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画楼钟动君休唱

欧阳修①

画楼钟动君休唱,往事无踪。聚散匆匆。今日欢娱几客同?

去年绿鬓今年白,不觉衰容。明月清风。把酒何人忆谢公②?

(注)①欧阳修因革新派遭受旧派打击,为革新派上书分辩,因而被贬。②谢公:《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少年即有名声,年逾四十复出任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画楼钟动”给人以欢娱的感觉,但“君休唱”又使情感发生了逆转。
B.“往事无踪”“聚散匆匆”是说“君休唱”的原因,令人顿生沧桑之感。
C.“绿鬓”指黑发,去年的“绿鬓”与今年的满头白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明月清风”转而写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下文无人忆谢公的悲哀。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5 05:44: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累中进士,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①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
②安禄山反,玄宗入蜀,百官解窜,华母在邺,欲间行辇母以逃,为盗所得,伪署凤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
③上元中,以左补阙、司封员外郎召之。华喟然日:“乌有隳节危亲,欲荷天子宠乎?”称疾不拜。李岘领选江南,表置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苦风痹,去官,客隐山阳,勒子弟力农,安于穷槁。晚事浮图法,不甚著书,惟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时时赍金帛往请,乃强为应。大历初,卒。
④初,华作《舍元殿赋》成,以示萧颖士,颖士日:“《景福》之上,<<灵光》之下。”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因著《吊古战场文》,极思研摧,已成,污为故书,杂置梵书之庋。它日,与颖士读之,称工,华问:“今谁可及?”颖士日:“君加精思,便能至矣。”华愕然而服。
⑤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后至执政显官。华触祸衔悔,及为元德秀权阜铭③、四皓赞④,称道深婉,读者怜其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支娅:此处指亲信。②庋:放东西的架子。③为唐代诗人元德秀和唐朝大臣权皋所作墓志铭。④为秦末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隐者所作赞语。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欲行辇母以逃 (2)乌有节危亲
【小题2】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挠
A.巡视B.考查C.按照D.抑止
【小题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强为应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而华自疑过之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污为故书 为击破沛公军
D.名随以重 覆之以掌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
【小题5】第④段骂李华以文示友,其态度经过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每空只填4个字,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6】联系全文,概括文章结尾“读者怜其志”中“怜”的依据。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奚陟字殷卿,其先自谯亳西徙,故为京兆人。少笃志,通群书。大历末,擢进士、文辞清丽科,授弘文馆校书郎。德宗立,谏议大夫崔河图持节使吐蕃,表陟自副,以亲老辞不拜。杨炎辅政,召授左拾遗。居亲丧,毁瘠过礼。朱泚反,走间道及车驾于兴元,拜起居郎、翰林学士,不就职。贼平,改太子司议郎,历金部、吏部员外。会左右丞缺,转左司郎中。
贞元八年,迁中书舍人。于是江南、淮西皆大水,诏陟劳问循尉,所至人人便安。中书史倚宰相势,常姑息,独陟遇之无假借。先是,右省杂给视职田禀,主事与拾遗等,陟以奉稍为率,由是吏官有差。中书令李晟有纸笔猥料积于省,它日以遗舍人,而杂事舍人常私有之,陟均舍寮无厚薄。虽细务,皆身亲其劳,久益强力,人以为难。
迁刑部侍郎。京兆尹李充有美政,裴延龄恶之,诬劾充比陆贽,数遗金帛,当抵罪,又干没京兆钱六十八万缗,请付比部钩校。时郎中崔元翰怨贽,揣延龄指,逮系搒掠甚急,内以险文。陟持平无所上下,具狱上,且言“京兆钱给县馆传,馀以度支符用度略尽”。充既免,元翰不得意,以恚死。
陟寻知吏部选事,迁侍郎。铨综平允,时谓与李朝隐略等,不能擿发清明如裴行俭、卢从愿也。十五年,病痈,帝遣医疗视,敕曰:“陟,贤臣,为我善治之。”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陟少自厎厉,著名节。常荐权德舆为起居舍人知制诰,杨于陵为郎中,其后皆有名。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奚陟年轻时做事专心,并十分孝顺父母。大历年间,考中进士,授任弘文馆校书郎。德宗时期,皇帝诏令他出使吐蕃,但他都因为父母年老而辞不接受。
B.奚陟判案依据实际情况,不徇情枉法。裴延龄诋毁京兆尹李充,用诬告的手段检举李充,但奚陟坚持公正审理,使李充得以免罪。
C.奚陟十分忠诚,面对危险也不退缩。朱泚谋反时,很多将官因害怕而逃跑,而奚陟却抄小路追赶上皇帝,保护皇帝的车驾,后担任了起居郎、翰林学士。
D.奚陟选拔人才公平得当,深得人们的称赞。当时的人认为奚陟与李朝隐在选拔人才的做法上是大致相同的,他为国家选拔出了很多清正廉洁的人才。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脍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著论以明之。

开元初,自太子詹事为岐州刺史,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复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时嗣彭王志昧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上,上嘉之。又特令行冲撰御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节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

注①搏击:督察检举揭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脍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脍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脍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脍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表示官员退休。
B.“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C.“大理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D.“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学;他做人从不阿谀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进言劝诫,很受器重。
B.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他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书四录》经学士毋煚等审核后,受到皇上赞赏;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
C.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元行冲查出断案冤枉失实,一并上奏宽免了这些人。
D.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合瑞石上的图文;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对“牛继马后”的新解。
【小题4】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著论以明之。
(2)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馀。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有删改)

[注]①任侠:以“侠义”自任。②谪仙: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③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小题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
B.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
C.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
D.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域”在唐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范围很大,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均为“西域”;狭义是指葱岭以西到波斯的这部分中亚地区,它与唐代的疆域变化是分不开的。
B.“纵横”这里是指“纵横之术”,即合纵连横之说。战国至秦汉之际善于外交的纵横家所使用的谋术统称为“纵横之术”。
C.“金銮殿”最早出现在唐代的大明宫。唐代大明宫的金銮殿并非皇宫中最为重要的正殿,只是一个偏殿,主要是皇帝召见文人学士时,提供给他们的临时集合地。
D.“长流”是个多义词,可指长长的流水,也可指远途流放、长期流放,还可指官职治狱参军,也称长流参军。文中特指唐代官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没去参加考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D.李白游览并州时,曾见到郭子仪,郭子仪认为他是个奇才,因此,郭子仪犯了法,是李白救助他,使他免受处罚。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