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论语·里仁》)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 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梁惠王下》)
【小题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看,判断一个人品行高低乃至是否该杀的基本依据并不是他人的评价,而
  。(不超过 4 个字)
【小题2】为什么孔子和孟子都强调“察”?怎样“察”?请根据材料做出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04 11:0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