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遗黄琼书①
[东汉]李固
闻已渡伊、洛,近在万岁亭,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欲枕山栖谷,拟迹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尝闻语曰:“蛲蛲②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近鲁阳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亦无所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自顷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宏此远谋,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
――《后汉书·黄琼传》
[注]①黄琼,东汉名士,受朝廷征召入仕,官至太尉。②峣峣:性格刚直。
【小题1】作者认为圣贤所珍视的是一种____的处世态度。(用自己的概括)
【小题2】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句话,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固这句话的意思是名望很大的人,实际的德才常常很难与名声相符。 |
B.李固用这句话讽刺世间的隐士都是徒有虚名,没有真才实学和高尚德行。 |
C.李固认为一个人想要做到名实相符,实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D.李固认为有些名士被世人夸大了名声,但实际上他们的德才并不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
【小题3】下列各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一句表现出李固对黄琼应召的期待和欣慰。 |
B.李固认为“辅政济民,今其时也”,因为当朝皇帝乃是像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 |
C.李固用“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这句话告诫黄琼为官后要保守自己高尚的节操。 |
D.朝廷给予鲁阳樊君非常隆重的礼遇,是因为他的言行操守完美无缺,堪为楷模。 |
【小题4】文末“一雪此言”中的“此言”具体是指______。(引用原文回答)
【小题5】作者举樊君、胡元安、薛孟尝等人的例子,用意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