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常惠,太原人也。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栘中监苏武使匈奴,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汉嘉其勤劳,拜为光禄大夫。
是时,乌孙公主上书言:“匈奴发骑田车师
①,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会昭帝崩,宣帝初即位,本始二年,遣惠使乌孙。公主及昆弥
②皆遣使,因惠言:“匈奴连发大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
③地,收其人民去,使使胁求公主,欲隔绝汉。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
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以惠为校尉,持节护乌孙兵。
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驼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惠从吏卒十余人随昆弥还,未至乌孙,乌孙人盗惠印绶节。惠还,自以当诛。
时汉五将皆无功,天子以惠奉使克获,遂封惠为长罗侯。
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惠与吏士五百人俱至乌孙,还过,发西国兵二万人,令副使发龟兹东国二万人,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龟兹,兵未合,先遣人责其王以前杀汉使状。
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王执姑翼诣惠,惠斩之而还。
后代苏武为典属国,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甘露中,右将军赵充国薨,天子遂以惠为右将军,典属国如故。宣帝崩,惠事元帝,三岁薨,谥曰壮武侯。传国至曾孙,建武中乃绝。
(节选自《汉书·常惠传》,有删改)
〔注〕①车师:汉代中亚东部西域城郭诸国之一。②昆弥:乌孙国王的称号。③车延、恶师:均为汉代西域地名。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驼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 |
B.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驼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 |
C.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驼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 |
D.昆弥自将翕侯以下/五万余骑从西方入至右谷蠡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人/得马牛驴骡橐驼五万余匹/羊六十余万头/乌孙皆自取卤获。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授予官职。此外,文言文中“授”“除”也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B.“持节”,拿着符节。古代使者拿着缀有牦牛尾的竹竿,作为出使的凭证。这种符节通常是天子或君王授予的。 |
C.“薨”,诸侯死亡,秦汉以后也用于高级官员的死亡;“崩”是天子专用;大夫死叫“不禄”;士人死则叫“卒”;而只有平民百姓的死才称为“死”。 |
D.“谥”指谥号。谥号,就是王、公、卿、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文中常惠的谥号“壮武侯”含有褒义。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惠少年时家庭贫寒,他自告奋勇,响应招募,随苏武一同出使匈奴。回国后,朝廷嘉奖他的劳苦,封他做光禄大夫。 |
B.昭帝时,为了联合西邻诸国一道抗击匈奴,清除边患,朝廷任命常惠担任校尉,持节总领乌孙部队,与其合作共同御敌。 |
C.乌孙国受尽匈奴欺负,甚至连公主都受到匈奴威胁,不得已向汉朝求救。汉朝发兵,乌孙国协同作战,重创匈奴,缴获颇丰。 |
D.常惠替代苏武为典属国,右将军赵充国死后,常惠被任命为右将军,典属国的官职照旧,他死后封地传到曾孙后被废除了。 |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复遣惠持金币还赐乌孙贵人有功者,惠因奏请龟兹国尝杀校尉赖丹,未伏诛,请便道击之,宣帝不许。
(2)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耳,我无罪。”惠曰:“即如此,缚姑翼来,吾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