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本段教材中未选)

(《劝学》节选)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节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B.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C.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D.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小题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曲中 规:规则
B.君子非异也 生:出生
C.今之众人 众人:众多的人
D.不相师 耻:以……为耻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学》用了“比喻论证法”,强调思考的重要;《师说》用了“对比论证法”,强调从师的重要。
B.《劝学》开篇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实则是荀子借君子——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之口来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C.荀子认为学习要“善假于物”,韩愈认为要“从师”,其实,“从师”也可说是“善假于物”的表现。
D.《劝学》选文“南方有鸟焉……”一段进一步深化“善假于物”的议论,提醒君子特别要对“所假之物”进行选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19 09:01: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著作郎李孝光数荐之府吏。冕詈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拒之去。去不百步,冕倚楼长啸,使者闻之惭。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

(宋濂《王冕传》)

(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B.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C.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D.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小题2】下列句子加点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儿痴如此,不听其所为 曷:为什么
B.夜出,坐佛膝上   潜:暗中
C.恬若不见  恬若: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D.声非加也 疾:敏捷
【小题3】对于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冕勤奋苦读。王冕放牛时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还在僧寺里点着长明灯读书到天亮。
B.王冕受到他人赏识。安阳韩性听闻王冕后认为他与众不同,收他为弟子。韩性去世以后,王冕对待门客的态度就像对待韩性一样。
C.王冕有傲岸的个性。他多次考进士,但都落第了,他感叹道:“这是连小孩子都觉得耻辱而不愿做的事,我怎么可以沉迷其中呢? ” 于是放弃了求取功名。
D.荀子在上面段落中运用比喻,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可以借助外物,弥补不足。
【小题4】翻译文言文
(1)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