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莫能名斋记
杨简
①四明杨简,得屋于宝莲山之巅。简思所以名之,东望大江,巨涛际天,越山对揖,衮衮如画,风帆飞鸟,夕阳烟芜,朝暮晦明,变态百出,于是间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逸颠迷,沉溺外景,要不可谓真识江山。西望钱水,玉洁如镜,茂林奇峰,楼观辉月,烟霭翠蒙,模写不可,于是间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逸颠迷,沉溺外景,要不可谓真识湖山。
②反而即诸本真,敛其放情,落其外慕,穷理窟之幽微,探元珠之杳冥,不则事理两融,曲畅旁通,百川会同,归宿于中;又不则悠然无事,惟意所之,无所造为,乐亦熙熙,于名之乎?如此命名,不惟游逸颠迷,沉溺外景,俱不可谓实识本真。周思天下古今名言,无一可以称此,又岂惟简莫能名,正恐尽万古明智绝识之士,竭意悉虑,穷日夜之力,终莫能名。于是榜曰莫能名斋。
③然则终不可得而名之乎?曰有能名之者:是斋之南,高松抚疏,微风过之,萧然有声,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东,洪涛驾风,怒号翻空,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西,湖光翠迷,云飞鸟啼,是能名吾斋矣;是斋之北与其麓,鳞比万屋,人物往复,啾啾碌碌,是能名吾斋矣。有嘲曰:既曰莫能名,又曰能名,何其立说之无常?简曰:常。
【小题1】第②段加点的“是”指代哪三方面内容,请用文中三个字概括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得屋宝莲山之巅是榜曰莫能名斋
B.穷理窟幽微何其立说无常
C.不事理两融然终不可得而名之乎
D.则终不可得而名之乎萧有声
【小题3】(小题3)对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定不能说真正认识了江山。
B.关键是不能说真正懂得了江山。
C.一定不能说认识了真正的江山。
D.关键是不能说认识了真正的江山。
【小题4】(小题4)从整句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小题5】联系全文分析文末“常”的道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19 11:09: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答吕翌山人书
韩 愈
愈白: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辔者。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如仆者,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以吾子始自山出,有朴茂之美意,恐未砻磨以世事。又自周后文弊,百子为书,各自名家,乱圣人之宗,后生习传,杂而不贯,故设问以观吾子。其已成熟乎,将以为友也;其未成熟乎,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
方今天下入仕,惟以进士、明经及及卿大夫之世耳。其人率皆习熟时俗,工于语言,识形势,善候人主意。故天下靡靡,日入于衰坏,恐不复振起。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非谓当今公卿间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不得以信陵比。
然足下衣破衣,系麻鞋,率然叩吾门;吾待足下,虽未尽宾主之道,不可谓无意者。足下行天下,得此于人益寡。乃遂能责不足于我,此真诚仆所汲汲求者。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灼灼明矣。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愈顿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自周后文弊 弊:衰坏B.各自名 名:作动词用,即“称”意思
C.工于语言   工:擅长D.将以讲去其非而趋是耳 是:这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吾子始自山出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其已成熟乎   ②其孰能讥之乎
C.①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   ②泉涓涓而始流
D.①乃遂能责不足于我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小题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度若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自我衡量如果世上没有孔子,就不应当有学生排列眼前,意为没有资格招收学生教授学业。
B.不如六国公子有市于道者也:我不能像六国时候那些贵族公子们那样把道义进行交易买卖,作者把自己与六国公子相比,强调自己交友收徒的目的在于传习圣人之道。
C.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吕翌的议论虽然不够恰当,然而能够指责自己的缺失,已可证明不是阿意曲从之流。为此,作者才打算善待他、举荐他。
D.务欲进足下趋死不顾利害去就之人于朝,以争救之耳:我想要极力引进您这样能够无所畏惧、不顾个人得失和仁途进退的人到朝廷上去,来进行斗争和补救时弊罢了。由此可见,作者十分欣赏那些拥有正直独立人格的人,希望他们能够改变官场钻营吹拍、随风靡倒的风气,来稳定时局。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写给吕翌山人的一封回信。山人,处在山野之人,指隐士。唐朝不做官的知识分子自称山人的甚多。然而这位吕翌山人想来还是渴望进入仕途的。从这封信中看,吕翌曾经去拜见过韩愈,当是有所干求的。
B.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是以乐于提携后进、团结同道著名的,曾和不少人建立师生关系。本文最后作者说要吕翌安心等待,意为准备好好地接待他、举荐他,更可见这种光明磊落的风度。
C.文中就吕翌的不正确看法进行深刻的分析,对腐败的社会风气了严厉的批判,大力地标举了正直独立的人格。辞正义严而语气婉转恳切,反复抑扬而气势充沛。
D.文中对官场“善候人主意”虽然痛心疾首,但还是可见作者在屡经直言遭祸之后,锐气豪情大大衰减、大不如前。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
(2)非谓当今公卿间是无足下辈文学知识也。

