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重 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注)①《重阳》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当时,皇帝、皇太后均已投降,并劝文天祥投降。②何心:何来的心。③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发源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实写他长期被囚的景况以及孤独思乡怀国的情绪,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囚人形象。
B.“梧桐”是狱中所见景象之一,诗人着意写它,寄寓了一片深情,属触景生情的写法。
C.颔联通过想象描绘雁南飞、燕归巢等美妙景象,表现作者坚信能重获自由的乐观豁达。
D.尾联“龙山”既可指作者战败被捕之地,也指华夏民族发源地、沦陷的中原地区。
【小题2】请从颈联撷选的意象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02 08:48: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购:重金收买
B.道海安,如皋 道:取道
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殆:大概,恐怕
D.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阃:统兵在外的将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挟匕首备不测   几不纳死
B.巡船所物色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C.死固付之度外矣 秦人不暇自哀,后人哀之
D.贾家庄为巡徼所陵迫死   逻者数十骑,无所逃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选语段来自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本篇题为“后序”,体裁相当于“跋”,一般放在文集的前面, 来说明写作的经过等内容。
B.本文语言生动而准确,如选文第一段中,作者连用了“出,渡,入,展转,至于”等词,反映了文天祥迅速离开险境的情况和急于南下组织力量抗元以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
C.在选文第二段中,扣住一个“死”字,一口气历数了十八个死,写出了十七次非人世所堪的险恶经历,再现了此次北行经历的磨难。
D.选文既有直接抒情,又有间接抒情。饱含着强烈的抒情性,基调悲壮。情因事勃发,各有不同,生动地表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内心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抒发了爱国忧国之志。
【小题4】将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2)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