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小题。
巫马子谓子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功(1)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2)者于此,一人奉(3)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取材于《墨子·耕柱》)
[注](1)功:功效。(2)燎:放火。(3)奉:通“捧”。
【小题1】下列各句大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云贼也:未见得有什么害处
B.自是而非我:认为你自己正确却否定我
C.子何贵于二人:您为何比这二人尊贵呢
D.掺火将益之:举着火要使之烧得更大
【小题2】根据文段内容,简析文中“吾亦是吾意”的含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16 10:17: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如使人之所欲莫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并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故患有所不也 ⑵人之所欲莫于生
【小题2】用“/”为乙文画线句断句。
争 一 言 以 相 杀 是 贵 义 于 其 身 也 故 曰 万 事 莫 贵 于 义 也。
【小题3】下面对甲文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先把“生命”和“义”类比为“鱼”和“熊掌”,引出自己的主张。
B.其次运用假设推理,指出“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者”。
C.随后进一步明确,贤者与愚者的差别即在于是否能保有“义”而勿丧。
D.从整体思路看,孟子的论证采用了“归纳”的方式,逐层推导出结论。
【小题4】乙文的论证层层推进,首先论证了 ,其次论证了 ,最后由比较而直指论点。其所提倡的与甲文如出一辙,即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取材于《墨子·非乐》)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  ① );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   ②  );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   ③  )。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

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

(取材于《荀子·乐论》)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吹竽笙而干戚   扬:发扬
B.制《雅》《颂》之声以之 道:引导
C.敌国不敢也     婴:侵犯
D.然后名声于是   白:显赫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利人即为 异三子者之撰
B.且夫仁者为天下度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
C.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  复驾言兮
D.出所以征诛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小题3】根据文意,将下面词语对应的字母,分别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  )
A.顺B.敬C.亲
【小题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亏夺民衣食之财
因此减损掠夺百姓作为衣食之用的财物。
B.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
使那乐声能够充分表达快乐却又不放纵。
C.比物以饰节者也
配合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奏。
D.以至足其上矣
从而能够使自己得到极大的满足。
【小题5】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厚措敛乎万民
②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小题6】选文中墨子认为兴乐是不对的,荀子不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他们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