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秦起宗,字元卿,其先上党人,后徙广平洛水县。起宗生长兵间,学书无从得纸,父削柳为简,写以授之;成诵,削去更书。年十七,会立蒙古学,学辄成,辟武卫译史。御史中丞塔察儿爱其才,迁中台译史。仁宗即位,转中书译史,累迁太子家令司典薄官,上言:“东宫官属,辅导德义,财赋非所益也,”朝廷是之。迁南台御史

建康多水,或实灾而有司抑之,或无灾而诉灾,起宗微行得实,人以为神明。文宗初立,命威顺王征八番。是时,蜀省囊加台拒命未平,起宗极言武昌重镇,当备上流之师,亲王不可远去,力止之。及王人见,帝谓曰:“八番之行,非秦元御,几为失计。”朝议以起宗治署,幕府忘其名,曰秦元卿,帝引笔改日起宗,其眷注如此。拜中台御史,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明日,立太子,有赦,起宗又奏:“不罪和尚,无以正国法。”和尚服辜。帝曰:“为御史,当如是矣。”又劾闽宪卜咱耳窃父妾以逃,共父愤死,渎乱天常,流之岭南。自是尽言无讳,皆见听用。迁都漕运使,帝召谕之曰:“漕输事多废阙,赖御史治之尔。”出为抚州路总管,至官,有司供张甚盛,问其费所从出,小吏不敢隐,曰:“借办于民。”遂亟使归之,几席仅给而已。自是官府僚佐有宴集,成礼即止。因谕众曰:“我素农家,安俭约,务安静,庶使吾民化之。”居一岁,以老去官。明年,以兵部尚书致仕,居一岁,卒,谥昭肃。

(节选自《元史·秦起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B.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距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幕/出/
C.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D.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口暮/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宫,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西汉时,因皇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当时也用“东宫”指称皇太后。
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的专门职责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一直延续到清朝。
C.服辜,指服罪,承担罪责而死。该词语出自《诗经·小雅·雨无正》“舍彼有罪,既伏共辜。“近义词有“伏法”,即“因犯法而被处死刑”。
D.漕运,古代中央政府将各地所征收的粮食等经水路运往首都或指定地点的运输行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起宗勤于学习,富有学识才华。他生长兵间,缺纸少书,依靠父亲削柳为简进行学习;七岁时,适逢设立蒙古学。他一学就会,被委以重任,连连升迁。
B.秦起宗虑事周密。善于审时度势。元文宗即位,准备征讨八番,秦起宗认为蜀省尚未平定,会对武昌形成威胁,极力劝阻威顺王远行征讨,避免了祸患。
C.秦起宗忠于职守,劾奏直言无讳。任中台御史,坚持弹劾和尚不法行为,又弹劾卜咱耳偷偷携带父亲与小妾逃跑之事,皇上嘉其行,纳其言。
D.秦起宗体恤百姓,为政廉俭务实。到任抚州路总管时,要求下属官员降低接待宴席的规格,并将费用归还百姓,从此革除了当地官员铺张宴集的风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言:“东宫官属,辅导德义,财赋非所治也。”朝廷是之。
(2)或实灾而有司抑之,或无灾而诉灾,起宗微行得实,人以为神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23 05:55: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靳德进,其先潞州人,后徒大名。祖璇,业儒。父祥,师事陵川郝温,兼善星历。金末兵乱,与母相失,母悲泣而盲,祥访得之,舐其目,百日复明,人称其孝。国初,刘敏行省于燕,辟祥置幕下,佩以金符。时藩帅得擅生杀,无辜者多赖祥以免。赠集贤大学士,谥安靖。
