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蜃说  (宋)林景熙①
①尝读《汉·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初未之信。
②庚寅季春,予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父老观以为甚异。”予骇而出。会颖川主人走使②邀予。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巘,列如崪岫,隐见不常。移时,城郭台榭,骤变歘起③,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图老子之宫,三门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若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日近晡,冉冉漫灭。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笔谈》纪登州“海市”事,往往类此,予因是始信。
③噫嘻!秦之阿房,楚之章华,魏之铜雀,陈之临春、结绮,突兀凌云者何限,远去代迁,荡为焦土,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何暇蜃之异哉!
(注)①林景熙,宋末爱国诗人。②走使:派遣仆人。③歘(xū)起忽然涌起。
【小题1】第①段“初未之信”中的“之”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2】从第①段的“初未之信”到第②段的“予因是始信”,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3】第②段中“向之有者安在?”是倒装句,还原后的句子是 ,其现代意思是    
【小题4】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写日期时采用了干支纪年法,季春是指农历三月。
B.作者运用定点观景方法,依据时间先后描绘海市变化。
C.作者将多个朝代的宫殿与海市进行对比,突出其一致。
D.本文先叙事写景,然后说理,议论水到渠成发人深省。
【小题5】作者借助叙事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2 07:0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袭吉,自言左相林甫之后,父图,为洛阳令,因家。袭吉乾符末应进士举,遇乱,避地河中,依节度使李都,为盐铁判官。及王重荣代,不喜文士,时丧乱之后,衣冠多逃难汾、晋间。袭吉访旧至太原,武皇署为府掾,出宰榆社。光启初,武皇遇难上源,记室殁焉,既归镇,辟掌奏者,多不如旨。或有荐袭吉能文,召试称旨,即署为掌书记。袭吉博学多通,尤谙悉国朝近事,为文精意练实,动据典故,无所放纵,羽檄军书,辞理宏健。自武皇上源之难,与梁祖不协,乾宁末,刘仁恭负恩,其间论列是非,交相聘答者数百篇,警策之句,播在人口,文士称之。三年,迁节度副使,从讨王行瑜,右谏议大夫。及师还渭北,武皇不获入觐,为武皇作违离表,中有警句云:“穴禽有翼,听舜乐以犹来;天路无梯,望尧云不到。”昭宗览之嘉叹。洎袭吉入奏,面诏谕之,优赐特异。

天复中,武皇议欲修好梁,命袭吉为书以贻梁祖,书曰:“一别清德,十有余年,失意杯盘,争锋剑戟。山长水阔,难追二国欢;雁逝鱼沉,久绝八行之赐……”梁祖览之,至“毒手尊拳”之句,怡然谓敬翔曰:“李公斗绝一隅,安得此文士!如吾之智算,得袭吉之笔才,虎傅翼矣!”又读至“马邑儿童”、“阴山部落”之句,梁祖怒谓敬翔曰:“李太原残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及翔为报书,词理非胜,由是袭吉之名愈重。

袭吉在武皇幕府垂十五年,视事之暇,手不释卷。奖诱后进,不以己能格物。参决府事,务在公平,不交赂遗,绰绰有士大夫之风概焉。天祐三年六月,以风病于太原。同光二年,追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旧五代史·卷六十》)

注①武皇,唐末割据军阀李克用死后被追赠的谥号。②梁祖: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朱温,曾在上源袭击武皇。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父图,为洛阳令,因家   于其身也,则耻师
B.天路无梯,望尧云不到   骊山北构西折
C.山长水阔,难追二国欢   郯子徒,其贤不及孔子
D.武皇议欲修好梁 赵尝五战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迁、拜,均指古代对官员的任命情况。其中“擢”指选拔、提拔,“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拜”指授与官职。
B.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多代指士大夫。“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诗)中的“衣冠”也是这种用法。
C.乾宁,与下文的“天复”均属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有的帝王只用一个年号,有的用多个年号。
D.卒,古代称大夫死日卒。古代对死的称呼还有:帝王和王后死曰“薨”,诸侯死曰“崩”,士死曰“不禄”,平民死曰“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袭吉生逢乱世,早年仕途颇有挫折。先是参加科考遭遇祸乱,后依附节度使李都,代替李都的王重荣不喜欢文官,李袭吉又到武皇官署做了属官。
B.李袭吉博学多通,为文善于引经据典。他写给唐昭宗的《违离表》,把自己比为洞中的禽鸟,把武皇比作尧舜,唐昭宗看后也颇为嘉许赞叹。
C.李袭吉辞理宏健,辞采气度折服对手。梁祖读李袭吉写的修好书信,或高兴或愤怒,这些情绪从侧面表现了李袭吉所写书信的非凡卓异。
D.李袭吉作风严正,身后深享显职高位。他参与决策公事,力求公平,不搞送礼请托等歪风,颇有士大夫的风度气概,去世后被追赠礼部尚书。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袭吉在武皇幕府垂十五年,视事之暇,手不释卷。奖诱后进,不以己能格物。
(2)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蚖。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
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筱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忆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注释】①幢(chuáng):古代原指支撑帐幕、伞盖、旌旗的木竿,后借指帐幕、伞盖、旌旗。②沮洳(rù):低湿之地。③蚖:一种蝮蛇。④鸲(qú)鹆(yù):即八哥。⑤蹊:小路。⑥篁(huáng)筱(xiǎo):泛指密密的竹林。⑦摩戛(jiá):摩擦相击。⑧离立:并立。
【小题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有僧布袍蹑履来迎(   )
A. 放轻脚步走 B. 穿 C. 踩、踏 D. 跟踪、追踪
(2)如适在人上(   )
A. 舒适 B. 女子出嫁 C. 到,往 D. 刚好、正好
【小题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锵然而鸣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乃闻鸡声    如蜗鼠缭绕乃得出
C.曲折依崖壁为栏楯   为华胥报充里正役
D.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蚓无爪牙之利
【小题3】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小题4】本文写了山行及夜宿时森然恐怖的气氛,苏轼的《石钟山记》中也写了夜游绝壁时环境的恐怖。二者的写作意图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