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少为诸生,泰山太守薛悌命为督邮。郡督军与悌争论,名悌而呵之。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黄初中,为堂阳长,以选为平原王傅。王即尊位,是为明帝。以隆为博士、驸马都尉。帝初践阼,群臣或以为宜飨会,隆以为不飨会,帝敬纳之。

迁陈留太守。犊民酉牧,年七十余,有至行,举为计曹掾;帝嘉之,特除郎中以显焉。迁侍中,犹领太史令。崇华殿灾。诏问隆:“此何咎?于礼,宁有祈禳之义乎?”隆对曰:“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孝诫也,惟率礼修德,可以胜之。”迁光禄勋。帝愈增崇宫殿,雕饰观阁。百役繁兴,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掘土以率之。而天作淫雨,冀州水出,漂没民物。隆上疏切谏曰:“盖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然则士民者,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谷帛非造化不育,非人力不成。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宜加愍恤,以救其困。”书奏,帝览焉,谓中书监、令,曰:“观隆此奏,使朕惧哉!”隆疾笃,口占上疏曰:“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臣百病所钟,气力稍微,自舆出,归还里舍。若遂沉沦,魂而有知,结草以报。”诏曰:“生廉追伯夷,直过史鱼,如何微疾未除,退身里舍?”隆卒,遗令薄葬,敛以时服。

(节选自《魏史•高堂隆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群臣或以为飨会     宜:应当
②百役繁兴,者万数   作:劳作
自舆出,归还里舍   辄:就
④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可以决。   就:完成
⑤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    让:贵备
⑥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怠:懈怠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邢督军悌争论
②国不堪貳,君将若之何?欲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B.①特除郎中显焉
②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清风,照之以明月
C.①非独陛下天下也
②外无期功强近
D.①国家之镇也   ②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小题3】下列文言文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何以守位?曰仁。
B.有至行,举为计曹掾。
C.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D.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以罪?
【小题4】下列对文中词语及课本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代官名,主要指学术上专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后来一般都设在太学或国子监中。
B.结草,代指报恩,此典故在本文段中的意思与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句中的意思相同。
C.《史记》,“前四史”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D.宇宙,古人认为“古往来今谓之宇,四方上下谓之宙”,《滕王阁序》中“觉宇宙之无穷”中的“宇宙”指天地。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孝诫也,惟率礼修德,可以胜之。
(2)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宜加愍恤,以救其困。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7 09:06: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过百龄传

秦松龄

锡固多佳山水,间生瑰闳奇特之士,常以道艺为世称述。若倪征君云林以画,华学士鸿山以诗,王佥事仲山以书,乃今过处士百龄者,则以弈。其为道不同,而其声称足以动当世则一也。

百龄名文年,为邑名家子。生而颗,好读书。十一岁时,见人弈,则知虚实先后、进击退守之法。曰:“是无难也。”与人弈,弈辄胜。于是闾党间无不奇百龄者。时福清叶阔学台山先生,弈品居第二。过锡山,求可与敌者,诸乡先生以百龄应召,至则尚童子也,叶公已奇之。及与弈,叶公辄负。诸乡先生耳语百龄曰:“叶公显者,若当阳负,何屡胜?”百龄艴然曰:“弈固小技,然枉道媚人,吾耻焉;况叶公贤者也,岂以此罪童子耶?”叶公果益器之,欲与俱,以学未竟辞。自是百龄之名,噪江以南。

遂益殚精于弈。不几年,学成,曰:“可以应当世矣!”会京师诸公卿闻其名,有以书邀致者,遂至京师。有国手曰林符卿,老游公卿间,见百龄年少,意轻之。一日,诸公卿会饮,林君谓百龄曰:“吾与若同游京师,未尝一争道角技,即诸先生何所用吾与若耶?今愿毕其所长,诸先生欢。”诸公卿皆曰:“诺!”遂争出注,约百緍。百龄固谢不敢。林君益骄,益强之,遂对弃。枰未半,林君面颊发赤热,而百龄信手以应,旁若无人。凡三战,林君三。诸公卿哗然,曰:“林君向称霸,今得过生,乃夺之矣!”复皆大笑。于是百龄棋品遂第一,名噪京师。

