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袁昂,陈郡阳夏人。年十五,父抃死。昂号恸呕血,绝而复苏,更制服,庐于墓次。昂后与从兄彖同见从叔司徒粲,粲谓彖曰:“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齐初,起家王俭镇军府功曹史。俭时为京尹,俭于后堂独引见昂,谓昂曰:“卿必居此。”

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内忧去职。服未除而从兄彖卒。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人有怪而问之者,昂致书以之曰:“尔来三十余年,从兄怜爱之至,无异于己。此恩此爱,毕壤不追。”服阕,除右军邵陵王长史。

永元末,义师至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降款,昂独拒境不受命。高祖手书喻曰:根本既倾枝,叶安附?岂若翻然改图,自招多福,进则远害全身,退则长守禄位,若同恶,不悛大军一临,诛及三族。昂答曰:“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后建康城平,昂束身诣阙,高祖宥之不也。天监二年,以为后军临川王参军事。昂奉启谢曰:“臣东国贱人,学行何取,推恩及罪,在臣实大,敢乞辞之。”不许。六年,为吏部尚书,累表陈让,徙为左民尚书,兼右仆射。十四年,马仙琕破魏军于朐山,诏权假昂节,往劳军。普通三年,为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给鼓吹,给亲信三十人。五年,加左光禄大夫,增亲信为八十人。大同六年,薨,时年八十。初,昂临终遗疏,不受赠谥,并敕诸子不得立志铭。复曰:“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以此阖棺,无惭乡里。”诏谥曰穆正公。

(节选自《梁书·袁昂传》)

【小题1】下列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忧去职     丁:遭遇
B.昂致书以之   喻:晓谕
C.高祖宥之不也 问:询问
D.六年,为吏部尚书 征:征召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昂事亲至情。袁昂因父亲离世悲痛欲绝,哀毁过礼,筑庐为父服丧;从兄袁彖又不幸去世,袁昂感念他三十多年的抚育之恩,于是为他着期服守丧。
B.袁昂备受期许。堂叔袁粲认为袁昂年幼丧父却能做到尽心服丧,他日必能获取功名:王俭也因此认为,终有一日袁昂必定可以成为自己的手下。
C.袁昂深受器重。袁昂降梁之后,深受信任,曾代高祖持节前去犒劳军队;他屡受提拔,仕途亨通,高祖还赐他鼓吹的仪仗,并给予他护卫数十人。
D.袁昂谦卑低调。梁高祖命他参谋军务,袁昂认为自己是前朝罪臣,学问品行不佳,婉言谢绝;他临终时上书表示不愿接受追赠和谥号,告诫诸子不立墓志铭。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惟物议不可,亦恐明公鄙之。
(2)吾释褐从仕,不期富贵,幸遇殊恩,遂得全门户。
【小题4】概括文中袁昂的性格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07 03:57: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萧景先,南兰陵兰陵人,太祖从子也。少遭父丧,有至性,太祖嘉之。解褐为海陵王国上军将军。太祖镇淮阴,景先防卫城内,委以心腹。与世祖款昵,世祖为广兴郡,启太祖求景先同行。建元元年冬,虏出淮、泗,增司部边戍兵。义阳人谢天盖与虏相构扇,景先言于督府,骠骑豫章王遣辅国将军中兵参军萧惠朗二千人助景先。虏寻遣伪南部尚书頞跋屯汝南,洛州刺史昌黎王冯莎屯清丘。景先严备待敌。豫章王又遣宁朔将军王僧炳等屯义阳关外,为声援。虏退,进号辅国将军。景先启称上德化之美。上答曰风沦俗败二十余年以吾当之岂得顿扫幸得数载尽力救苍生者必有功于万物也治天下者虽圣人犹须良佐汝等各各自竭不忧不治也世祖即位,为侍中。景先事上尽心,故恩宠特密。车驾射雉,郊外行游,景先常甲仗从,廉察左右。寻进爵为。五年,荒人桓天生引蛮虏于雍州界上,司部以北,人情骚动。上以景先谙究司土,诏往。景先至镇,屯军城北,百姓乃安,牛酒来迎。军未还,遇疾,遗言曰:“此度疾病,异于前后,自省必无起理。长违圣世,悲哽不知所言。毅虽成长,素阙训范。贞等幼稚,未有所识。方以仰累圣明,非残息所能陈谢。所赐宅旷大,恐非毅等所居,须丧服竟,可输还台。三处田,勤作,自足供衣食。周旋部曲还都,理应分张,其久旧劳勤者,应料理,随宜启闻乞恩。”卒,时年五十。上伤惜之,赠侍中、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谥曰“忠侯。”

