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吾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_______) ②危邦不入,乱邦不居(_______)
③吾闻君子不党(______) ④有过,人必知之(_______)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小题3】根据上述两章文字,说说孔子的政治思想和修身思想有哪些共同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11-07 11:1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曾子(1)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2)不习乎?”(1.4)

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 17)

司马牛(3)问君子。子日:“君子不忧不惧。”日:“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日:“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2.4)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en) 字子與,生于公元前505年,普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传不习:传,chuán, 旧注日:“受之于师谓之传。”
(3)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大桓魁的弟弟。桓魈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远。司马牛透到普国,拜孔子为师,并声称桓魈不是他的哥哥。
【小题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论语》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
B.曾子认为,作为君子每天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尽力为他人谋事,对朋友是否诚实守信,是否温习名家著作。
C.孔子认为,见到资者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不足。
D.孔子对心怀“忧”“惧”的司马牛说,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就可以成为一个君子。
【小题2】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选段中强调的个人修养是“自省”,你认为这种方法对于现代人有何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