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用此法进行实验得出下表数据,阅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某地冬春季节实验前后资料对比表
【小题1】【小题2】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可以
A.增加地表径流量
B.减轻空气污染
C.增强土壤透气性
D.保持土壤水分
【小题3】【小题4】由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
A.三江平原
B.河西走廊
C.河套平原
D.江汉平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1-10-20 04:1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某地一种典型农作物生育期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A.小麦
B.棉花
C.水稻
D.甘蔗
【小题2】该农作物最需要灌溉的生育期是
A.播种发芽成苗期
B.越冬休眠期
C.返青拔节抽穗期
D.成熟收割期
同类题2
下图为“东北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中大面积沼泽形成无关的原因是( )
A.冬季寒冷漫长,蒸发弱
B.土质黏重,地表水下渗少
C.夏秋多雨,排水不畅
D.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小题2】图示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 )
A.高原、平原、山地三类地形单元完整
B.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需求
C.开发较早,人口密度较高
D.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较薄
同类题3
读“我国西北某地农业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农业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典型的乳畜业
【小题2】该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水源 、 热量
B.水源 、光照
C.热量 、 水源
D.地形 、热量
同类题4
1楼养鱼,2楼养猪,3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的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
【小题2】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降价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5
“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由于摆脱了自然环境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反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从而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农业的分类,“工厂化农业”应属于( )
A.种植业农业
B.劳动密集型农业
C.资金和技术密集农业
D.粗放农业
【小题2】对“工厂化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可能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B.不需要自然条件的投入
C.改革开放以来已在我国出现
D.是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