当是时,居停主②某锦衣者,以事系狱,或谓百龄曰:“君为邻衣客,须谨避,不然,祸将及。”百龄毅然曰:“锦衣遇我厚,今有难而去之,不义。且吾与之交,未尝以私,祸必不及。”时同客锦衣者悉被系,百龄竟免。

已天下多故,百龄不欲久留,遂归隐锡山。日与一二酒徒狂啸纵饮,不屑与人弈,独征逐角戏以为乐。百龄素贫,出游辄得数百金,辄尽之博簺。其戚党谯呵百龄,百龄曰:“吾向者家徒壁立,今所得资,俱以弈耳。得之弈,失之,夫复何憾?且人生贵适志,区区逐利者何为?”噫,若百龄者,可谓奇矣!以相国之招而不去,以金吾之祸而不避,至知国家之倾覆而急归:为公卿门下客者垂四十年,而未尝有请,若百龄者,仅谓之羿人乎哉?

张山来曰:善羿者多在垂髫,然其人往往啬于寿。今过君独历四十余载,岂其命名为之兆耶?

(注)①抛(fú)然:生气的样子。②居停主:出租房屋的人。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叶公果益器之,欲与俱 凡三战,林君三
B.百龄谢不敢 林君向称霸
C.且吾与之交,未尝以私 为公卿门下客者垂四十年,而未尝有
D.今愿毕其所长,诸先生欢   得之弈,失之,夫复何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佥事:古代官名,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副职或者助理等职。
B.童子:科举考试科目之一,这里是没有考中秀才的读书人。
C.金吾:多指负责朝廷警卫、仪仗及掌管京师治安的武职官员。
D.垂署:古时童子头发下垂,不加扎束,故称幼童或童年为垂髫。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乡先生耳语百龄曰:“叶公显者,若当阳负,何屡胜?”
(2)吾与若同游京师,未尝一争道角技,即诸先生何所用吾与若耶?
【小题4】过百龄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书《永清张乞人事》后

(清)赵佑

嘉善周震荣宰永清,尝书张乞人事:张乞人,永清县南门外贫人也。父殁,行乞养母。止无庐舍,穴土为居。会天大雪,知县魏继齐过其处,闻歌声出地中,怪之,左右曰:“张乞人也。”呼出,问之,答曰:“今日我母生辰,歌以劝餐耳。”命车载其母子至官廨,继齐母馈其母大布及粟,继齐馈乞人钱十缗。乞人叩头曰:“官母赐我母,不敢不受;官赐我,我不敢受。”继齐曰:“与其残杯冷炙,日夕沿门也?”答曰:“残杯冷炙,我母安之久矣,目无所污也。我愚民,不知此十缗,官何所受之?我母年八十,我年六十有一,为官清白,百姓足矣。”继齐惭汗下,不复强授焉。为营室于城内金花巷,将命居之,乞人负其母去,不知所终。

乞而孝,难已;乞而廉,尤难。观乞人之受官母赐,不受官赐,其真视万钟犹呼蹴哉!惟孝,故能廉,不廉,不成其为孝也。虽然,乞人以乞养母,官以官养母,官母之赐乞母,何莫非官之有所受以安其母?乞人特推其安母之心,以重官母,亦善为官地也。官盍徐省其向所受之,果克安母、母之安之亦如乞母乎?则无独为乞人难也。则犹幸此一官之知惭也。

