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小题1】对本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里澄江似练”的“练”字,勾画出千里江面似匹白绢,波光闪亮。“翠峰如簇”的“簇”字又描绘出青翠的山峰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峻峭挺拔。
B.上片围绕金陵秋色极尽渲染,以“画图难足”句作结,道出金陵美景用画笔是难以完美地描绘出来的。
C.下片“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起笔,由写景转入怀古,并引发对六朝兴亡的感慨之情。
D.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小题2】结合作品,对下片划线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21 02:15: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1】节选部分出自高中课文《____________》。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则其虽好游者不能也   (2)则或其欲出者
(3)无物以之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无以易之
B.而余亦悔随之/自不变者而观之
C.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D.于人可讥/江海所以能百谷王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小题5】你怎样看特作者的游山“所得”?阐述理由。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同学一首别子固

王安石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①,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②,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

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轥③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注)①子固:曾巩,字子固,南丰人。②正之;孙侔,字正之,吴兴人。③轥(lìn):车轮碾过。

【小题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未尝相也 过:过失
B.作《怀友》一首予    遗:赠送
C.夫驱你行   安:稳稳当当地
D.而于其堂   造:进到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
B.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
C.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
D.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对分驻江南和淮南的两个贤人非常仰慕,和他俩是朋友;因为这两个人在当时可不是一般的贤人。
B.王安石虽然和那两个贤人称朋友但并没有见过他俩,也没和他俩谈过话,更没有什么礼物之间的来往。
C.王安石在文中提及两位贤人对自己的希望大意是说大家互相帮助;相互提携,最终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D.王安石谦逊地表示自己以前不敢肯定能达到中庸的境界,但愿追随二贤人,以求在他俩人的帮助下进步。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
(2)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_____)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惜
B.夫夷以近 夷:铲平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_____)
①无物以相之   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 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 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 ③与④也不相同
3.对选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作者认为要达到有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志”,即使不能达到有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对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
4.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