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皇甫遇,常山人也。遇少好勇,及壮虬髯,善骑射。唐明宗在藩时,隶于麾下,累从战有功。明宗即位,迁龙武都指挥使,遥严州刺史。所至苛暴,以诛敛为务,其幕客多私去,以避其累。

高祖入洛,移领中山,俄闻与镇州安重荣为婚家,乃移镇上党,又改平阳,成以憸人执事,政事隳紊。及镇河阳,部内创别业,开畎水泉,以通溉灌,所经坟墓悉毁之,部民以朝廷方姑息郡帅,莫之敢诉。少帝即位,罢归阙下。二年,契丹南寇,从至澶州,战于郓州北津,契丹众大败,溺死者数千人,以功拜滑州节度使。三年,契丹率众屯邯郸,遇与安审琦、慕容彦超等御之。遇将渡漳河,契丹前锋大至,遇引退,转斗二十里至邺南榆林。遇谓审琦等日:“彼众我寡,走无生路,不如血战。”遂自辰及未,战百余合,所伤甚众。遇所乘马中镝而毙,遇有纪纲杜知敏以马授遇,遇得马复战,久之稍解。杜知敏已为所获,遇谓彦超日:“知敏苍黄之中,以马授我,义也,安可使陷于贼中!”遂与彦超跃马取知敏而还,敌骑壮之。俄而生军复合,遇不能解。时审琦已至安阳河,谓首将张从恩日:“皇甫遇等未至,必为敌骑所围,若不急救,则成擒矣。”从恩日:“敌甚盛,无以枝梧,将军独往何益?”审琦日:“成败命也。设若不济,则与之俱死。假令失此二将,将何面目以见天子!”遂率铁骑北渡赴之。契丹见尘起,谓救军并至,乃引去。遇与彦超中数创得还时诸军叹日此三人皆猛将也四年契丹复至从杜重威营滹水重威送款于契丹遇不预其议及降心不平之时契丹欲遣遇先入汴,遇辞之,因私谓人日:“我身荷国恩,位兼将相,既不能死于军阵,何颜以见旧主!更受命图之,所不忍也。”明日,行至赵郡,泊其县舍,顾从者日:“我已信宿不食,疾甚矣,主辱臣死,无复南行。”因绝吭而殒,远近闻而义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皇甫遇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遇与彦超中数创/得还时/诸军叹日此/三人皆猛将也/四年/契丹复至从杜重威/营滹水/重威送款于契丹/遇不预其议/及降心不平之/
B.遇与彦超中数创/得还/时诸军叹日/此三人皆猛将也/四年契丹/复至从杜重威营/滹水重威送款于契丹/遇不预其议/及降/心不平之/
C.遇与彦超中数创得还/时诸军叹日/此三人皆猛将也/四年/契丹复至/从杜重威营滹水/重威送款于契丹/遇不预其议/及降/心不平之/
D.遇与彦超中数创得还/时诸军叹日/此三人皆猛将也/四年/契丹复至/从杜重威营滹水/重威送款于契丹/遇不预/其议及/降心不平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兼任的意思,古代官员常常身兼多职,一般指兼任较低的官职。
B.“幕客”,又称为“西宾”“西席”,是指家塾教师或官僚们的私人秘书。
C.“高祖”是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始创。
D.“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甫遇少时好勇,及长善战。他小时喜好勇武,到年长时,善于骑马射箭;后唐明宗还在藩国时,把他收留在部下,历次跟随作战,屡建功绩。
B.皇甫遇苛刻暴戾,奢侈扰民。所在任上,勒索钱财,以致幕客多离去,以逃避受他的牵累;镇守河阳时,建造别墅,毁坏坟墓,百姓不敢控告。
C.皇甫遇重情重义,知恩图报。手下的杜知敏将坐骑给他后,却被敌军俘获;皇甫遇与慕容彦超跃马杀回敌营,去解救杜知敏,将他平安带回。
D.皇甫遇注重气节,忠义凛然。杜重威投降契丹后,他心里极为不平;契丹国主打算派皇甫遇先进入汴州,他推辞了,绝食而亡,以身殉国。
【小题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敏苍黄之中,以马授我,义也,安可使陷于贼中!
