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保归焉。周道之兴自此始,故诗人歌乐思其德。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
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段发,以让季历。
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公季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诸侯顺之。
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史记·周本纪第四》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地之宜 察看 移船相近邀见 互相
B.稷不务 离开 连峰天不盈尺 距离
C.复后稷之业 修治 又重之以能 美好的
D.文身段 头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   散发粮食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姜原帝喾元妃 何以伐
B.心忻说 河东凶亦
C.居期生子    或百步后止
D.不窋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 斧斤时入山林
【小题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以为不祥  ②其游戏,好种树麻、菽  ③及为成人 ④民皆法则之  ⑤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⑥是社稷之臣也  ⑦明年秋  ⑧因为长句  ⑨整顿衣裳起敛容  ⑩暮去朝来颜色故⑪老大嫁作商人妇⑫凄凄不似向前
A.②④⑥⑨B.①②③⑥C.①⑤⑩⑫D.③⑥⑨⑪
【小题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B.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C.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D.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小题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周的始祖后稷,小的时候就很出众,有伟人的高远志向。早在唐尧时代,后稷就担任农师,掌管农业生产。
B.后稷的后代公刘、古公亶父虽然生活在戎狄地区,仍然率领族人继续施行兴农措施,使部族逐渐强大。
C.古公亶父为了躲避戎狄的侵扰,率族离开豳地移居岐下,营建城邑,修治村落,设立官职,广行仁义,建立了周国。
D.周之兴盛一定程度上源于其不同阶段不同首领的厚民爱民,古公亶父就曾因爱护人民而带领家众去豳就岐下,而百姓也都扶老携幼,又跟着古公来到岐下。
【小题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
(2)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亡如荆蛮,文身段发,以让季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6-03 08:0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垓下   壁:驻扎(筑营垒)
B.时不利兮骓不   逝:奔驰
C.愿为诸君战   快:快速
D.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辟易:退避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虞兮虞兮奈何   ②更役,复赋,则何如
B.①骑能属百余人耳   ②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①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②师道不传也久矣!
D.①分其骑以为四队   ②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热泪滚滚,左右随从受其感染,也一同悲泣起来。
B.项羽带手下骑兵八百余人,当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到东城时,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在突围的路上特意大展神威,率二十八骑做了“斩将、刈旗、披靡汉军”的一场快战表演,使他手下的骑兵皆佩服。
D.“项王泣数行下”,泪只是英雄泪,而加上“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才是一位盖世英雄的哭,因而,这两句是传神点睛的正面描写,衬托出英雄末路的悲哀,柔情与无奈交加的悲惨。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史记·项羽本纪》)
(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镑者族,偶语者弃市。(《史记·高祖本纪》)
(3)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酒酣,严仲子奉黄金百溢,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怪其厚,固谢严仲子。严仲子固进,而聂政谢曰:“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言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窃闻足下义甚高,故进百金者,将用为大人粗粝之费,得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望邪!”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屠者,徒幸以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严仲子固让,聂政竟不肯受也。然严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默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

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韩取聂政尸暴于市,购问莫知谁子。于是韩悬购之,有能言杀相侠累者予千金。久之莫知也。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悬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伏尸哭极哀,曰:“是轵深井里所谓聂政者也。”市行者诸众人皆曰:“此人暴虐吾国相,王悬购其名姓千金,夫人不闻与?何敢来识之也?”荣应之曰:“闻之。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于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士固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大惊韩市人。乃大呼天者三,卒於邑悲哀而死政之旁。

晋、楚、齐、卫闻之,皆曰:“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乡使政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绝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谬于韩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严仲子也。严仲子亦可谓知人能得士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乡使政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绝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谬于韩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严仲子也/
B.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乡使政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绝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谬于韩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严仲子也/
C.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乡使政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绝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谬于韩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严仲子也/
D.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乡使政诚知其姊无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难/必绝险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谬于韩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许严仲子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古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B.除服,服丧期满,脱去丧服。古代通常为父母服丧三年。
C.季父,对年长者的尊敬称呼。表示仅次于父亲。
D.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人向他介绍了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
B.聂政与母亲和姐姐在齐国生活,严仲子多次登门拜访,聂政都没有答应他,因为聂政只想以屠夫为职业,过隐居生活。
C.严仲子仇恨韩相侠累,虽然侠累的地位高,宗族势力大,所居住的地方防备很严密,但是严仲子仍想派人刺杀他。
D.文章歌颂了“士为知己者死”。聂政为严仲子而刺侠累,是一个下层人物被某个上层人士所“知”,从而去为之奋死不顾。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2)此人暴虐吾国相,王悬购其名姓千金,夫人不闻与?
【小题5】把下面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赵将陈馀亦遗章邯书曰:“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坑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攻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夫将军居外久,多内隙,有功亦诛,无功亦诛。且天之亡秦,愚智皆知之。今将军内不能直谏,外为亡国将,孤特独立而欲常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此孰与身伏斧质,妻子戮乎?”

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纡水上,大破之。

章邯使人见项羽,欲约。项羽召军吏谋曰:“粮少,欲听其约。”军吏皆曰“善。”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墟上。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置楚军中。使长史欣为上将军,将秦军为前行。

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乃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世使人章邯 让:责备
B.愚智皆知之 无:没有
C.妻子戮乎   为: 被
D.秦中吏卒之多无状   遇:对待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B.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C.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D.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项羽/欲约/约未成/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渡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将陈馀用白起、蒙恬功高而被害的前车之鉴劝说章邯投降项羽。
B.章邯因国内奸臣当道、二世昏聩而投诉无门,加重了疑惧。
C.项羽虽然数次大败章邯军队,但军中粮草不足,于是同意了章邯的请求。
D.秦兵投降项羽后,因被诸侯联军慢待、也担心在国内家人的安危而心生悔意。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2)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 )坐;亚父( )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 )坐,张良( )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B.范增数目项王
C.常以身翼蔽沛公D.因击沛公于坐
【小题2】下列句子中不含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得复见将军于此B.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若属皆且为所虏D.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小题3】根据原文填空
项王、项伯(______)坐;亚父(______)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______)坐,张良(______)侍。
【小题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因人之力而之,不仁
(2)吾还也
(3)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万家
(4)既至秦,持千金之资
(5)荆轲笑武阳
(6)料大王士卒足以项王乎
(7)沛公旦日从百余来见项王
(8)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9)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拜献大王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