德进为人材辨,幼读书,能通大义,父殁,益自刻励,尤精于星历之学。世祖命太保秉忠 选太史官属,德进以选授天文、星历、卜筮三科管勾,凡交蚀躔次、六气侵诊,所言休咎辄应。时因天象以进规谏,多所裨益。累迁秘书监,掌司天事。从征叛王乃颜,揆度日时,率中机会。诸将欲剿绝其党,德进独陈天道好生,请缓师以待其降。俄奏言:“叛始由惑于妖言,遂谋不轨,宜括天下术士,设阴阳教官,使训学者。”帝从之,遂著为令。
成宗以皇孙抚军北边,帝遣使授皇太子宝,德进预在行,凡攻战取胜,皆豫克期日,无不验者。亦间言事得失,多所裨益。成宗即位,历陈世祖进贤纳谏、咨询治乱之原,帝嘉纳之。授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领司天台事,赐金带宴服。都城以获苫廪,或请以瓦易之,帝以问德进,对日:“若是役骤兴,物必踊责,民力重困,臣愚未见其可。”议遂寝。敕中书自今凡集议政事,必使德进预焉。所建明多见于施行。寻以病丐闲。
仁宗时在东宫,特令中书加官以留之。会车驾自上京还,召见白海行宫,授资穗大夫、中书右丞,议通政院事。仁宗即位,命领太史院事,力辞不允。以疾卒于位。赠推诚赞治功臣、荣禄 大夫、大司徒、柱国、魏国公,谥文穆。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九十•方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璇,儒 业:以……为业
B.所言休辄应    咎:凶,不吉利
C.德进在行 预:预先
D.寻以病闲 丐:请求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省,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元代最高中央行政机关为中书省,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也称“行省”。
B.辟,官府征召。征辟制源自汉代,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的“辟”即是此意。
C.东官.因方位得名,一般指太子所居之官,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太子。《陈情表>中“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中“东官”就是指代太子。
D.谥,谥号,中国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德行,加给他们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靳德进之父靳祥为官正直,他利用手中的生杀之权,保全了不少无罪百姓的性命。
B.靳德进精于星历,因此他屡受荐举提拔.多次的进谏和上奏,都得到了皇上的认可。
C.靳德进善于预测,成宗以皇孙身份带兵之时,其攻战取胜,靳德进都能预测准日期。
D.靳德进见识高卓,他反对剿杀,重视教化,劝阻粮仓改建,都显示出他过人的智慧。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辛丑二月癸卯,予始与刘伯温、夏允中二君游钟山。出东门,过半山报宁寺。白烟凉草,离离蕤蕤,使人踌躇不忍去。沿道多苍松,或如翠盖斜偃,或蟠身矫首。入广慈丈室,谒钦上人。适松花正开,黄粉毵毵触人,捉笔联松花诗,诗未就。予独出,会章君三益至,遂执手至翠微亭,俯瞰山足如井底。东行至道卿岩有僧宴坐岩下问之张目视弗应时雉闻人声戛戛起岩草中日将夕章君上马去予还广慈二君熟寐方觉,呼灯起坐,共谈古豪杰事。明日,予同二君游崇禧院。从西庑下入永春园,园虽小,众卉略具。揉柏为麋鹿形。二君行倦,解衣覆鹿上,僧具壶觞,予不能酒,谢二君出游。夏君愕曰:“山有虎,近有僧采荈,虎爪其颧,颧有瘢可验。子勿畏往矣?”予意夏君绐我。挟雨登惟秀亭。又折而东,路益险,予息促甚,倦极思休。有二台.阔数十丈,至此屡欲返,度出已远。予力行登坡,跃数十步,辄止,气定又复跃,径至焉。见大江如玉带横围,天阙、芙蓉诸峰,出没云际。西望久之,击石高歌。歌已,继之以感慨。过黑龙潭,忽腥风逆鼻,群乌乱啼,忆夏君有虎语,心动,急趋过。似有逐后者。又棘针钩衣,咽唇焦甚,幸至七佛庵。庵僧出迎,面有新瘢。询之,即向采荈者。心益动,遂归。还抵永春园,见肴核满地,一髫童立花下。问二客何在,童云:“其待公不来,出壶中酒饮,赋诗,大笑,酒尽,径去矣。”予遂回广慈,二君出迎。刘君曰:“子幸不葬虎腹,当呼斗酒,,涤去子惊可也。”遂同饮。明日,欲游草堂寺,雨丝丝下,意不佳,乃还。予幸与二君得放怀山水,一刻之乐,千金不易也。山灵或有知,当使予游尽江南名山,虽老死烟霞中,有所不恨。

(选自《宋濂散文选集.游钟山记》,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东行至道卿岩/有僧宴坐/岩下问之/张目视/弗应/雉闻人声戛戛/起岩草中/日将タ/章君上马去/予还广慈/