同类题4

古诗欣赏

鳲鸠①

《诗经·曹风》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②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③。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④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⑤。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⑥。淑人君子,其仪不忒⑦。其仪不忒,正⑧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⑨。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⑩不万年?

〖注释〗
①鳲鸠:布谷鸟。此鸟催春耕,喂养小鸟偏私。②仪:蓉藴仪氡。③心如结:比喻用心专一。④伊:是。⑤弁:帽。一种玉饰品。⑥棘:酸枣树。⑦仪:精神仪态。忒:差错。⑧正:法则、榜样。正走四国,为比四之法则、榜样。⑨榛:树丛。⑩胡:何。
【小题1】下列有关《鳲鸠》及《诗经》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鳲鸠》歌颂的淑人君子身份尊贵品行高洁,可见本诗应该出自《雅》。
B.这首诗以“鳲鸠”为题,是因为鳲鸠处处催春耕,裨益人间,又喂养众多小鸟,无偏无私这样的鸟值得人们尊重与赞美,这样的命题方式别具匠心。
C.《诗经》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与人民生活。比如《氓》反映了人们婚恋生活的全貌,《鳲鸠》则表现了人们即使身处野外也不放弃对美好人格的追求。
D.《鳲鸠》共四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反复咏叹。这种手法一唱三叹,往往可以形成回旋往复的音韵旋律,是《诗经》篇章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E.本诗每章前两句都写到鳲鸠及其子,这是采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中把淑人君子比作鳲鸠,每一章都用鳲鸠及其子引出后文的淑人君子,读来生动感人。
【小题2】本诗是赞美淑人君子之作,请结合第一章和第三章的内容,谈谈这种赞美之情是怎样具体表达出来的?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贫乐庵记

(金)耶律楚材

①三休道人税居于燕城之市,榜其庵日贫乐。有湛然居士访而问之日:“先生之乐可得闻 ?日:“布衣粝食,任天之真。或鼓琴以自娱,或观书以自适,咏圣人之道,归夫子圭旦。于是息交游,绝宾客,万虑泯绝,无毫发点翳于胸中。其得失之倚伏,兴亡之反覆,初不知也。吾之乐良以此耳!”日:“先生亦有忧乎?”日:“乐天知命,吾复何忧?”

②居士进日:“予闻之,君子之处贫贱富贵也,忧乐相半,未尝独忧乐也。夫君子之学道也,非为己也。吾君尧舜之君,吾民尧舜之民,此其志也。使一夫一妇不被尧舜之泽者,君子耻诸。是故君子之得志也,位足以行道,财足以博施,不亦乐乎!持盈守谦,慎终如始,若朽索之驭六马,不亦忧乎!其贫贱也,卷而怀之,独洁一己,无多财之祸,绝高位之危,此其乐也。嗟流俗之未化,悲圣道之将颓,举世寥寥无知我者,此其忧也!先生之乐,知所谓矣;先生之忧,不其然乎?”道人瞪目而不答。

③居士笑日:“我知之矣。夫子以为处富贵也,当隐诸乐而形诸忧;处贫贱也,必隐于忧而形诸乐。何哉?第恐不知我者,以为洋洋于富贵,而戚戚于贫贱也。”道人日:“‘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吾子之谓矣。请以吾子之言以为记。”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空缺处的虚词是( )。
A.夫B.哉C.欤D.矣
【小题2】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
【小题3】第③段中说“处贫贱也,必隐于忧而形诸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说)
【小题4】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赞扬了居士安贫乐道的精神。
B.抒发了道人深受启发的喜悦。
C.突出了居士谦虚自抑的品行。
D.表明了道人认同居士的观点。
【小题5】第②段说理思路清晰,请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