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又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节选自《六国论》)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速祸焉 速:加速。 |
B.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
C.当与秦相较 当:同“倘”,如果。 |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 |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 B.二败而三胜 |
C.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A.第一段阐明“用武而不终”“智力孤危”是齐、燕、赵三国灭亡的原因。 |
B.第二段论古讽今,在议论的基础上抒情,从而提醒当权者牢记教训。 |
C.选文注重语言的锤炼和变化,文字精练,整散结合,富有表现力。 |
D.选文综合运用举例、假设、对比等论证方法,分析精当,逻辑严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