B.东行至道卿岩/有僧宴坐/岩下问之/张目视/弗应/雉闻人声/复夏起岩草中/日将タ/章君上马去/予还广慈/
C.东行至道卿岩/有僧宴坐岩下/问之/张目视/弗应/雉闻人声戛戛/起岩草中/日将タ/章君土马去/予还广慈/
D.东行至道卿岩/有僧宴坐岩下/问之/张目视/弗应/雉闻人声/戛戛起岩草中/日将タ/章君上马去/予还广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丑,是干支纪年,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组合能够用来纪年、月、日、时。
B.伯温,是刘基的字,古人与别人交往时常常称字,以表示礼貌和对对方的尊敬。
C.上人,本是尊称修行、智慧都很卓越的高僧,在文中“上人”指修养高的文人隐士。
D.髫童,指孩童,“髫”是儿童下垂的短发,古时儿童未冠,头发下垂,叫髫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山沿路景物富有生机,形态优美奇特。在前往钟山路上,烟草洋溢着二月初春的气息,引人留恋驻足,苍翠的松树态多样,给游人以丰富的联想。
B.作者登山之时克服艰难,收获怡人美景。作者在登上惟秀亭后,发现路更险峻,但他继续攀登,看到大江、群山等壮丽的景色,内心振奋,感慨满怀。
C.刘夏二君乘兴饮酒赋诗,颇有雅土情怀。在没有等到作者返回水春园时,虽二客心中有不满,但没有影响他们的兴致,于是二人诗酒唱和,大笑而去
D.作者期盼遍游江南名山,钟情自然美景。钟山之游让作者流连忘返,他进而希望能够游尽江南的名山,在自然美景中老去,让自己心中不再留有遗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君行倦,解衣覆鹿上,僧具壶觞,予不能酒,谢二君出游。
(2)予幸与二君得放怀山水,一刻之乐,千金不易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嘉 ,字元礼,濮阳人。祖昂,父惠,俱以战功显。嘉慷慨有大志,始由国子生登泰定三年进士第,授彰德路林州判官,累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除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未几,入为京畿漕运使司副使,寻拜监察御史。会朝廷以海寇起,欲于浙东温、台、庆元等路立水军万户镇之,众论纷纭莫定。擢嘉礼部员外郎,乘驿至庆元,与江浙行省会议可否。嘉至,首询父老,知其弗便,请罢之。会方择守令绥靖辽东,乃授嘉广宁路总管,兼劝农防御。属盗起,军旅数兴,供饷无虚日。民苦和籴转输,而吏胥得因时为奸,嘉设法计其户口,第其甲乙,民甚便之。有诏团结义兵,嘉招集民数千,教以坐作进退,万、千、百夫各统以长,号令齐一,赏罚明信。故东方诸郡,钱粮之富,甲兵之精,称嘉为最。十八年,寇陷上京,嘉闻之,躬率义兵出御。既而辽阳陷嘉将众巡逻去城十五里遇青号队伍百余人始言官军嘉疑其诈俄果脱青衣变红嘉出马射贼分兵两队而夹攻之生擒贼数百死者无算嘉见贼势日炽,孤城无援,乃集同官议攻守之计,众皆失措,嘉曰:“吾计决矣。”因竭家所有衣服财物犒义士,以励其勇敢,且曰:“自我祖宗,有勋王室,今之尽忠,吾分内事也。况身守此土,当生死以之,余不足恤矣。”顷之,贼至,围城亘数十里,有大呼者曰:“辽阳我得矣,何不出降!”嘉挽弓射呼者,中其左颊,堕马死,贼稍引退,嘉遂开西门逐之,贼大至,力战以死。事闻,赠崇化宣力效忠功臣、资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省左丞、上护军,封太原郡公,谥忠烈。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一·郭嘉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辽阳陷/嘉将众巡逻去城/十五里遇青号队伍/百余人始言官军/嘉疑其诈/俄果脱青衣变红/嘉出马射/贼分兵两队而夹攻之/生擒贼数百/死者无算/
B.既而辽阳陷/嘉将众巡逻/去城十五里/遇青号队伍/百余人始言官军/嘉疑其诈/俄果脱青衣变红/嘉出马射/贼分兵两队而夹攻之/生擒贼数百/死者无算/
C.既而辽阳陷/嘉将众巡逻/去城十五里/遇青号队伍百余人/始言官军/嘉疑其诈/俄果脱青衣变红/嘉出马射/贼分兵两队而夹攻之/生擒贼数百/死者无算/
D.既而辽阳陷/嘉将众巡逻去城/十五里遇青号队伍百余人/始言官军/嘉疑其诈/俄果脱青衣变红/嘉出马射/贼分兵两队而夹攻之/生擒贼数百/死者无算/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历,是官名。金朝曾在都元帅府、枢密院置经历。元代在枢密院、大都督府、御史台等衙署都设置经历,职掌出纳文书。