【小题1】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张乞人和李密的个性中的共同点:_________
【小题2】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 )
A.闻歌声出地中,B.止无庐舍,土为居
C.会天大D.嘉善周震荣永清
【小题3】“亦善为官地也”的意思是 ( )
A.善良地从官的地位来看问题B.善良维护官的地位
C.为了替官做善事D.善于替官的处境着想
【小题4】张乞人不接受魏继齐的馈赠,为何又接受他母亲的馈赠?作者认为原因在于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小题5】纵观全文,对知县魏继齐,作者的态度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兆麒,字瑞图,宝坻人。幼而端重,寡言笑,举止如成人。读书过目即成诵,为文皆有理法。年十四,遇太宗观兵畿辅,见兆麒,异之,令入官学读书。年十六,随世祖入关。又七年,诏选汉军满汉文艺,兆麒名列上卷,投翰林院编修。兆麒起布衣,为侍从,感激图报。世祖屡幸内院,喜其年少敏练,十年中,历擢都察院启心郎,改宗人府,晋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时兆献年未三十,每奏对,辄当上指。
顺治十八年,滇、黔既平,余党逸入楚。上以兆麒能,擢湖广巡抚。圣祖即位,大军南下,糗粮刍秣,兆麒皆躬理之,无缺供,授工部侍郎。楚人新罹兵灾,噢咻安辑,民庆更生。康熙七年,擢四川总督,旋以裁缺回京,投兵部尚书、加一品,录其抚川功也。八年,授淅闽总督。时海乱未靖,兆麒条上防海机宜。十二年,入京陛见,适有三藩之变,廷推将帅,上特用文臣三人,改衔以往,兆麒其一也。初任直隶援剿提督,改投江南崇明水师提督。崇明密迩海氛,地险要,兆麒请择偏禅自随,预储粮饷,壮我之威,伺寇之隙。上称善再三,悉俞所请。坐镇十载,人不知兵。二十三年,俄人入境。上择贤能谙练大臣掌军事,以兆麒为黑龙江总管,督兵三战,皆有功。三十一年,边境肃清,兆麒年逾六十,以母老拜疏乞归。优旨俞允。徜徉林下六年。监修北河,工既竣,上复命为总督、兵部尚书。时其子殿衡官江南布政使,值圣祖南巡,迎驾。上问兆麒年及提督海疆岁月,兼赐上方珍物。其上膺主眷,久而弥笃,诚殊遇也。四十年六月卒,年八十。
兆麒性孝友,家门雍穆。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殿衡继抚楚,遗民故老争迎马首,问兆麒起居,可以知其德泽之入人深矣。
(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名臣传》,有删节)
【注】①噢咻:抚慰病痛。②海氛:指海疆动乱的形势。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党逸入楚 逸:逃跑
B.楚人新罹兵灾 罹:遭受
C.旋以裁缺回京 旋:不久
D.兆麒性孝友 友:朋友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上以兆麒能,擢湖广巡抚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兆麒其一也  其皆出于此乎
C.壮我之威,伺寇之隙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上称善再三,悉俞所请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小题3】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刘兆麒治政才能的一组是(   )
①遇太宗观兵畿辅 ②糗粮刍秣,兆麒皆躬理之,无铁供
③授兵部尚书、加一品,录其抚川功也 ④督兵三战,皆有功
⑤值圣祖南巡,迎驾     ⑥徜徉林下六年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小题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B.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C.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告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D.生平守不欺之学/僚友故交皆终身如一利人/济物之事/见无不为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兆麒幼年时为人端庄稳重,不苟言笑,过目不忘。他被当时的皇帝赏识,因而能接受很好的教育。
B.刘兆麒在楚地做官时,悉心疗治战争创伤。他坐镇崇明十年,因人们不懂使用兵器而寇患不断。
C.刘兆麒肃清中俄边境后,便请旨退休;他在隐退之后,仍然不忘国事,成功监修了北河。
D.文章从读书、治政、为人等多方面来写刘兆麒,言简意赅。结尾用侧面描写烘托了传主形象。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兆麒年未三十,每奏对,辄当上指。
(2)时海乱未靖,兆麒条上防海机宜。
(3)其上膺主眷,久而弥笃,诚殊遇也。

