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下列加点字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诏令徒属曰B.神情与苏、黄不属
C.属予作文以记之D.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小题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曹刿论战”的意思是曹刿谈论战争。
B.第①段点明战争的时间,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
C.第②段详写战争的经过,显示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D.第③段写曹刿论述取胜原因主要在于把握战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9-07 06:0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小题1】(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越国以(边邑)远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小题2】(小题2)“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
【小题3】(小题3)翻译正确的一组句子是(   )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A.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些您是知道的啊。②等到他在东边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B.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两城作为酬谢,可是他早晨刚渡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②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C.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把焦、瑕两座城池给了他,可晋君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②他已经在东边把郑国作为了它的边邑,势必会继续向西边扩展疆土。
D.①您曾经对晋君有恩,他答应以焦、瑕作为酬劳,可是他早晨刚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工事防备您,这些您是知道的。②等到他在东边把疆土扩大到郑国,就会再向西边扩展疆土。

同类题2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文字.完成小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个人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 朝济而夕设版焉
B.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
C.臣之壮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D.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越国以鄙远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共其乏困
C.阙秦以利晋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小题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
B.以其无礼于晋
C.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亡:灭亡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侵损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佚之狐言郑伯曰 冰,水为之,而寒
B.夫晋,何厌有 内无应门五尺
C.因人之力敝之 虽才高于世,无骄尚之情
D.吾 还也    孰能讥之乎
【小题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以乱易整,不武
【小题4】下列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秦两个强国进攻郑国,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为下文说 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B.郑伯面对烛之武的满腹牢骚,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首先检讨自己,进而再以国家利益去打动烛之武。
C.烛之武不仅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对秦伯晓之以弊,诱之以利,而且还胁迫秦伯与郑国结盟, 助郑防晋。
D.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此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有着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 撤军。
【小题5】请把上面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斗鸡

周去非

   芥肩金距之技,见于《传》1而未之睹也。余还自西广,番禺,乃得见之。番禺人酷好斗鸡,诸番人尤甚。鸡产番禺者,特鸷劲善斗。其人饲养亦甚有法,斗打之际,各有术。注黄金,观如堵墙也。凡鸡毛欲疏而短,头欲竖小,足欲直而大,身欲疏而长,目欲深而皮厚,徐步耽视,毅不妄动,望之如木鸡,如此者每斗必胜。
人之养鸡也,结草为墩,使立其上,则足尝定而不倾。置米高于其头,使耸膺高啄,则头常竖而嘴利。割截冠緌,使敌无所施其嘴。剪刷尾羽,使临斗易以盘旋。常以翎毛搅入鸡喉,以去其涎。而掬米饲之,或以水噀两腋,调饲一一有法。

至其斗也,必令死斗。胜负一分,死生即异。盖斗负则丧气,终身不复能斗,即为鼎食矣。然常胜之鸡,亦必早衰,以其每斗屡死也。斗鸡之法,约为三。始斗少顷,此鸡失利,其主抱鸡少休,去涎饮水,以养其气,是为一间。再斗而彼鸡失利,彼主亦抱鸡少休如前,养气而复斗,又为一间。最后一间,两主皆不得与,二鸡之胜负生死决矣。鸡始斗奋击用距,少倦则盘旋相啄。一啄得所嘴,牢不舍,副之以距。能多如是者必胜,其主喜见于色。

番人之斗鸡又乃甚焉,所谓芥肩金距真用之。其芥肩也,末芥子糁于鸡之肩腋,两鸡半斗而倦,盘旋伺便,互刺头腋下,翻身相啄,以有芥子能眯敌鸡之目,故用以取胜。其金距也,薄刃如爪,凿柄于鸡距,奋击之始,一挥距,或至断头。盖金距取胜其始,芥肩取胜于其终,季孙于此能无怒耶?小人好胜,为此歹毒,使微物不得生,自三代已然。

〔注〕1《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季平子与郈昭伯斗鸡用芥肩金距之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还自西广,番禺
道: 取道
B. 斗打之际,各有术
数: 方法
C. 以其每斗屡死也
滨: 接近
D. 斗鸡之法,约为三
间: 疏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鸡产番禺者/臣壮也,犹不如人
B. 注黄金/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C. 头欲竖小/臣恐见欺于王负赵
D. 盖金距取胜其始/教以慎接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利用读者急于破解古书难题的心理,开篇就具体介绍了“芥肩金距”之技,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表现出高超的叙述技巧。
B. 作者叙番禺人酷好斗鸡,表现有四:其一,鸡“特鸷劲善斗”,以见鸡训练有素。其二,饲养有法。其三,热衷观斗。其四,斗打有术。
C. 番禺人斗鸡时会在鸡距上装上金属的薄刃,鸡奋击之时,有时能断敌之头。
D. 《斗鸡》一文深刻地指出了鸡之斗实是人之斗,包含了作者对斗鸡这一现象的深沉的思考,其中有对鸡的怜悯,对斗鸡的厌恶,也有对小人的怨愤,对历史的反思。
(4)把文中画线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①徐步耽视,毅不妄动,望之如木鸡,如此者每斗必胜。
②翻身相啄,以有芥子能眯敌鸡之目,故用以取胜。
(5)用“/”给下面文句断句。
季郈之鸡斗季氏芥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平子怒益宫于郈氏且让之故郈昭伯亦怨平子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