B.驿,是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过往商旅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也指供传递公文或商旅使用的马。文中的“驿”就是指马。
C.赠,是朝廷根据死者生前的功绩赐予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死者。“崇化宣力效忠功臣”是荣誉称号,余者是官职名。
D.忠烈,即忠义壮烈,是谥号,即朝廷在郭嘉死后评给的称号。谥号一般根据死者生前的表现或功绩来评定,有褒贬之分。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嘉仕途通达。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因为立下战功而显贵,郭嘉在嘉定三年由国子生考中进士,被授予官职,后来一路升迁,入朝为官。
B.郭嘉虚心纳言。朝廷想在浙东温、台、庆元等路设立水军万户,郭嘉亲自到庆元后询问父老,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请求朝廷废止。
C.郭嘉统兵有方。遵照诏令召集百姓,教导进攻防守进退的方法,严明组织纪律,赏罚分明守信。在东方各部,广宁钱粮富足,甲兵最精锐。
D.郭嘉忠心护国。重兵围城后,郭嘉镇定自若,尽出家中财物犒劳义兵,申明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击退敌人后开城门追逐,寡不敌众而战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吏胥得因时为奸,嘉设法计其户口,第其甲乙,民甚便之。
(2)嘉见贼势日炽,孤城无援,乃集同官议攻守之计,众皆失措,嘉曰:“吾计决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靳德进,其先潞州人,后徒大名。祖璇,儒。父祥,师事陵川部温,兼善星历。金末兵乱,与母相失,母悲泣而盲,祥访得之,舐其目,百日复明,人称其孝。国初,刘敏行省于燕,祥置幕下,佩以金符。时藩帅得擅生杀,无辜者多赖祥以免。赠集贤大学士,谥安靖。

德进为人材辨,幼读书,能通大义,父殁,益自刻励,尤精于星历之学。世祖命太保秉忠选太史官属,德进以选授天文、星历、卜筮三科管勾,凡交蚀躔次、六气侵诊,所言休辄应。时因天象以进规谏,多所裨益。累迁秘书监,掌司天事。从征叛王乃颜,揆度日时,率中机会。诸将欲剿绝其党,德进独陈天道好生,请缓师以待其降。俄奏言:“叛始由惑于妖言,遂谋不轨,宜括天下术士,设阴阳教官,使训学者。”帝从之,遂著为令。

成宗以皇孙抚军北边,帝遣使授皇太子宝,德进在行。凡攻战取胜,皆豫克期日,无不验者。亦间言事得失,多所裨益。成宗即位,历陈世祖进贤纳谏、咨询治乱之原,帝嘉纳之。授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领司天台事,赐金带宴服。都城以获苫廪,或请以瓦易之,帝以问德进,对曰:“若是役骤兴,物必踊责,民力重困,臣愚未见其可。”议遂寝。救中书自今凡集议政事,必使德进预焉。所建明多见于施行。寻以病闲。

仁宗时在东宫,特令中书加官以留之。会车驾自上京还,召见白海行宫,投资穗大夫、中书右丞,议通政院事。仁宗即位,命领太史院事,力辞不允。以疾卒于位。赠推诚赞治功臣、荣禄大夫、大司徒、柱国、魏国公,文穆。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九十·方技》)

(注)躔次,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璇,儒 业:以……为业
B.所言休辄应    咎:凶,不吉利
C.德进在行 预:预先
D.寻以病闲 丐:请求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省,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元代最高中央行政机关为中书省,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也称“行省”。
B.辟,官府征召。征辟制源自汉代,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是对察举制的补充。
C.东宫,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又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诗·卫风·硕人》以东宫指太子,后世沿用。
