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池州弄水亭

张舜民

清溪望处思悠悠,不独今人古亦愁。

借尔碧波明似镜,照予白发萤如鸥。

江山自美骚人宅,铙鼓常催过客舟。

惟有角声吹不断,斜阳横起九峰楼。

(注)①池州弄水亭:杜牧在池州为官时所创,亭上有杜牧诗歌石刻。②铙鼓:乐器,鼓的一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漫步于池州弄水亭,远眺山川美景,思绪万千,感慨无限。
B.诗人登上池州弄水亭,望见清溪清澈如镜,暂时忘却了刚生的愁绪。
C.第五句运用屈原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怀才不遇,却依然心系朝廷。
D.诗人所乘的客船停靠在清溪,铙鼓的敲击声传来,催促着诗人启程。
E. 夕阳斜照,远处传来接连不断的号角声,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5-08 10:07: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读《汉书》

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了些日课,失于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

(宋·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了些日课
(2)某读《汉书》到此三经手钞矣
(3)公降叹
(4)他日,以语其子新仲
【小题2】下列各项与“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C.能以足音辨人D.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
(2)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
【小题4】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
【小题5】本文告诉我们一个读书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本词写于词人统兵收复襄阳六州驻兵鄂州时。
【小题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全词采用散文化笔法,所写有歌舞之欢、沦陷之乱、恢复之志、凯旋之思,当年、而今、来日,事情交织,纷至沓来。
B.词的上阕词人着力描写风尘之恶,写出了当时铁骑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的景象,堪称千村寥落,民不聊生。
C.词人写北方铁蹄践踏占领区,情景惨痛,与记忆中北宋朝廷的歌舞升平景象形成强烈对比,可谓繁华成空,惊心动魄。
D.词人用《汉书》终军请缨的典故,表达他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而“何日提锐旅”反映出词人一种时不我待的急切心情。
E. 南北两宋之交,豪放词风完全取代了婉约词风,艺术风格的转变根源在于内容,在于爱国主义成为了词的时代性主题。
【小题2】本词从登黄鹤楼“遥望中原”写起,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