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小题。
西厢记•长亭送别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小题1】下列对《一煞》一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了一幅深秋黄昏图,以萧瑟之景烘托了人物的离愁别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绘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来时甚急,去后何迟”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小题2】请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两个方面鉴赏“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一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2-17 11:16: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
正确
的一项是 ( )
A.庄子,名周,春秋末期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倡导精神超脱,主张屏除世俗名利,入于“逍遥”之境。
B.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元代戏曲作家。他的作品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等,塑造了崔莺莺、红娘、窦娥等典型的妇女形象。
C.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包括《麦克白》、《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故事均取自英国的历史传说。
D.《兰亭集序》记录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在兰亭举行的修禊诗会的事情,修禊是古人在农历三月初三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的一种游春活动,以此来祓除不祥和求福。
同类题2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代表作有《西厢记》《紫钗记》《牡丹亭》等。
B.莎士比亚,英国杰出的大戏剧家、诗人,著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历史剧《亨利四世》,悲剧《哈姆雷特》等。
C.冯至,现代著名诗人,曾被鲁迅称之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代表作有诗集《昨日之歌》等。
D.元曲,可分为杂剧和散曲,其中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和郑光祖。
同类题3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文学常识的
表述正确
的一项是()
A.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世称柳七、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所创慢词甚多,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传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剧本由曲、白、科三部分构成,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王实甫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关汉卿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C.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一生成就卓著,其中《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
D.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同类题4
下列对《长亭送别》(一煞)一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A.“夕阳”一句,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情何以堪!
B.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它包含着人物内心的许多“潜台词”,也引发了读者丰富的联想。
C.“无人语”三字既道出了环境的寂静,更刻画了莺莺“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的孤独感和无处可诉的痛苦心理。
D.“来时”一句,直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元
王实甫(不详)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