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昌,字公明,汴州开封人。善骑射。天宝末,从河南防御使张介然讨安禄山。史朝义兵围宋州,城中食尽且降。
昌说刺史李岑曰李光弼在河阳江淮足兵势必来援今廪麹尚多若屑以食可支二十日则救至岑听之。昌乃被铠登城,以忠义谕贼,贼畏不敢攻。俄而光弼援兵至,贼夜溃。
刘玄佐领宣武节度使,擢昌左厢兵马使。李希烈取汴,玄佐别将高翼提精卒守襄邑,城陷,翼赴水死,江淮大震。昌以兵三千守宁陵,希烈众五万攻之,
昌掘堑以遏地道,相拒凡四十余日,贼数败,乃解围去。更攻陈州,昌从玄佐以浙西兵三万救之。西去陈五十里,昌薄其军,大战破之,禽贼将翟曜,希烈奔还蔡州。
贞元三年入朝,诏以宣武兵八千北出五原。
士卒有逗留沮事者,斩三百人乃行,举军慑伏。岁余,改四镇、北庭行营兼泾原节度。七年,城平凉,开地二百里,扼弹筝峡。又西筑保定,捍青石岭,凡七城二堡,旬日就。城平凉,当劫盟后,将士骸骨不藏,昌始命瘗之。夕梦若诣昌厚谢者,昌具以闻。德宗下诏哀痛,出衣数百称,官为赛具,敛以棺槥,分建二冢,大将曰旌义冢,士曰怀忠冢,葬浅水原,诏翰林学士为铭识其所。昌盛陈兵卫,具牢醴,率诸将素服临之。边兵莫不感泣。昌在边凡十五年,身率士垦田,三年而军有羡食,兵械锐新,边障妥宁。及感疾,诏赴京师。未行,卒,年六十五,赠司空。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九十五》,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昌说刺史李岑曰/李光弼在河阳江淮/足兵势/必来援/今康鞠尚多/若屑以食/可支二十日/则救至 |
B.昌说刺史李岑曰/李光弼在河阳/江淮足兵/势必来援/今康鞠尚多/若屑以食/可支二十日/则救至 |
C.昌说刺史李岑曰/李光弼在河阳/江淮足兵势必来/援今康鞠/尚多若屑以食/可支二十日/则救至 |
D.昌说刺史李岑曰/李光弼在河阳/江淮足兵/势必来援/今糜鞠尚多若/屑以食可支二十日/则救至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旧指男子冠礼女子及莽时取与本名意义无关的别名,自称称名,称人用字。 |
B.天宝末,指用夭宝年号纪年的最后一年,天宝是区别于开元的唐玄宗晚期年号。 |
C.牢醛,指祭祀用的牲品和甜酒,牢又分为太牢与少牢两种,牛羊猪各一叫太牢。 |
D.赠司空;指死后被追封为司空,古代朝廷对功臣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昌精忠报国,大义凛然。在史朝义兵围宋州、城中粮草耗尽的情况下,刘昌身披重德登城拒守,向叛军宣讲忠义道理,致使叛军不敢攻城。 |
B.刘昌跷历善战,功勋卓著.李希烈进攻陈州时,刘昌跟随刘玄佐率军驰救,在城西五十里大战叛军,活捉叛将翟咄,逼使李希烈从蔡州撤军。 |
C.刘昌雷厉风行,戍边有方.担任径原节度使时,刘昌只用十天时间建成七城二堡,并用开荒屯田方法解决军队给养问题,从而保证边疆安宁。 |
D.刘昌体恤将士,心怀仁爱。平凉筑城时,刘昌埋葬先前死亡将士暴露的尸骨并将情.况上报,朝廷表彰后,刘昌身披素服隆皿祭奠了阵亡将士。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昌掘堑以遏地道,相拒凡四十余日,绒数致,乃解围去。
(2)士卒有逗留沮事者,折三百人乃行,举军慑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