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重展西湖二首①(其一)

宋庠

绿鸭东陂已可怜,更因云窦注西田。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河极目天。

向夕旧滩都浸月,过寒新树便留烟。

使君直欲称渔叟,愿赐闲州不计年。

(注)①西湖是指河南许昌城里一个占地百余亩的大湖。西湖原分东西两半,中间以横堤相隔。皇祐年间,宋庠贬官知许州,兴工疏浚了西湖,并凿断横堤,使东西相通,连成一片。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绿鸭”即“鸭绿”的倒文,往往用来形容绿色。“东陂”指西湖的东半。这句的意思是说,东半湖绿波荡漾,十分惹人喜爱。
B.第二句“更因”承接上文,诗人借用“云窦”比喻横堤上凿开的孔穴,描写了滚滚流出的湖水不断流注到西半湖,于是东西两湖连成一片的景象。
C.颈联中“都浸月”生动地写出了水波浩渺、水月交辉之状。一个“烟”字,描写出了迷蒙的夜色。
D.这首诗在艺术上颇有特色。全诗寓情于景,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感情,自然而含蓄,使读者回味无穷。
【小题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19 11:38: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投知己书

宋张耒

五月日,某谨仆夫百拜献书某官:某闻古之致精竭思以事一艺,而其志不分者,其心之所思,意之所感,必能自达于其技,使人观其动作变态,而得其悲欢好忌之微情。故工乐者能使喜悭见于其声,工舞者能使欣成见于其容,当其情见于物而意泄于外也,盖虽欲自掩而不可得。普伯牙之所好者琴耳,钟子期坐而听之,而伯牙不能藏其微情。夫伯牙之情,岂与琴谍哉?惟其专意一心事其枝,故意之所动,默然相授而不自知也。

某不幸少苦贫贱,十有七岁而亲病,又二年而亲丧。既仕而困于州县者,十有二年矣。其煎熬逼迫之情,都塞情感之气,盈心满怀。而又饥寒困穷,就食以活其妻挚者,往来奔走率常数千里。计其安居饱燠,脱忧危解逼仄,扬眉开口无事一笑者,百分之中不占其一。又观一世之情,其所矜尚可以自振于贫贱厄穷者,某素于其身无有其一。故虽出仕四方,而门单族薄,执版拜以见大吏,大则骂辱诟责,小则诘问凌侮。其穷愁困塞有不可胜言者,又岂独此哉!

古之能为文章者,大率穷人之词十居其九。盖其心之所激者,既已阻遏望富而不得肆,独发于言语文章,无掩其口而宣之者。庶几可以舒其情,以自慰于寂寞之滨耳。如某之穷者,亦可谓之极矣。其平生之区区,既尝自致其工于此,而又遗会穷厄,投其所便。故朝夕所接,事物百态,长歌恸哭,诟骂怨怒,可喜可骇,可爱可愚,饰然文,若有所得。某之于丈,虽不可谓之工,热其用心,亦已专矣。

伏惟某官以文章学术暴著天下,方为朝廷训词之臣,而不麟之文尝欲与。人谁不欲自达于世之显人,而某自顾所藏,无一而可,敢书其平日之文与诗几六十卷,以导左右,伏惟闲暇而赐观焉。则某之精诚,虽欲毫发自伏,而不可得矣,公亦念之耶?

(选自《张来集》,有删改)

(注释)①燠(yù):暖。②通仄:窘追。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得其悲欢好恶之微情 逆:推测
B.执版拜以见大吏     趋:小步快走
C.其平生之区区 区区:情义诚挚悬切
D.而不膜之文尝欲奖与   奖:勉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某谨仆夫百拜献书某官 击沛公于坐
B.惟其专意一心事其技 日削月割,趋于亡
C.脱忧危解逼仄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沛然文    然微以自文君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写给朝廷某官的一封书信,文中就“发愤著书”“穷而后工”的观点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阐述,并直截了当地向某官表达了提携自己的愿望。
B.借伯牙鼓琴而子期知音的典故,说明技艺的精湛在于专注。当人真正达于专注的境界,就会“情见于物而意泄于外”,使创作者与接受者有不期而遇的情感交流。
C.作者自陈遍历生活的艰辛折磨,遍观古今文章,“大率穷人之词十居其九”,认为文章写作有舒忧慰藉的功能,困穷之境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发愤创作。
D.本文语言朴实,风格平易。作者认为文章是生活体验的真实表现,要注重对个人主观感受的抒写,体现了对文学真实性的重视和对充实自然的文风的倡导。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工乐者能使喜慍见于其声,工舞者能使欣戚见子其容
(2)某之于文,虽不可谓之工,然其用心,亦已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