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史宁字永和,建康(袁)表氏人也。宁少以军功拜别将。迁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禁中。寻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骚动,,三鸦路绝,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遂税得马一千五百匹供军。寻除南郢州刺史,及胜为大行台,表宁为大都督
属魏孝武帝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宁答曰:“臣世荷魏恩,位为列将,天长丧乱,本朝倾覆,不能北面逆贼,幸得息肩有道。傥如明诏,欣幸实多。”因涕泣横流,梁武帝为之动容。在梁二年,胜乃与宁密图归计。宁曰:“朱异既为梁主所信任,请往见之。”胜然其言。宁乃见异,申以投分之言,微托思归之意,辞气雅至。异亦嗟挹,谓宁曰:“桑梓之思,其可忘怀?当为奏闻,必望遂所请耳。”未几,梁主果许胜等归。
大统二年,宁自梁归,进爵为侯,增邑三百户。久之,迁车骑将军、行泾州事。时贼帅莫折后炽寇掠居民,宁率州兵与行原州事李贤讨破之。转通直散骑常侍、东义州刺史。十二年,转凉州刺史。宁未至而前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诏遣独孤信率兵与宁讨之,宁先至凉州,为陈祸福,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仲和仍据城不下,寻亦克之。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凉西凉二州诸军事、散骑常侍、凉州刺史。十五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爵为公。
孝闵帝践阼,拜小司徒,出为荆襄淅郢等五十二州及江陵镇防诸军事、荆州刺史。宁有识画,谙兵权,临敌指挥,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及在荆州,颇自奢纵贪浊,不修法度。尝出,有人诉州佐曲法,宁还付被讼者治之。自是有事者不复敢言,声名大损于西州。保定三年,卒于州。谥曰烈。
(节选自《周书·史宁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B.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C.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D.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蛮”,先秦非华夏民族的泛称之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B.“桑梓”,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人往往用“桑梓”代指故乡。
C.“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归阙”意为返回京师。
D.“践阼”,原指古代踏上阼阶主位,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宁成就始于少年。史宁少年时立下战功,授别将。升任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皇宫。随即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衔。
B.史宁既感恩又重情。史宁在梁期间向梁武帝陈情,述说不忘昔日魏恩,感激梁武帝收留之情,也委婉表达了效忠于梁之心。
C.史宁作战善用谋略。宇文仲和叛乱时,史宁先到凉州,说服凉州城中官民,使之归附,削弱宇文仲和力量。不久就攻克凉州城。
D.史宁晚年名声不好。史宁晚年在荆州,奢侈放纵,不整治法令制度。有人控诉州佐枉法,史宁就把此人交给那个州佐治罪。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寻除南郢州刺史,及胜为大行台,表宁为大都督。
⑵宁曰:“朱异既为梁主所信任,请往见之。”胜然其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27 03:38: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猷,字宣猷,博陵安平人。父孝芬,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兼吏部尚书,为齐神武所害。猷少好学,风度闲雅,性鲠正,有军国筹略。释褐员外散骑侍郎。寻为吏部尚书李神俊所荐,拜通直散骑侍郎,摄尚书驾部郎中。普泰初,除征虏将军、司徒从事中郎。既遭家难,遂间行入关。及谒魏孝武,哀动左右,帝为之改容。

大统二年,正除黄门,加中军将军。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猷常以本官从军典文翰。五年,除司徒左长史,加骠骑将军。时太庙初成,四时祭祀,犹设俳优角抵之戏,其郊庙祭官,多有假兼。猷屡上疏谏,书奏,并纳焉。迁京兆尹。时婚姻礼废,嫁娶之辰,多举音乐。又廛里富室,衣服奢淫,乃有织成文绣者,猷又请禁断,事亦施行。与卢辩等创修六官。十二年,除大都督、骠骑将军、淅州刺史,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魏恭帝元年,太祖欲开梁汉旧路,乃命猷督仪同刘道通、陆腾等五人,率众开通车路,凿山堙谷五百余里,至于梁州。即以猷为都督梁利等十二州白马傥城二防诸军事、梁州刺史。及太祖崩始利沙兴等诸州阻兵为逆信合开楚四州亦叛唯梁州境内民无贰心利州刺史崔谦请援猷遣兵六千赴之信州粮尽猷又送米四千斛。二镇获全,猷之力也。进爵固安县公,邑二千户。

