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长安城图
陆 游
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
横戈上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
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云间。
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注)①本诗写于淳熙元年(1174)秋,陆游在蜀州任代理知州。长安当时在金国的占领区内,南山在长安城南。②刁斗:军中铜制用具,日以作炊,夜以敲更。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直抒胸臆,言自己以身报国,志愿坚决,但鬓发已经斑白;接着触景生情,眺望南山,引出下文。
B.颌联紧承“望南山”句,“横”“笑”二字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和收复失地的决心,气度不凡。
C.尾联从对峥嵘岁月的追忆回到现实,写三秦父老望眼欲穿,左等右盼,始终没能看到北伐大军开出大散关。
D.本诗观图兴怀,将写实与想象融为一体,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激情,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题2】这首诗的颈联在意境营造上很有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1-24 07:01: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①
陆 游
陌上弓刀拥寓公②,水边旌旆卷秋风。
书生又试戎衣窄,山郡新添画角雄。
早事枢庭虚画策,晚游幕府愧无功③。
草间鼠辈何劳磔④,要挽天河洗洛嵩⑤。
【注】①本诗是陆游在嘉州(今乐山)主持了秋季军事检阅后所作;②寓公:这里指作者。③本联是指陆游早年在枢密院提出的抗金计划,未被采纳。后任安抚司参议官等幕府官职,无所作为。④磔(zhe):古代分裂肢体的酷刑,这里指剿杀。⑤洛嵩:洛水和嵩山,这里泛指中原故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水边旌旆卷秋风”突显了阅兵场面的盛大威武,秋风猎猎,营造出了“沙场秋点兵”的悲壮氛围。
B.“书生又试戎衣窄”写书生出身的诗人被阅兵的气氛感染,穿上了紧身的军装,投入到阅兵活动中。
C.“山郡新添画角雄”大意是山城新添的号角,声音格外雄壮;一个“雄”字从听觉上衬托出了阅兵的宏大气势。
D.第三联由实及虚,诗人想到早年抗金良策被废弃、近年幕府生活功名未就的处境,心中不免涌上哀愁。
E. 诗歌前两联描写检阅场面,具体真实,诗人的情感由“嘉州大阅”展开,逐联高涨,结尾处达到了高潮。
【小题2】本诗尾联受到后世称道,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