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自咏

白居易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美牺牲饱,蟠木(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注)蟠木:盘曲而难以为器的树木
【小题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我”为抒情主体来表达作者心志,充分体现了“自咏”这一诗题的特点。
B.首联的“聊”和“亦”两字暗示了作者此时处境艰难,但是他毫不介意,淡然以对。
C.颈联用“老龟”“蟠木”自喻,运用反问的手法强调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D.本诗作者是一个生活随意、性格随和而内心坚定的人,这从尾联就可以看出。
【小题2】有人说这是一首养生诗歌,请分析作者的“养生之道”。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22 09:48: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夜闻歌者》是一首短篇叙事诗。从诗中的描写来看,白居易当时好像就宿在船上,船则停泊在鹦鹉洲边。诗的构思与其名作《琵琶行》颇为相似,只是手法远较后者简练含蓄。
B.作者将秋江、明月、江船串联起来作为氛围背景,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秋天成为“寒秋”,明月成为“冷月”,江船成为“孤舟”,隐约传来的歌声,自然也是“堪愁绝”,却产生一种“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意境。
C.作者此诗中用“雪”来形容人的容貌,新颖独特:既道出这位少妇肌肤如雪、楚楚可怜的形象,又表现她哀愁悲伤的心情。从视角来分析可以看出作者是远观,只隐约地看到她如雪的容貌。
D.“低眉终不说”中的“说”字通“悦”字。诗中女子的怨绪一发不可收,是自叹身世的可怜,还是抒发闺愁呢?这引起了作者耐心的询问。虽经作者婉言宽慰.她始终不解愁容。
【小题2】后人评价本诗和《琵琶行》时认为,虽然这两首诗都写了乐伎歌女的悲惨命运,但白居易的《琵琶行》反映的社会现实更为深广。请结合这两首诗内容上的不同来说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