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厨者王小余传
清·袁枚
小余王姓,肉吏之贱者也。工烹饪,闻其臭者,十步以外无不
颐逐逐然。初来请食单; 余惧其侈,然有颖昌侯①之思焉,唶曰:“予故窭人子,每餐缗钱②不能以寸也。”笑而应曰:“诺。”顷之,供净饮一头,甘而不能已于咽以饱。客闻之,争有主孟之请。
小余治具,必亲市物,曰:“物各有天。其天良,我乃治。”既得,泔之,奥之,脱之,作之。客嘈嘈然,属餍而舞,欲吞其器者屡矣。然其簋不过六七,过亦不治。
或请授教,曰:“难言也。作厨如作医。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而谨审其水火之齐,则万口之甘如一口。”问其目,曰:“浓者先之,清者后之,正者主之,奇者杂之。视其舌倦,辛以震之;待其胃盈,酸以
厄之。”曰:“八珍七熬,贵品也,子能之,宜矣,嗛嗛二卵之餐, 子必异于族凡,何耶?”曰:“能大而不能小者,气粗也;能啬而不能华者,才弱也。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能,则一芹一菹皆珍怪;不能,则虽黄雀鲊三楹,无益也。而好名者有必求之与灵霄之炙,红虬之脯,丹山之凤丸,醴水之朱鳖,不亦
诬乎?”曰:“
子之术诚工 矣。然多所炮炙宰割,大残物命,毋乃为孽欤?”曰:“庖牺氏至今,所炮炙宰割者万万世矣。乌在其孽庖牺也?虽然,以味媚人者,物之性也。彼不能尽物之性以表其美于人, 而徒使之枉死于鼎镬间,是则孽之尤者也。”曰:“以子之才,不供刀匕于朱门,而终老随园,何耶?”曰:“知己难,知味尤难。吾苦思殚力以
食人,一肴上,则吾之心腹肾肠亦与俱上;而世之贪声流歠者,难奇赏吾,而吾伎且日退矣。且所谓知己者,非徒知其长之谓, 兼知其短之谓。今主人③未尝不斥我、难我,而皆刺吾心之所隐疚,是则美誉之苦,不如严训之甘也。吾日进矣,休矣,终于此矣。”
未十年卒。余每食必为之泣,且思其言,有可治民者焉,有可治文者焉。为之传以咏其人。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
(注)①颖昌侯:指西晋何曾“日食万钱”“厨膳滋味,过于王者”,贪嘴之意。②缗钱:即串起来的铜钱。③主人:这里指随园主人,也就是袁枚。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颐 下巴 |
B.待其胃盈,酸以厄之 厄阻遏 |
C.不亦诬乎 诬 荒谬 |
D.吾苦思殚力以食人 食 侍奉 |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小余初次请示菜单,袁枚想贪嘴,王小余考虑到自己是穷人家出身,劝袁枚不要太奢侈。 |
B.王小余做菜讲究食材,工序繁复,美味可口,客人吃到手舞足蹈,多次恨不得连餐具都吞下。 |
C.王小余认为,厨和医的相同处在于专心研究万物本性,并细心斟酌,调和一致,适合众人。 |
D.王小余觉得袁枚是知己,又是畏友,能让自己不断进步,所以不想供职朱门,想终老袁家。 |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余治具,必亲市物,曰:“物各有天。其天良,我乃治。”
(2)子之术诚工矣。然多所炮炙宰割,大残物命,毋乃为孽欤?
【小题4】文末作者认为王小余话中包含了“治民”(为官)的道理,请概括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