(2)我身荷国恩,位兼将相,既不能死于军阵,何颜以见旧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09 07:48: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晏球,字莹之,少遇乱,汴人杜氏畜之为子,因冒姓杜氏。晏球少沉勇有断倜傥不群梁祖之镇汴也选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帐下宴球预选从梁祖征伐所至立功末帝嗣位,以晏球为龙骧四军都指挥使。贞明二年四月十九日夜,汴州捉生都将李霸等作乱,纵火焚剽,攻建国门,梁末帝登楼拒战。晏球闻乱,先得龙骧马五百屯于鞠场,俄而乱兵以竿竖麻布沃油焚建国楼,势将危急。晏球隔门窥乱兵,见无甲胄,即出骑击之,奋力血战,俄而群贼散走。梁末帝见骑军讨贼,呼曰;“非吾龙骧之士乎?”晏球奏曰:“乱者惟李霸一部,陛下但守宫城,迟明臣必破之。”既而晏球尽戮乱军。以功授单州刺史。(唐)庄宗入汴,晏球率骑军入援。至封丘,闻梁末帝殂,即解甲降于庄宗。明年,与霍彦威北捍契丹,受齐州防御史,乃赐姓氏,名绍虔。邺之乱,明宗入赴内难,宴球时在瓦桥,遗人招之。明宗至汴,宴球率骑从至京师,以平定功授宋州节度使。天成二年,授北面行营副招讨,以兵戍满城。是岁,王都据定州,契丹遣秃馁率骑千余来援都,突入定州,晏球引军保曲阳。王都、秃馁出军拒战,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戒之曰:“回首者死。”贼军大败于嘉山之下,追袭至于城门。宴球围城既久,帝遣使督攻城,宴球曰:“贼垒坚峻,但食三州租税,抚恤黎民,爱养军士,彼自当鱼溃。”帝然其言。晏球能与将士同其甘苦,所得禄赐私财,尽以飨士,日具饮馔,与将校筵宴,待军士有礼,军中无不敬伏。其年冬,平贼。自初战至于城拔,不戮一士,上下欢心,物议以为有将帅之略。以功授天平军节度使。长兴三年,卒于镇,时年六十。赠太尉。

(节选自《旧五代史·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鱼溃:鱼腐烂。比喻自内崩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晏球少/沉勇有断/倜傥不群/梁祖之镇汴也/选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帐下/宴球预选/从梁祖/征伐所至立功/
B.晏球少沉勇/有断/倜傥不群/梁祖之镇汴/也选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帐下/宴球预选/从梁祖/征伐所至立功/
C.晏球少沉勇有断/倜傥不群/梁祖之镇汴/也选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帐下/宴球预选/从梁祖征伐/所至立功/
D.晏球少沉勇有断/倜傥不群/梁祖之镇汴也/选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帐下/宴球预选/从梁祖征伐/所至立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帝,一般可以理解为“亡朝之君”,即为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个君王,为国家的葬送者,中国历史上的末帝都是昏君。
B.行营,旧时指统帅出征时办公的营帐或房屋。唐刘长卿《寄李侍郎中丞行营五十韵》:“吴山依重镇,江月带行营。”
C.契丹,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成为辽政权的创始人,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
D.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唐玄宗时,安禄山曾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宴球少遇战乱,被人收养。王晏球少年时遇上动乱,汴都人杜氏收他为义子,因而改姓杜氏。他年少时就沉着勇敢有决断,卓越不凡,才能出众。
B.王宴球两朝立功,封官授职。他跟随梁太祖征伐,多次立功。梁末帝时率兵平定李霸叛乱,被授单州刺史。投降后唐,因平定内乱被授宋州节度使。
C.王宴球督战有力,指挥若定。定州之战,他督促军士,警告军士退却者处死,大败敌军。皇帝督促攻城,王晏球认为敌人会从内部溃烂,不急于攻城。
D.王晏球爱护士兵,大获称赞。他和将士同甘共苦,俸禄赏赐全部分给士兵,对待军士有礼,舆论认为他有将帅风度,朝廷因此任他为天平军节度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得龙骧马五百屯于鞠场,俄而乱兵以竿竖麻布沃油焚建国楼,势将危急。
(2)王都、秃馁出军拒战,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戒之曰:“回首者死。”

同类题2

   王清,字去瑕,洺州曲周人也。清少以勇力端厚称于乡里。后唐明宗领行台,置步直军,清预其募,渐升为小校。明宗即位,历严卫、宁卫指挥使,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天福三年,从杨光远平范延光于邺,改奉国军都虞候。六年,襄州安从进叛,从高行周讨之,逾年不下。一日,清请先登,诸军继其后,会有内应者,遂拔其城,有诏褒慰。八年,诏遣以所部兵屯于邺。九年春,契丹南,围其城,清与张从恩守之,契丹退,以城功,继迁军额。

