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
C.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D.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倩。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
【小题2】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01 04:09: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诗歌的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是西汉刘向搜集屈原及汉代宋玉等作家的作品整理而成。
B.《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归纳为“赋、比、兴”。鲍照的《拟行路难》中“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一句就采用了“赋”的手法。
C.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的诗被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诗歌发展到唐代,体制最为完备。有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律诗(如杜甫的《春望》)、绝句(如王维的《鹿柴》)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个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①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
②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
③
静滩声转,白马江
④
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以欢娱双亲。③黄牛峡:位于今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东北十里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诗一发端即显露不凡,苍劲中蕴有一股郁抑之气。
B.第二句,诗的脉络继续沿着深沉的感慨向前发展,着眼于整个时代。
C.“万事非”三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思想和惜别之情。
D.三、四两句,紧承“万事非”而来,进一步点明诗歌题意。
E.七、八两句既有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担忧。
(2)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
①
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
②
抗疏
③
功名薄,刘向
④
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元帝时位至丞相,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①抗疏:上疏直言。杜甫任左拾遗时,曾上疏言事,论救房琯,④刘向:汉朝经学家,宣帝时任谏大夫,曾因反对宦官而下狱,免为庶人。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郭”说明夔州地处偏僻,“千家”指人烟稀少;“朝晖”写秋晨朝霞的美景,以“静”饰“朝晖”,空寂冷之意顿出。
B.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在“泛泛”、“飞飞”中就透出诗人对夔州的喜爱之情。
C.说“功名薄”,说“心事违”,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愤慨。诗人借古人事以抒发自己的愤懑,写得委婉深沉。
D.全诗既有静景,又有动景,以动衬静,这种静带给人看似宁静却并不宁静的心绪。
【小题2】本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晓望
唐·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小题1】颈联的景物描写,显出作者的匠心,历来为人称道。试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小题2】结合诗句,请简要分析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①,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②远从千涧落,玉山③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莱萸仔细看。
【注】①吹帽:此处用“孟嘉落帽”的典故。孟嘉,东晋名士、官员,其性风流蕴藉。《晋书》记载:(孟嘉)“为征西桓温参军,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燕龙山,僚佐毕集。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②蓝水:即蓝溪,在蓝田山下。③玉山:即蓝田山。
【小题1】本诗表现了作者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2】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隋唐
杜甫(712-770)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