(节选自《南齐书·萧景先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沦俗败/二十余年/以吾当之/岂得顿扫/幸得数载尽力救苍生者/必有功于万物也/治天下者/虽圣人犹须良佐/汝等各各自竭/不忧不治也/
B.风沦俗败/二十余年以吾当之/岂得顿扫/幸得数载/尽力救苍生者必有功于万物也/治天下者/虽圣人犹须良佐/汝等各各自竭/不忧不治也/
C.风沦俗败/二十余年/以吾当之/岂得顿扫/幸得数载/尽力救苍生者必有功于万物也/治天下者/虽圣人/犹须良佐汝等/各各自竭/不忧不治也/
D.风沦俗败/二十余年/以吾当之/岂得顿扫/幸得数载尽力救苍生者/必有功于万物也/治天下者/虽圣人/犹须良佐汝等/各各自竭/不忧不治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褐是指粗布衣服,古时是平民的服装,所以脱去布衣担任官职,称为“解褐”。
B.豫章,古郡名,在今江西一带设立,王勃《滕王阁序》中曾提到“豫章故郡”。
C.征即征辟,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由公府、州郡从地方举荐平民入朝为官。
D.侯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地位较高,故有“王侯将相”一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景先性情醇厚,得到两朝皇帝信任。太祖镇守淮阴期间,他负责城内防务,被倚为心腹;世祖即位前,出任广兴郡太守,也向太祖要求萧景先同往。
B.萧景先机警有谋,能够为国解除边患。在谢天盖与外敌勾结作乱过程中,他不但严阵以待,而且与各路人马互相配合,击退敌军,保证了边境地稳定。
C.萧景先尽心尽责,深受世祖皇帝倚仗。蛮虏骚扰,造成司部以北地区躁动不安,他因熟悉当地情况被委以重任,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安定了百姓。
D.萧景先深明大义,临终托孤情真意切。在给皇帝的遗书中,他既希望皇帝能对子女、部下多加眷顾,又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勤奋劳作,自食其力。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车驾射雉,郊外行游,景先常甲仗从,廉察左右
(2)所赐宅旷大,恐非毅等所居,须丧服竟,可输还台。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颜之推

名实篇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蛛丽,则影必美今不修身而求全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于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跃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馀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馀地也。吾每为人所毁,常以此自责。若能开方轨之路,广造舟之航,则伸由之言信,重于登坛之盟,赵燕之降城,贤于折冲之将矣。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格也!交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平迹,但察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养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责,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苦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般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

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宴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

治点子弟文章,以为声价,大弊事也。一则不可常继,终露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费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此见思。”民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远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对曰:“劝也,劝其立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不绝于世,岂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让名也  谦
B.疑彼制作,多非机杼   命意,构思
C.民称之  或许
D.此费日广,不可常周  做到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容色蛛丽,则影必美    吴之民方痛心
B.忘名,体道合德 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但察未熟耳    蚓无爪牙
D.此见思 贾余庆等祈请使诣北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高洁的言行往往不被信任,都是因为其言行高洁,名声广播,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余地,就像在山崖边走路,因为脚旁没有余地,往往会从山崖上摔下去。
B.东莱王韩晋明怀疑某一士族不过徒有虚名,他的一些诗文,恐怕并非他自己创作,于是设宴叙谈,并以作诗试探,结果验证了他的想法。
C.圣人用前人之名教育后人,意在通过勉励世人立名来获得与名相符的实际内容。
D.邺下少年当初为了虚名,故意对百姓加以体恤,当他升官以后,他的本性暴露出来,不愿再继续把体恤百姓的事情做下去,于是功绩被毁。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2)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