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苏陆古体诗行墨间尚多排偶一则以肆其辨博一则以侈其藻绘固才人之能事也。遗山则专以单行,绝无偶句;构思昏渺,十步九折,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虽苏陆亦不及也。七言律则更沉挚悲凉,自成声调。唐以来律诗之可歌可泣者,少陵十数联外,绝无嗣响,遗山则往往有之。感时触事,声泪俱下,千载后犹使读者低徊不能置。
(选自赵翼《瓯北诗话》卷八)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小题2】文中遗山、少陵的本名分别是
【小题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遗山古体诗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17 03:34: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注)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屈大均,字翁山,番禺人。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写环境氛围,极具清明节气候特征。“阴”字一语双关,既是对傍晚阴沉天气的真实描述,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深沉感触。
B.颔联使用借代、对比手法,垂泪的“落花”代指受打击的抗清志士,得意的“啼鸟”代指卖力为清廷帮腔的小人。两个意象对比突出,表达诗人鲜明的爱憎。
C.颈联感情强烈,饱含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徒”,“又”,将恢复理想成为空想的感伤、志士仁人白白消殒的沉痛表达得淋漓尽致。
D.尾联“龙蛇”代指志士,“客”字表现诗人为生计羁旅漂泊,客居他乡。末句直抒胸臆,包括自己在内的仁人志士年年在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生活艰难的悲怆之情。
E.本诗是诗人在特定时节特定环境下触发的情思,语言含蓄深沉,形象地塑造出心系故国、坚毅忠贞、矢志不渝的诗人形象。
【小题2】首联中的“愁”为全诗诗眼,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因何而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熙,字子雍,顺天宛平人。父崇简,明崇祯十六年进士。熙,顺治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召直南苑。译《大学衍义》,充日讲官,进讲称旨,累擢弘文院学士。时崇简方任国史院学士,上曰:“父子同官,古今所罕。以尔诚恪,特加此恩。”十八年正月,上大渐,召熙至养心殿撰遗诏,熙伏地饮泣,笔不能下,上谕勉抑哀痛,即御榻前先草第一条以进。寻奏移乾清门撰拟,进呈者三,皆报可。是夕上崩,圣祖嗣位,熙改兼弘文院学士。康熙五年,迁左都御史,时三藩拥兵逾制,吴三桂尤崛强,擅署官吏,浸骄蹇,萌异志。子应熊,以尚主居京师,多聚奸人,散金钱,交通四方。熙首疏请裁兵减饷,上俱从之。七年夏,早,金星昼见,诏求直言,熙疏言:“世祖章皇帝精勤图治,诸曹政务,皆经详定。数年来,则例繁多官吏奉行任意轻重请敕部院诸司详察现行事例有因变法而滋弊者悉遵旧制更正其有从新例便者亦条晰不得不然之故裁定画一上命各部院条议,遵旧制,删繁例,凡数十事。十二年,调兵部。是年冬,三桂反。京师闻变,都城内外一夕火四起,皆应熊党为之也。明年三月,用熙言诛应熊。寻命熙专管密本,汉臣与闻军机自熙始。十七年,以父忧去。二十一年,即家拜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时三藩既平,熙以和平宽大,宣上德意,与民休息。造次奏对,直陈无隐,上每倾听。三十一年,以疾累疏乞休,温旨慰留。四十年,诏许致仕,晋少傅。明年上元节,赐宴其家,遗官赍手敕存问。四十二年,卒,上命皇长子直郡王允褆、大学士马齐临丧,行拜奠礼,举哀酹酒,恩礼有加,谥文靖。
(选自《清史稿·王熙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则例繁多/官吏奉行/任意轻重请敕/部院诸司详察现行事例/有因变法而滋弊者/悉遵旧制更正/其有从新例便者/亦条晰不得不然之故/裁定画一/
B.则例繁多/官吏奉行/任意轻重请敕/部院诸司详察现行事例/有因变法而滋弊者/悉遵旧制更正/其有从新例便者亦条晰/不得不然之故/裁定画一/
C.则例繁多/官吏奉行/任意轻重/请敕部院诸司详察现行事例/有因变法而滋弊者/悉遵旧制更正/其有从新例便者亦条晰/不得不然之故/裁定画一/
D.则例繁多/官吏奉行/任意轻重/请敕部院诸司详察现行事例/有因变法而滋弊者/悉遵旧制更正/其有从新例便者/亦条晰不得不然之故/裁定画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这里是指古代教育理论著作《大学》,与《论语》《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B.圣祖,一般指帝王的先祖,多特指开国高祖。文中是庙号,指称清代的康熙皇帝。
C.兵部,古代官署“六部"之一,掌管着全国官员的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D.上元,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照德才兼备,得到皇帝赏识。他是顺治四年进土,做事忠诚勤恪。皇帝恩赐他父子同官。
B.王熙担当重任,拟写皇帝遗诏。他在皇帝病危时勉慰自己要抑制悲痛,完成撰拟诏书任务。
C.王熙屡次上疏,敢于直言进谏。他第一个请求裁兵减饷约束藩王,并曾劝谏皇帝改革政务。
D.王熙审时度势,关注国计民生。他在三藩平定之后,建议施行和平宽大、休养生息的政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三藩拥兵逾制,吴三桂尤崛强,擅署官吏,浸骄蹇,萌异志。
(2)明年三月,用熙言诛应熊。寻命熙专管密本,汉臣与闻军机自熙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