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
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贾嘉最好学,世其家。
(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
【注】①国:封地。 ②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亡事 死亡
B.自以为过之   超过
C.乃短贾生曰   说人坏话
D.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连缀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怀王骑,堕马而死, 蟹六跪而二螯
C.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    自以为关中之固
D.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填然鼓之
②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天下云集响应
⑤商人重利轻别离
⑥使人听此凋朱颜
⑦假舆马者,非能水也
⑧包举宇内
A.①⑦/②⑥/③④/⑤⑧B.①④/②⑥/③⑦/⑤⑧
C.①/②/③⑥/⑤⑦/④⑧D.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小题4】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謇朝谇而夕替
④为天下笑者,何也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⑥秦人不暇自哀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⑧转徙于江湖间
A.①⑦/②③/④⑥/⑤⑧B.①⑧/②⑦/③④/⑤⑥
C.①⑧/②⑦/③⑤/④⑥D.①⑦/②④/③⑧/⑤⑥
【小题5】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汉孝文帝刚即位时,天子提议任命贾生为公卿职位,受到了很多人的嫉妒。由于谗言,皇帝渐渐疏远了他,也不采纳他的建议。
B.贾谊年轻时能诗善文,富有才华,因为吴廷尉的推荐,被文帝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C.贾生做长沙王太傅很失意。一年以后,孝文帝召见他,不但向他问及济世安邦的大事,还问他鬼神的根本是什么。
D.天下太平安定不久,国家的制度比较宽松。贾谊多次上疏皇帝,陈述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匡正和建设。
【小题6】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