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登襄阳城
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凤景异,归路满尘埃。
(注释)①冠盖:里名,得名于汉宣帝时。②章华:台名,春秋时期楚灵王所筑。③习池:汉侍中习郁山南做养鱼池,池中载满荷花,池边长堤种竹和长椒,是襄阳名胜,后人称为习池。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在秋高气爽的九月登襄阳城,纵目四望,视野开阔,层城尽收眼底。
B.楚山绵延巍峨,汉水直接天际,“出”“回”表现出山川的动态美。
C.时光流转,物换星移,冠盖里、章华台都已不复往日的繁华,引人伤感。
D.全诗借景抒情,写景气势磅礴,饱含着作者登高送目时激荡豪迈之情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10 05:42: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绘,字敬文。六岁便求入学,家人以偶年俗忌,不许,遂窃其姊笔牍用之,未逾晦朔,遂通《急就章》,内外以为非常儿。后敕撰五礼,绘与太原王义同掌军礼。魏静帝于显阳殿讲《孝经》《礼记》,绘与从弟骞、裴伯茂、魏收、卢元明等俱为录议,简举可观。每文武总集,对扬王庭,常令绘先发言端,为群僚之首。音词辩正,风仪都雅,听者悚然,文襄益加敬异。又掌仪注。

式定初,兼散骑常侍,为聘梁使主。梁式问高相今在何处?黑獭若为形容?高相作何经略?绘敷对明辩,梁武称佳。与梁人泛言氏族,袁狎曰:“未若我本出自黄帝,姓在十四之限。”绘曰:“兄所出虽远,当共车千秋分一字耳!”一坐皆笑。前后行人皆通启求市,绘独守清尚,梁人重其廉洁。

使还,拜高阳内史。郡境旧有三猛兽,人常患之。绘欲修槛,遂因斗俱死于郡西。咸以为化感所致,皆劝申上。绘曰:“猛兽因斗而毙,自是偶然,贪此为功,人将窥我。”竟不听。高阳旧多陂淀,绘至后,淀水皆涸,乃置农正,专主劝课,垦田倍增,家给人足。瀛州三郡人俱诣州,请为绘立碑于郡街。

河间太守崔谌,恃其弟暹势,从绘乞麋角鸽羽。绘答书日:“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时文襄使暹选司徒左长史,暹荐绘,既而不果,咸谓由此书。及文襄嗣业,普代山东诸郡,其特降书征者,唯绘与清河太守辛术二人而已。至,补大将军从事中郎,迁司马。文襄以前司徒侯景进贤冠赐绘曰:“卿但直心事孤,当用卿为三公,莫学侯景叛也。”及文宣嗣事,仍为丞相司马。天保初,除司徒右长史。绘质性方重,未尝趣事权门,以此久而沈屈。辛,赠南青州刺史,谥益曰景。

(注)①车千秋:战国时齐国宗室后裔,曾官及西汉丞相之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
B.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
C.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
D.鸽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近/追飞走/远事佞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晦朔,晦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是晦的前一天。在文中,“晦朔”指的是一个月。
B.《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C.古人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具体又分为二种:同曾祖父,不同祖父,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祖弟;同祖父,不同父亲,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父弟,即现在所谓的堂弟。
D.三公指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文中泛指国家重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绘好学聪颖。他六岁时就要求上学,家人因偶数的年龄是民俗忌讳的,所以不允许,于是他偷用姐姐的笔墨书籍,不久就读通了《急就章》。
B.李绘善于答辩。梁武帝曾问他几个问题,他对答清晰,梁武帝非常满意;他评价袁狎关于氏族的问题,机智巧妙,引得在座者大笑。
C.李绘惠泽百姓。任高阳内史时,他采取了一些措施,最终使家家生活富裕,人人丰衣足食,百姓请求给他立碑,但他没有答应。
D.李绘刚正不阿。河间太守崔谌倚仗弟弟崔暹的势力向李绘讨要麋角鸽羽,他没有答应,因此他没能做司徒左长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绘欲修槛,遂因斗俱死于郡西。咸以为化感所致,皆劝申上。
(2)及文襄嗣业,普代山东诸郡,其特降书征者,唯绘与清河太守辛术二人而已。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1.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歌残:歌声将尽。王气:指王朝的气运。2.景阳:南朝宫名。齐武帝置钟于楼上,宫人闻钟早起妆饰。兵合:兵马会集。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3.石燕:《湘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首句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B.颌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松楸”,坟墓上的树木。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无处可寻。
C.颈联用对比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D.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只剩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
【小题2】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方面很有讲究,请结合中间两联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