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蜀中风俗,农历二月初二日为踏青节。②元亮井:陶明字元亮,“元亮井”典出《归园田居·其四》“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意为“水井炉灶尚有遗迹,桑竹残存枯干朽株”。③亚夫营:周亚夫屯兵细柳营,指代作者供职的柳仲郢幕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踏青节之日,行舟江上,春风将暖意与笙歌一道吹拂过来,氛围轻松而温馨。
B.三四句用拟人手法,将春花绽放、柳丝新绿、蜂蝶飞舞的春景写得有声有色。
C.“万里”写飘泊之遥,表思乡而不得归;“三年”极言漫长,表达羁旅之疲惫。
D.尾联自称“游人”,迁怒“新滩”,说水拍新滩发出的是夜间风雨敲打屋檐之声。
【小题2】本诗在整体上采用了什么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思?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11 05:18: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④,终见降王走传车⑤。
管乐有才原不忝, 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⑥,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②简书:指军令。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④上将:指诸葛亮。⑤降王:指后主刘禅。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⑥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小题1】【小题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说他们至今还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以此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B.颔联采用对比手法,说明诸葛亮尽管有运筹帷幄之才,还是无法挽救蜀国的败亡,不争气的后主刘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
C.颈联分析蜀国败亡原因——尽管诸葛亮才比管仲和乐毅,但无奈大将关羽和张飞命短,只凭诸葛亮一人之力,也无法力挽狂澜。
D.尾联回忆作者往年经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
E. 该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点,运用典故和象征等手法,意韵深微;语言风格上和李商隐的《锦瑟》相似,具有雄浑豪迈的特点。
【小题3】【小题4】本诗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来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思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以古讽今之作,李商隐借历史上荒淫腐败而招致祸乱的败亡之君,昭示历史教训、讽刺现实政治。
B.开头用“海外更九州”概括了方士在海外仙山上寻见杨贵妃的传说,“徒闻”则对这个传说给以否定。
C.“他生未卜此生休”中的“未卜”“休”和上句的“徒闻”流露出讽刺的语气,又为下面的诗句定下了基调。
D.“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无复”二字则表现了唐玄宗对重享“鸡人报晓筹”安乐生活的渴望。
【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采用倒叙手法,由悲剧的结局回溯事变的过程,突出玄宗的悲剧是由他荒淫失政造成的这一思想。
B.颔联用“鸡人报晓筹”反衬“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
C.颈联“六军同驻马”和“七夕笑牵牛”形成对比,凸显了唐玄宗对爱情的忠诚,意义丰富,耐人寻味。
D.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从章法上说,是对前面六句的总结,从艺术构思上说,是由前面引起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