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
父,田父给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
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
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B.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C.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D.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的一种意思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如“田父”可以理解为老农。 |
B.“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但文中的“山东”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山的东面”的意思。 |
C.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时起的。“籍”是项羽的“字”。 |
D.“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项羽并没有成为帝王,可是司马迁的《史记》却把项羽归入帝王行列,这表现了司马迁对项羽的敬佩和尊重。 |
【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估计 |
B.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纵横 |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王:让……做王 |
D.项王身亦被十馀创 被:表示被动 |
【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故汉追及之 以乱易整,不武 |
B.汉军围之数重 行李之往来 |
C.与其骑会为三处 吾其还也 |
D.此项王也 是寡人之过也 |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认为自己失败不是由于战不利,而是天意所致,并且想以“必三胜之”来向世人证明这一点。 |
B.项王带领人马败逃时迷了路,是一位农夫欺骗了他,致使他的人马陷入沼泽之地,汉军才得以追赶上他们。 |
C.项羽被汉军重重围困,为了突围,他将自己的人马编为四队,向四个方向冲击。项羽虽然力能扛鼎,英勇善战,但终因寡不敌众,突围失败。 |
D.乌江亭长劝说项羽快快渡江,再图大计;项羽认为跟随自己起事的八千子弟无一人生还,他无颜再见江东父兄,所以决计和汉军以死相拼。 |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2)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