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义断句。(限4处)
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小题2】历史上,宋朝大儒 (姓名)曾将《论语》《孟子》《大学》《 》辑定为“四书”。他的思想体系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称之为
【小题3】上述材料中,孟子认为国君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臣子?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02 06:50: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送之门,之曰 戒:通“诫”,告诫
B.傅说于版筑之间 举:兴起。
C.入则无法家士  拂:通“弼”,辅助。
D.于色,发于声 征:征服。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所以心忍性
B.其筋骨
C.出则无敌国患者
D.百里奚举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人才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造就,所以人们应正确面对逆境,不能在逆境中无所作为。
B.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C.孟子采用正反对比进行论证,最终使中心论点突出而鲜明,道理讲得深入浅出,既十分深刻,又让人好懂。
D.孟子的观点启示我们,人一方面要经得起苦难,要在苦难面前看到希望;另一方面也要经得起安乐,在受到荣华富贵的诱惑时,把握好自己,不丧失向上的意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

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

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粥,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诚在我。”

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选自《孟子·滕文公上(二)》

注①然友:太子的师傅。②冢宰:六卿之长,相当于宰相。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今也不幸至于大   故:变故。
B.然后行事   行事:置办丧事。
C.固所自尽也   自尽:指主动地尽孝心。
D.深墨   面:面临。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昔者孟子尝与我言宋 冉有、季路见孔子曰
B.然友邹问于孟子   是谁过与
C.《志》曰   在邦域之中矣
D.子我问孟子   后世必子孙忧
【小题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对于孟子曾经说过的道理念念不忘,因此,当他碰到问题时,他就派然友去询问对策。
B.太子听了然友转述的孟子的话,想守孝三年,但这一决定遭到了父亲哥哥及百官的强烈反对。
C.太子曾经喜欢跑马比剑,而他的这一爱好让许多人对他不满。
D.孟子认为,事情办得好坏取决于太子,因为只要在上面的人起到了表率的作用,那么下面的人也就会随之跟从。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
(2)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