同类题4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谢玄晖:名谢眺,南齐著名诗人。
纱窗恨·答冠月韵
清·田茂遇
笛声阵阵因风送,老天涯,一声入破偏凄切,落梅花。
雕盘处,千山黑雪,马嘶外,万里黄沙。算春宵归梦,好还家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坡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
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扬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采桑子·杂忆
史惟圆
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能得当场几度怜?
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往事如烟,满耳筝琶值几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脁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望吴越”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 全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朓的钦佩,以即景抒怀的手法,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表达了作者对谢朓的崇敬和追慕之情。
【小题2】《纱窗恨》中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
A.“笛声阵阵因风送,老天涯”写出边塞之景,引子乡思的笛声,随风而起风,溢满天涯。
B.“笛声”意象包含愁苦,上阕既写笛声高亢凄厉,也写诗人心中愁苦凄凉。
C.落梅花,实写。是诗人由耳闻飞扬的笛声想到眼前梅花飞飞落落,飘飘洒洒落下的情景
D.“黑雪”,雪是白色,而诗人着一“黑”字,正写出夜晚所见之景。
E. “雕盘处”,“马嘶外”,地域辽阔,突出了边塞的特点。这一句再现了边塞的壮阔景致。
【小题3】《行香子》中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阕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B.下阙与上阙相似,定点观察,写出了围墙、茅堂、桥、流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
C.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景象。
D.正如词人“倚东风、豪兴徜徉”,本词主要表现了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
【小题4】《采桑子》中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滚遍香弦”中“香弦”代表美好的音乐,意思是说过去天天听惯美好的音乐。
B.“字字清妍”是描写音乐所达到的妙境,每个唱词都能让人感觉美好绝伦。
C.“何曾”“几度怜”,则表现了作者对错过美妙音乐的后悔之情,过去没有好好品味。
D.“绝艺谁传”表达出诗人对艺人们不思进取,不再钻研音乐的痛惜之情。
E. “往事如烟”中“往事”既包括过去尽情欣赏美妙的音乐的生活,也包括身经战乱的生活。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邓世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少有干略,尝从西人习布算术。既长,入水师学堂,精测量、驾驶。光绪初,管海东云舰,徼循海口。李鸿章治海军,高其能,调北洋。从丁汝昌赴英购铁舰,益详练海战术。二十年夏,日侵朝,绝海道。鸿章令济远、广乙两船赴牙山,遇日舰,先击,广乙受殊伤;轰济远,都司沈寿昌,守备杨建章、黄承勋中炮死。济远逃,日舰追之,管带方柏谦竖白帜,追益亟,有水手发炮击之,折日舰了楼。柏谦虚张胜状,退塞威海东西两口。世昌愤欲进兵,汝昌尼其行,不果。已而日舰集大连湾,窥金州,我国海军乃大发,泊鸭绿江大东沟,以铁舰十当敌舰十有二。汝昌乘定远居中,列诸船左右张两翼。日舰鱼贯进,据上风,汝昌令轰击,距远不能中。日舰小,运棹灵,倏分倏合,弹雨坌集,定远被震,大纛仆。世昌见帅旗没,虑军心摇,亟取致远纛竖之。战良久,定远击沉其西京丸,我之超勇毁焉。世昌乘致远,最猛鸷,与日舰吉野、浪速相当。吉野,日舰之中坚也。战既酣,致远弹将罄,世昌誓死敌。将士知大势败,阵稍乱,世昌大呼曰:“今日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众乃定。世昌遂鼓轮怒驶,欲猛触吉野与同尽,中其鱼雷,锅船裂沉。世昌身环气圈不没汝昌及他将见之令驰救拒弗上缩臂出圈死之其副游击陈金揆同殉全船二百五十人无逃者事闻,世昌谥壮节,余皆优恤。世昌临战以忠义相激励,死状尤烈,世与左宝贵并称双忠云。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昌身环气圈/不没汝昌及他将/见之令驰救/拒弗上/缩臂出圈/死之/其副游击陈金揆同殉/全船二百五十人无逃者/
B.世昌身环气圈不没/汝昌及他将/见之令驰救/拒弗上/缩臂出圈/死之/其副游击陈金揆同殉/全船二百五十人无逃者/
C.世昌身环气圈不没/汝昌及他将见之/令驰救/拒弗上/缩臂出圈/死之/其副游击陈金揆同殉/全船二百五十人无逃者/
D.世昌身环气圈/不没汝昌及他将见之/令驰救/拒弗上/缩臂出圈/死之/其副游击陈金揆同殉/全船二百五十人无逃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管”即管带,是清代军事职官名称,北洋水师等新式舰队中,海军一舰之长称管带。
C.纛,原指古代用羽毛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装饰物,也指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这里指帅旗。
D.“谥”即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意在褒扬表彰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邓世昌非常好学。他曾经在水师学堂学习测量、驾驶,后来又利用赴英国购买铁舰的机会,更加全面地学习外国海战的军事技术。
B.邓世昌很机敏。在与日军交战过程中,主舰定远舰受到攻击,帅旗倒下,他立即取出致远舰的大旗竖起来,借以稳住军心。
C.邓世昌作战非常勇猛。他在致远舰弹药将要打光时,下定决心要和敌人拼死一搏,最后在撞沉吉野舰后,不幸中了敌舰的鱼雷。
D.邓世昌视死如归。虽然有机会获救,但为了兑现“有死而已”的诺言以激励将士,他毅然放弃了这一机会,最终在海中壮烈牺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昌愤欲进兵,汝昌尼其行,不果。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