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周昌者,沛人也,其从兄
①曰周苛,秦时皆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于是从沛公。从入关,破秦。汉王四年,楚围汉王荥阳,汉王遁去,使周苛守荥阳。楚破荥阳城,欲令周苛将。苛骂曰:“
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项羽怒,烹周苛。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
②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
③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
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
④……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
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
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威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有删节)
【注】①从兄:堂兄。②萧、曹:指萧何、曹参。③燕时:闲暇休息之时。④期:无义,口吃之声。
【小题1】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史,官名。秦、汉官署名的属吏。古代官名很多,例如大夫、郎中、尚书等。 |
B.桀纣之主,桀纣一样的暴君。桀是周朝最后一个君主,纣是商代最后一位君主。 |
C.万岁之后,一种避讳的说法,指皇帝死后。后文中“崩”也指帝王之死。 |
D.左迁:降职。迁,指官职的变迁,右迁为升职。后文中“徙”也指贬谪。 |
【小题2】下列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鄙视、看不起 |
B.昌还走,高帝逐得 转身便跑 |
C.而周昌廷争之强 在朝廷上当面向皇帝谏诤 |
D.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 怎么,为什么 |
【小题3】下列文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上欣然而笑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
B.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
C.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D.尔不知我之怨威氏乎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苛忠贞不二。在荥阳一战中,周苛战败被俘,但他宁死也不为项羽领兵打仗。 |
B.周昌为人忠耿。辅佐赵王时,吕太后让他召回赵王,他拒不执行,被吕后怒骂。 |
C.周昌敢于直言。他敢说刘邦是暴君,还最终让刘邦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
D.周昌受人敬重。在大臣中,他颇有威望,高祖刘邦、吕后、太子都非常敬畏他。 |
【小题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趣降汉王!不然,今为虏矣!
(2)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3)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