D.谥,谥号,中国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德行,加给他们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德进之父靳祥为官正直,他利用手中的生杀之权,保全了不少无辜百姓的性命。
B.新德进精于星历,因此他屡受荐举提拔,多次的进谏和上奏,都得到了皇上的认可。
C.靳德进善于预测,成宗以皇孙身份带兵之时,其攻战取胜,新德进都能预测准日期。
D.新德进见识高卓,他反对剿杀,重视教化,劝阻粮仓改建,都显示出他过人的智慧。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叛始由惑于妖言,遂谋不轨,宜括天下术士,设阴阳教官,使训学者。
(2)对曰:“若是役骤兴,物必踊贵,民力重困,臣愚未见其可。”议遂寝。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陈庭学记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川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余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余甚自愧。方余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余齿已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余余将不一愧而已也

(作者:宋濂)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奇之士焉 恨:痛恨
B.于是其诗益工:擅长
C.余于京师 会:适逢
D.今圣主兴而宇内定 逮:及至
【小题2】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诸葛武侯之居 赋咏歌呼之
B.则告余     农人告余春及
C.非材有文   荆州之民附操
D.蓬蒿没户,志意常充然 吾尝跂望矣
【小题3】请选出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
A.则以告余 竖子不足与谋
B.成都,川蜀之要地 刘备,天下枭雄
C.会余于京师    而今安在哉
D.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小题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其难至如此  通往四川的道路就是这样难以到达。
B.既览必发为诗 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
C.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
D.余将不一愧而已也    我将不仅仅因为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
【小题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为送别陈庭学作序,并未开门见山,而是远远地从“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落笔,构思精妙。
B.文中作者看似对蜀地山水大加赞赏,实则意在表明自己未趁年轻游览蜀地,生平游历不广的遗憾之意。
C.从此文来看,作者对陈庭学诗歌创作中存在的某些偏差似乎有所认识,并希望有所提醒和纠正。
D.本文体现了一个长者对后辈语重心长的启发,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盛气凌人的口吻,而是娓娓道来,恳切诚挚。
【小题6】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跨 马 行 篁 竹 间 山 高 者 累 旬 日 不 见 其 巅 际 临 上 而 俯 视 绝 壑 万 仞 杳 莫 测 其 所 穷 肝 胆 为 之 掉 栗 水 行 则 江 石 悍 利 波 恶 涡 诡 舟 一 失 势 尺 寸 辄 糜 碎 土 沉 下 饱 鱼 鳖
【小题7】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是如何看待文学创作与游历山水之间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