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王道本乎人情,凡作传奇,只当求于耳目之前,不当索诸闻见之外。无论词曲古今文字皆然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凡涉荒唐怪异者当日即朽。《五经》、《四书》、《左》、《国》、《史》、《汉》,以及唐宋诸大家,何一不说人情?何一不关物理?及今家传户颂,有怪其平易而废之者乎?
(选自《闲情偶寄》)
【小题1】用斜线“/"给文中加线部分断句。(限5处)
无论词曲古今文字皆然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凡涉荒唐怪异者当日即朽
【小题2】《闲情偶寄》的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_(填姓名)。选文中的唐“传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________(填文学体裁),现存唐传奇大部分收录在________里,《文苑英华》、《太平御览》等书里也保存了一些。
【小题3】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作者文学创作的观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31 09:01: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蓄养禽鱼

鸟之悦人以声者,画眉、鹦鹉二种。而鹦鹉之声价,高出画眉上,人多癖之,以其能作人言耳。予则大违是论,谓鹦鹉所长止在羽毛,其声则一无可取。鸟声之可听者,其异于人声也。鸟声异于人声之可听者,以出于人者为人籁,出于鸟者为天籁也。使我欲听人言,则盈耳皆是,何必口笼中?况最善说话之鹦鹉,其舌本之强,犹甚于不善说话之人,而所言者,又不过口头数语。是鹦鹉见重于人,与人之所以重鹦鹉者,皆不可诠解之事。至于画眉之巧,以一口而代众舌,每效一种,无不酷似,而复纤婉过之,诚鸟中慧物也。予好与此物作缘,而独怪其易死。既善病而复招尤,非殁于己,即伤于物,总无三年不坏者。亦多技多能所致欤?
家常所蓄之物,鸡犬而外,又复有猫。鸡晨,犬守夜,猫捕鼠,皆有功人而自食其力者也。乃猫主人所亲昵,每食与俱,尚有其搴帷入室、伴寝随眠者。鸡栖于埘,犬宿于外,居处饮食皆不及焉。而从来叙禽兽之功,谈治平之象者,则止言鸡犬而并不及猫。亲之者是,则略之者非;亲之者非,则略之者是;不能不惑于二者之间矣。曰:有说焉。昵猫而贱鸡犬者,犹癖谐臣媚子,以其不呼能来,闻叱不去;因其亲而亲之,非有可亲之道也。鸡犬二物,则以职业为心,一到司晨守夜之时,则各司其事,虽豢美食,处以曲房,使不即彼而就此,二物亦守死弗至;人之处此,亦因其远而远之,非有可远之道也。即其司晨守夜之功,与捕鼠之功亦有间焉。鸡之司晨,犬之守夜,忍饥寒而尽瘁,无所利而之,纯公无私者也;猫捕鼠,因去害而得食,有所利而之,公私相半者也。
清勤自处,不屑媚人者,远身之道;假公自为,密迩其君者,固宠之方。是三物之亲疏,皆自取之也。然以我司职业人间,亦必效鸡犬之行,而以猫之举动为戒。噫!亲疏可言也,祸福不可言也。猫得自终其天年,而鸡犬之死,皆不免于刀锯鼎镬之罚。观于三者之得失,而悟居官守职之难。其不冠进贤①,而脱然于宦海浮沉之累者,幸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进贤:进贤冠,是古代官员贵人戴的帽子的一种。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必口笼中 借助
B.亦多技多能所致欤 大概
C.鸡晨,犬守夜 主管,负责
D.尚有其搴帷入室 听从,服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其异于人声也   虽豢美食
B.是鹦鹉见重于人 猫捕鼠,因去害而得食
C.皆有功人而自食其力者也     然以我司职业人间
D.乃猫主人所亲昵 无所利而
【小题3】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从画眉“多技多能”却短命的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应精于一项技能,而不能贪多不精,以致于劳累而死。
B.作者认为鹦鹉舌根僵硬甚于不善言语之人,鹦鹉学舌之声也毫无可取,人们对它偏爱有加,实在不可理解。
C.作者从猫和鸡犬的不同遭遇中悟出的道理是,人们对他人的喜爱与否,常常不以其贡献大小而以与己亲疏来定。
D.忍饥耐寒、鞠躬尽瘁的鸡犬遭宰杀,假公自为、亲主固宠的猫却尽享天年,作者由此联想到为官尽职尽责之难。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既善病而复招尤,非殁于己,即伤于物。
②是三物之亲疏,皆自取之也。
【小题5】作者以物喻人,借鸡犬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怎样看待文中鸡犬猫的行为?请简要回答理由。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凡言草木之花,矢口即称桃李,是桃李二物,领袖群芳者也。其所以领袖群芳者,以色之大都不出红白二种,桃色为红之极纯,李色为白之至洁,“桃花能红李能白”一语,足尽二物之能事。

然今人所重之桃,非古人所爱之桃;今人所重者为口腹计,未尝究及观览。大率桃之为物,可目者未尝可口,不能执两端事人。凡欲桃实之佳者,必以他树接之,不知桃实之佳,佳于接,桃色之坏,亦坏于接。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靥”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非今时所谓碧桃、绛桃、金桃、银桃之类也。即今诗人所咏,画图所绘者,亦是此种。此种不得于名园,不得于胜地,惟乡村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如武陵人之偶入桃源,始能复有其乐。如仅载酒园亭,携姬院落,为春行乐计者,谓赏他卉则可,谓看桃花而能得其真趣,吾不信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小题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
(1)矢口即称桃李
(2) 为春行乐计者
【小题2】“今人重桃”是看重桃的 (用自己的话回答),“古人重桃”是看重桃的  (请用文中的词句答题)
【小题3】对“不知桃实之佳,佳于接,桃色之坏,亦坏于接”句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道桃花的美就美在嫁接,桃花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
B.不知道桃花的美就美在嫁接,桃子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
C.不知道桃子的美味美在嫁接,桃花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
D.不知道桃子的美味美在嫁接,桃子颜色的变坏也就坏在嫁接。
【小题4】第二段写武陵人偶入桃源的用意是为了说明
【小题5】本文结尾所说的“真趣”与陶渊明《饮酒》诗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在内涵上有何异同?结合诗文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