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项羽
(南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情感。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26 04:44: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 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小题1】《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露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纵横。
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小题2】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 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