天和二年,陈将华皎来附,晋公护议欲南伐,公卿莫敢正言。猷独进曰:“前岁东征,死伤过半,比虽加抚循,而疮痍未复。近者长星为灾,乃上玄所以垂鉴诫也。诚宜修德以禳天变,岂可穷兵极武而重其谴负哉?今陈氏保境息民,共敦邻好。无容违盟约之重,纳其叛臣,兴无名之师,利其土地。详观前载,非所闻也。”护不从。其后水军果败,而裨将元定等遂没江南。

建德六年,征拜小司徒,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践极,以猷前代旧齿,授大将军,进爵汲郡公,增邑通前三千户。开皇四年卒,谥曰明。

(节选自《周书·崔猷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太祖崩始利/沙兴等诸州阻兵为逆/信合开楚四州亦叛/唯梁州境内/民无贰心/利州刺史崔谦请援/猷遣兵六千赴之/信州粮尽/猷又送米四千斛/
B.及太祖崩/始利沙兴等诸州/阻兵为逆/信合开楚四州亦叛/唯梁州境内/民无贰心/利州刺史崔谦请援/猷遣兵六千赴之/信州粮尽/猷又送米四千斛/
C.及太祖崩/始利沙兴等诸州/阻兵为逆/信合开楚/四州亦叛/唯梁州境内民无贰心/利州刺史崔谦请援/猷遣兵六千赴之/信州粮尽/猷又送米四千斛/
D.及太祖崩/始利沙兴等诸州/阻兵为逆/信合开楚四州亦叛/唯梁州境内/民无贰心/利州刺史崔谦请援猷遣兵/六千赴之/信州粮尽/猷又送米四千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仪同三司,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待遇。魏晋以后,将军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
B.太庙,一般指天子的祖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
C.六官是指《周礼》中的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又称为六卿。隋唐以后,也用以统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
D.进爵,指晋升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王五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猷重视生活典礼规范。曾上书劝谏在祭祀仪式和婚姻礼仪上的不当之处,又请求禁止富有人家服装奢侈过度。
B.崔猷领导能力强。太祖计划整修梁汉旧路,崔猷受命督统刘道通、陆腾等五人,率众开通车路,开山填谷五百余里,到达梁州。
C.崔猷敢于直言。晋公宇文护打算南征,只有崔猷敢劝谏,可惜宇文护没有听纳,后来水军果然战败,副将元定等人身死江南。
D.崔猷历经几朝,均得各朝君王重用。崔猷开始任官职为员外散骑侍郎,一路加官进爵;隋文帝登上帝位后,也给他封官并另外增封食邑三千户。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遭家难,遂间行入关。及谒魏孝武,哀动左右,帝为之改容。
(2)诚宜修德以禳天变,岂可穷兵极武而重其谴负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斛斯征,字士亮,河南洛阳人。父椿,太傅、尚书令。征幼聪颖,五岁诵《孝经》《周易》,识者异之。及长,博涉群书,尤精《三礼》,兼解音律。有至性,居父丧,朝夕共一溢米。以父勋累迁太常卿。

自魏孝武西迁,雅乐废缺,征博采遗逸,稽诸典故,创新改旧,方始备焉。又乐有于者,近代绝无此器,或 有自蜀得之,皆莫之识。征见之曰:“此锌于也。”众弗之信。征遂依干宝《周礼注》以芒筒捋之,其声极振,众乃叹服。征乃取以合乐焉。六官建,拜司乐中大夫,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后高祖以征治经有师法,诏令教授皇太子。宣帝时为鲁公,与诸皇子等威服青衿,行来脩之礼,受业于征,仍并呼征为夫子。儒者荣之。