开运二年春三月,从杜重威北征,解阳城之围,加检校司徒。是岁秋七月,诏遣皇甫遇援粮入易州。十一月,从杜重威收瀛州,闻契丹大至,重威率诸军沿滹水而西,将保常山,及至中渡桥,契丹已屯于北岸。自其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五日,军不能解。时戎王至,留骑之精者以御我,分其弱者,自故灵都城其山足,涉滹沱之浅处,引众而南,至赵郡,凡百余里,断我飞挽,且扼归路。清知势蹙,谓重威曰:“军去常山五里,守株此,营孤食尽,将若之何!请步兵二千为前锋,夺桥开路,公可率诸军继之,入常山,必济矣。”重威可之,遣宋彦筠俱行。清一击获其桥,契丹为之小却,重威犹豫不进,密已贰于国矣。 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时年五十三。(《通鉴》:清谓其众曰:“上将握兵,坐观吾辈困急不救,此必有异志。吾辈当以死报国耳!”众感其言,莫有退者,至幕,战不息。契丹以新兵继之,清及众士尽死,由是诸军皆夺气。)契丹寻于所战之地,筑一京观。及汉高祖即位,使人平之,赠清太傅。是岁,清子守钧于本邑义化别业,招魂以葬之也。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年春,契丹南 牧:侵略
B.以城功,继迁军额     干:攻打
C.自故灵都城其山足     缘:沿着
D.入常山,必济矣 期:约定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诏遣皇甫遇援粮入易州    谷鱼鳖不可胜食
B.请步兵二千为前锋 勇气闻于诸侯
C.坐观吾辈困急不救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守株此,营孤食尽 受任败军之际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B.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C.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D.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清年少时勇敢力大,品性温和,为乡邻称道。从军后从一个普通士兵被逐步提拔,先后担任指挥使,奉国军都虞侯等职务。
B.天福年间,王清参与平定范延、安从进等人的叛乱与张从恩固守邺城,成功抵御契丹的进攻,功绩卓著。
C.在危机之时,王清分析战争形势,认为不可守株待兔,坐视军队孤立无援,于是,他主动请缨担任先锋,也赢得了杜重威的认可。
D.瀛洲之战中,契丹屯兵滹水北岸,留精兵与王清的军队对抗,杜重威率军苦战多日,并分兵渡过滹水,结果粮道与归路均被契丹阻断。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清请先登,诸军继其后,会有内应者,遂拔其城,有诏褒慰。
(2)清一击获其桥,契丹为之小却,重威犹豫不进,密已贰于国矣。
(3)请写出文言翻译的六种方法。(方法与规律提炼学法题)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存敬,谯郡人也。性刚直,有胆勇,临危无所畏惮。唐中和中,从太祖赴汴,以其折节,颇见亲昵,首为右骑都将。从讨巢、蔡,凡历百战,多于危蹙之间,显有奇略,由是频立殊效。光启中,李罕之会晋军围张宗奭于盟津,太祖遣丁会、葛从周、存敬同往驰救。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大顺二年,为诸军都虞侯,佐霍存董大军收宿州,以功奏检校兵部尚书。太祖东征徐、兖,存敬屡有俘斩之功。凡受指顾,皆与机会,矢石所及,必以身先,太祖尤加优异,以为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沧侵凌魏郡,复以存敬为都指挥使。三年,大举,与葛从周连统诸军攻浮阳,树数十栅,围刘守文累月。时幽州刘仁恭举兵来援,存敬潜军击之于乾宁军南老鸦堤。是日,燕人大败,斩首五万级,生擒马慎交,获马万余蹄。其年秋九月,引军收镇州,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直入镇之壅门,收鞍马牛驼万计。翼日,镇人纳质而旋。寻为宋州刺史,逾年,甚有能政。复拥众伐蓟门,数旬间连下瀛、莫、祁、景四州,擒俘不可胜纪。自怀德驿与中山兵接战,枕尸数十里,中山开壁,请降。天复元年春,太祖以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恃骄恣,命存敬统大军讨之。即日收绛州,擒刺史陶建钊,降晋州刺史张汉瑜,二郡平。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太祖闻之,痛惜移。开平初,追赠太保。乾化三年,又追赠太傅

(选自《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B.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C.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D.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折节,既指主动屈己敬人,又指改变平日的志节行为,文中该词意思是后者。
