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道山亭记
曾巩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B.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C.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D.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我国上古华夏族各朝建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中心地带,有别于四方蛮夷戎狄。凡华夏族统辖区域都称“中国”。
B.宫,一般指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这里指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
C.昭文馆,朝廷典藏经籍图书之所,直昭文馆是文官的加官,掌管昭文馆。
D.蓬菜、方丈、瀛洲之山,道家传说中远海的三座仙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极力描写闽地山路水道艰险,以体现程师孟入闽任职“忘其远且险”。
B.文中第一段作者用汉代将闽地的百姓迁徙于江淮之事,来强调这地方险狭多阻。
C.作者对于程师孟治郡的业绩,单刀直入又纡徐和缓,将其政绩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
D.本篇由景及人,既不寓情于景,也不发掘深意,而是平平直直,自自然然,远远道来,娓娓而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
(2)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7 09:57: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余制其后,乃克有济。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也。吾观其战于钜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既全钜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钜鹿之战也。

(选自苏洵《项籍》)

【小题1】本文中作者认为导致项籍“死于垓下”的直接事件是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认为要打胜仗必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用文中语句回答)
【小题3】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成语所反映的历史史实,于本文所说内容,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A.人为刀俎B.四面楚歌
C.横槊赋诗D.秋毫无犯
【小题5】作者认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小题6】本文将“才”、“虑”、“量”这三者,作为评价天下英雄的标准,你是怎么看待的?请谈谈你的认识。

同类题2

阅读《送孟东野序》,完成下列小题。
送孟东野序
(唐)韩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词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元结、李白、杜甫,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取材于《古文观止》)
【注】①孟郊(751—814),字东野,中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十岁时被授为溧阳县尉,怀才不遇,心情抑郁。在他上任之际,韩愈写此文送给他。②韶:中国古乐曲。产生于约公元前二十三世纪舜时代乐舞。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趋也,或梗之 梗:阻塞
B.其志弛以肆   肆:放纵
C.李翱、张籍其尤也 尤:优异
D.三子者之鸣信善矣 信:信用
【小题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草木之无声   唐之有天下
B.其皆有弗平者乎 而使自鸣其不幸耶
C.其于人也亦然   然亦未尝绝也
D.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其声清以浮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人因为心中不平而鸣的一组是
①其沸也,或炙之   ②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③人声之精者为言   ④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
⑤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⑥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
A.②③⑤B.①③⑥C.①④⑤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类和世间万物一样,都会因不平而鸣。
B.历代的仁人志士只会用精美的文辞表达内心感受。
C.作者认为孟郊的诗与李翱、张籍相比,还有差距。
D.作者用少量笔墨写到孟郊,其实是对他进行批评。
【小题5】文中提到“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这里的“六艺”是指儒学六经,即《诗》、《书》、《礼》、《乐》、《易》、___________。“六艺”也指周朝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学问和技能,即礼、乐、射、御、书、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宣王见颜斶

战国策

齐宣王见颜斶(chù,人名),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则再拜而辞去也。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反朴,则终身不辱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B.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C.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D.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B.寡人:寡德之人,古代王侯自称的谦称,古代王侯夫人也以此自称。
C.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D.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宣王召见颜斶,齐宣王让颜斶到他跟前,显示出君王高高在上且盛气凌人。
B.齐宣王许诺颜斶“食太牢”“出乘车”“妻子衣服丽都”,让颜斶拜他为师,但颜斶还是告辞离开了。
C.颜斶运用史实正反论证,证明士贵于王的观点,见出其不畏强横的气节。后又巧设制玉之喻表达维护自身人格尊严的人生追求,见出其洁身自好的品格。
D.本文全篇由对话组成,人物刻画生动,语言简洁精炼,饶有风趣。因此,它不仅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2)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