宣帝嗣位,迁上大将军、大宗伯。时高祖初崩,梓宫在殡,帝意欲速葬,令朝臣议之。征与内史宇文孝伯等固请依礼七月,帝竟不许。帝之为太子也宣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遵调护被適除名而帝雅亲爱译至是拜译肉史大夫甚委任之译乃献新乐,十二月各一笙,每一笙用十六管。帝令与征议之,征驳而奏,帝颇纳焉。及高祖山陵还,帝欲作乐,复令议其可不。征曰:“《孝经》云,‘闻乐不乐’。闻尚不乐,其况作乎?”郑译曰:“既云闻乐,明即非无。止可不乐,何容不奏?”帝遂依译议。译因此衔之。

帝后肆行非度,昏虐日甚。征以荷高祖重恩,尝备位师傅,若生不能谏,死何以见高祖。乃上疏极谏,指陈帝失,帝不纳。译因谮之,遂下征狱。狱卒张元哀之,乃以佩刀穿狱墙,遂出之。元卒被拷而终无所言。征遇赦得免。

隋文践极,例复官,除太子太傅,诏修撰乐书。开皇初,薨。征所撰《乐典》十卷。

(选自《周书·斛斯征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之为太子也/宫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道调护被谪/除名而帝雅亲爱译/至是拜译内史大夫/甚委任之/译 乃献新乐/
B.帝之为太子也/宫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道调护/被谪除名/而帝雅亲爱译/至是拜译内史大夫/甚委任之/译 乃献新乐/
C.帝之为太子也/宫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道调护被谪除名/而帝雅亲爱译至是/拜译内史大夫/甚委任之/译 乃献新乐/
D.帝之为太子也/宫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道调护/被谪除名/而帝雅亲爱译至是/拜译内史大夫/甚委任之译/ 乃献新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易》,即《易经》,内容包括《经》和《传》,其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B.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与俗乐相对,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
C.山陵,本指山岳,后来可指皇帝或皇后的陵墓,也可以用来喻奸臣们的庇护靠山。
D.梓宫,古代帝王、皇后所用以梓木制的棺材,后世也借指已死而未入葬的皇帝灵柩。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斛斯征父子皆任过朝廷高官。父亲斛斯椿,官任太傅、尚书令,而斛斯征也曾任司乐中大夫、骠骑大将军、太子太傅等。
B.斛斯征在乐器方面见多识广。有人从蜀地得到乐器镎于,都没有人识别它,斛斯征说出它的名字并加以证实,得到众人佩服。
C.斛斯征做事坚持自己的见解。高祖去世后,他坚决反对宣帝及其宠臣郑译的早日下葬的意见;后来又反对他们奏乐取乐的做法。
D.斛斯征指陈皇帝过失反遭诬陷。他上疏极力劝谏,指明宣帝的过失,郑译趁机诬陷他,宣帝于是将解斯征关进了监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诸皇子等咸服青衿,行束脩之礼,受业于征,仍并呼征为夫子。
(2)征以荷高祖重恩,尝备位师傅,若生不能谏,死何以见高祖。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韦敻传
韦敻字敬远。志尚夷简,澹于荣利。弱冠,被召拜雍州中从事,非其好也,遂谢疾去职。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属太祖经纶王业,侧席求贤,闻敻养高不仕,虚心敬悦,遣使辟之,备加礼命。虽情谕甚至,而竟不能屈。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所居之宅,枕带林泉,敻对玩琴书,萧然自乐。时人号为居士焉。
至有慕其闲素者,或载酒从之,敻亦为之尽欢,接对忘倦。
明帝即位,礼敬逾厚。
时晋公护执政,广营第宅。尝召敻至宅,访以政事。敻仰视其堂,徐而叹曰:“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护不悦。有识者以为知言。
陈遣其尚书周弘正来聘,素闻敻名,请与相见。朝廷许之。弘正乃造敻,谈谑盈日,恨相遇之晚。后请敻至宾馆,敻(不)时赴。弘正仍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其为时所钦挹如此。
武帝尝与敻夜宴,大赐之缣帛,令侍臣数人负以送出。敻唯取一疋,示承恩旨而已。帝以此益重之。
武帝又以佛、道、儒三教不同,诏敻辨其优劣。敻以三教虽殊,同归于善,其迹似有深浅,其致理殆无等级。乃著《三教序》奏之。帝览而称善。时宣帝在东宫,亦遗敻书,并令以帝所乘马迎之,问以立身之道。敻对曰:“《传》不云乎,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并圣人之训也,愿殿下察之。”
敻子瓘行随州刺史,因疾物故。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谓之曰:“死生命也,去来常事,亦何足悲。”援琴抚之如旧。
敻又雅好名义,虚襟善诱。虽耕夫牧竖有一介可称者,皆接引之。少爱文史,留情著述,手自抄录数十万言。晚年虚静,唯以体道会真为务。旧所制述,咸削其稿,故文笔多并不存。
宣政元年二月,卒于家,时年七十七。
(选自《周书》,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分别能够表现韦敻“淡泊名利”和“见识深远”的一项是
A.前后十见征辟,皆不应命     弥以重之,亦弗之夺也
B.敻唯取一疋,示承恩旨而已   酣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C.弘正乃造敻,谈谑盈日,恨相遇之晚   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D.旧所制述,咸削其稿 家人相对悲恸,而敻神色自若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凊,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彧见而器之,以女妻焉。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侣冻馁,死者太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节选自《周书·卢柔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
