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早,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小题2】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渡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小题3】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4 05:02: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瓦提县被称为“中国长绒棉之乡”,2012年长绒棉产量约占全国70%棉花是喜温喜光作物,喜旱怕渍涝,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和收获期忌多雨,虫害防治成本高。
(1)说出阿瓦提县棉花产区比长江下游棉花产区更有利的气候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阿瓦提县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请为以长绒棉种植为基础的阿瓦提县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同类题2
读东北地区经济地理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龙江五常大米生长周期长,是生活中做米饭的佳品,其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饭粒油亮、香味浓郁,素有“贡米”之称。
材料二 东北黑土属于“寒地黑土”。寒地,是指气候;黑土是指地表植被经过长期腐蚀形成腐殖质演化而成的土壤。在寒冷的气候下形成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农耕。
(1)简析东北地区能源、钢铁和机械等传统工业发达的原因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及材料二简述五常大米质量优的自然原因_________。
(3)甲工业基地是东北地区经济的核心,与邻近的乙工业基地相比,两者都是我国传统工业发达的地区,都十分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但甲工业基地面临的困难较乙工业基地多,为什么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比较甲、乙、丙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中B区的农作物为
(2)乙图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该地发展水稻种植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该地区适合水稻种植的最突出的气候优势是
(3)丙图表示的地区是
草原,它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请列举该地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
、
。
(4)西欧有温凉、潮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
的生长,加之广阔的平原,该地主要发展乳畜业;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的畜牧业地域类型,影响它的重要因素
和
。
同类题4
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同类题5
下图中,甲、乙、丙是重要农业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的主要灌溉水源分别是
A.河流水、降水
B.冰雪融水、降水
C.河流水、地下水
D.冰雪融水、河流水
【小题2】丙地区和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差
B.热量不足
C.日照时间长
D.土壤盐碱化严重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