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诉衷情

(宋)仲殊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注)仲殊,俗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尝应进士试不中,弃家为僧,曾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②篆香:又称百刻香,寺院常用其作为计时器来使用。
【小题1】下列关于本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1-2句描写春风吹衣,杨花飞舞的美好景象。
B.上阕3-4句写水波荡漾、绿树掩映、黄莺齐鸣的喧闹景象。
C.下阕1-2句描写晚上刚回寺院看到的清幽寂静的院落屋子。
D.下阕第3句描写月亮朗照的背景下作者撞钟、焚香的情景。
【小题2】对本作品的评价恰当的一项是
A.清婉自然B.深沉含蓄C.凄清落寞D.空灵深沉
【小题3】本词中出现了两次表示时间的词“晚”(春晚/晚初归),请结合具体语境作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4-25 10:01: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蜃说  (宋)林景熙①
①尝读《汉·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初未之信。
②庚寅季春,予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父老观以为甚异。”予骇而出。会颖川主人走使②邀予。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巘,列如崪岫,隐见不常。移时,城郭台榭,骤变歘起③,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图老子之宫,三门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若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日近晡,冉冉漫灭。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笔谈》纪登州“海市”事,往往类此,予因是始信。
③噫嘻!秦之阿房,楚之章华,魏之铜雀,陈之临春、结绮,突兀凌云者何限,远去代迁,荡为焦土,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何暇蜃之异哉!
(注)①林景熙,宋末爱国诗人。②走使:派遣仆人。③歘(xū)起忽然涌起。
【小题1】第①段“初未之信”中的“之”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2】从第①段的“初未之信”到第②段的“予因是始信”,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3】第②段中“向之有者安在?”是倒装句,还原后的句子是 ,其现代意思是    
【小题4】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写日期时采用了干支纪年法,季春是指农历三月。
B.作者运用定点观景方法,依据时间先后描绘海市变化。
C.作者将多个朝代的宫殿与海市进行对比,突出其一致。
D.本文先叙事写景,然后说理,议论水到渠成发人深省。
【小题5】作者借助叙事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