B.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
C.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
D.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指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奏章;作为公文,它只能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用来抒发个人情感。
B.爵即爵位,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践阼,指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也指帝王即位。
D.古代对一些特殊地位的人的死有专用词来表示,如天子死叫“崩”,大夫死叫“卒”。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柔出身孤苦,却不乏家庭温暖。他幼年被叔母收养,叔母待他很好,他也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被宗族看重。
B.卢柔参与军务,善于出谋划策。他在贺拔胜手下担任官职,参与了很多军事机密;他劝说贺拔胜按兵不动,私下与梁国通好。
C.卢柔擅长写作,文笔出众。他替贺拔胜撰写的奏表富有文采,得到梁武帝的赞许;他所作的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启在世间流传。
D.卢柔尽职尽责,受到重用。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一百多件文书,都非常得体;他得到太祖赏识,并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
(2)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父莫豆干,以贵着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安平郡公。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破六汗拔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救之。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帅薛崇礼等处处屯聚,出兵遨截,贵每奋击,辄破之。武骑常侍。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寔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加别将。贵率乡兵从尔朱荣焚河桥,力战有功。加征虏将军,封革融县侯,邑一千户。除郢州刺史。师还。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当尔耳。”进开府仪同三司。魏废帝二年,授大都督、兴西盖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刺史。先是兴州氐反,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朝廷授任宇文贵都督益州潼州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加授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由是颇息。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拜御正中大夫。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吐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保定之末,使突厥迎皇后。天和二年,还至张掖,。赠太傅,谥曰穆。
(选自《周书•列传十九》)
(注)①破六汗拔陵,北魏孝明帝时期六镇之乱的领导人。②侯:箭靶。③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
【小题1】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B.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C.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D.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后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除,任命官职。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辟、察、荐、举、授、起、征、放等。
C.践阼,阼是古代庙寝堂前的台阶。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此指皇帝登临皇位。
D.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也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及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宇文贵少有大志。他跟老师学习时曾感叹应提剑劳苦征战来博取封侯,不能如先生—样当博士。
B.宇文贵箭术神妙。宇文贵一箭射中了放在箭靶上的金酒杯,文帝称赞他的箭术和养由基相当。
C.宇文贵屡立战功。生擒葛荣后被朝廷赐封邑,讨伐吐谷浑有功,爵位升为许国公,封邑万户。
D.宇文贵善于治民。以前蜀人有很多强盗,他曾招募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当地的治安状况由此好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寔繁,围久不解。
(2)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