B.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受封者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C.晷,古代用来观测日影以及定时刻的仪器,移晷,指过了一段时间。
D.太傅,“三公”之一,为辅弼天子之任。历代多有延置,后多用为大官加衔,并无实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存敬多谋善虑,屡立战功。他跟随太祖征讨敌军,多次在急迫情形下,显示出奇谋,因此常立下特殊的功勋。
B.张存敬不惧危险,骁勇善战。太祖向东征讨徐州、兖州,他常有杀敌的功劳。箭矢滚石能到的地方,他一定身先士卒。
C.张存敬才干出众,攻取多州。他在镇州善理政务,不久又担任宋州刺史;他曾几十天内连续攻下瀛、莫、祁、景四州。
D.张存敬屡获升迁,深受太祖赏识。他多次因军功被提拔;病逝后,太祖哀痛惋惜,先后追赠他为太保、太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
(2)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刘昫,字耀远,涿州归义人也。昫神彩秀拔,文学优赡,与兄、弟俱有乡曲之誉。唐天祐中,契丹陷其郡,昫被俘至新州,逃而获免。后居上国大宁山,与吕梦奇、张麟结庵共处,以吟诵自娱。会定州连帅王处直以其子都为易州刺史,昫为军事衙推。及都去任,乞假还乡,都招昫至中山。庄宗即位,授太常博士,赐绯;比部郎中,赐紫。丁母忧,服阕,依旧充职。明宗即位,拜中书舍人。明宗重其风仪,爱其温厚,长兴中,拜平章事。时昫入谢,遇大祠,明宗不御中兴殿,閤门白:“旧礼,宰相谢恩,须正殿通唤,请候来日。”枢密使曰:“命相之制,下已数日,中谢无宜后时。”因即奏之,遂谢于端明殿。昫以端明殿学士拜相,而谢于本殿,士子荣之。初,唐末帝自风翔至切于军用时王玫判三司诏问钱谷玫具奏其数及命赏军甚愆于素末帝怒用昫代玫昫乃搜索簿书,命判官高延赏计穷诘勾,及积年残租,或场务贩负,皆入账籍,条奏其事,请可征者急督之,无以偿官者蠲除之。吏民相与歌咏,唯主典怨沮。及罢相之日,群吏相贺,昫归,无一人从之者,盖憎其太察故也。天福初,张从宾作乱于洛阳,害皇子重乂,诏为东都留守。未几,奉使入契丹,还封谯国。开运初,授司空。契丹主至,不改其职。昫以眼疾乞休致,契丹主授昫守太保。契丹主北去,留于东京。其年夏,以病卒,年六十。汉高祖登极,赠太保。初,昫避难河朔,匿于北山兰若,有贾少瑜者为僧,辍衾袍以温燠之。及昫官达,资少瑜进士及第,拜监察御史,闻者义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刘昫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末帝自凤翔至/切于军用时/王玫判三司/诏问钱谷/玫具奏其数/及命赏军/甚愆于素/末帝怒/用昫代玫/
B.唐末帝自凤翔至/切于军用/时王玫判三司/诏问钱谷/玫具奏其数/及命赏/军甚愆于素/末帝怒/用昫代玫/
C.唐末帝自凤翔至/切于军用时/王玫判三司/诏问钱谷/玫具奏其数/及命赏/军甚愆于素/末帝怒/用昫代玫/
D.唐末帝自凤翔至/切于军用/时王玫判三司/诏问钱谷/玫具奏其数/及命赏军/甚愆于素/末帝怒/用昫代玫/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表示代理、暂任或试充某官职。在古文中同样表示代理官职的还有“假”“权”“夺”等。
B.“赐绯”,唐制,四品、五品的官服是绯色,有时官员的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
C.“公”,周代诸侯五等级之一,大诸侯称公、侯,小诸侯称伯、子、男,后用五等爵位封有功之人。
D.“休致”,指官员年老退休去职。古代有“大夫七十而致事”的传统,官员一般到七十岁退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昫才华出众,乱世隐居。他富有文采,与自己的哥哥、弟弟都在家乡有声誉;他从敌军逃脱后,就在大宁山上修建草庵,吟诵诗歌,自娱自乐。
B.刘昫温厚俊朗,深受皇恩。他仪表堂堂,宽厚待人,受到明宗喜爱,被授予平章事;他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拜任宰相,又在端明殿谢恩。
C.刘昫尽忠职守,遭人嫉恨。他细致查对军队钱粮数目,受到百姓称赞,但因主管官员的怨恨、报复而被罢免宰相一职,返回故里时无一个人追随。
D.刘昫知恩图报,世人称赞。他在河朔避难时得到贾少瑜的帮助,当官后不忘资助贾少瑜考进士,当时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认为他很讲义气。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閤门白:“旧礼,宰相谢恩,须正殿通唤,请候来日。”
(2)条奏其事,请可征者急督之,无以偿官者蠲除之。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
高行周,字尚质,幽州人也。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塞。
及庄宗收燕,以行周隶明宗帐下。明宗征燕,率其下拥从。梁将刘鄩之据莘也,与太原军对垒,旦夕转斗。尝一日,两军成列,元行钦为敌军追蹑,剑中其面,血战未解。行周以麾下精骑突阵解之,行钦获免。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行周辞曰:“总管用人,亦为国家,事总管犹事王也。余家昆仲,脱难再生,承总管之厚恩,忍背之乎!”及两军屯于河上,知梁军自汴入杨村寨,明宗晨至斗门,设伏将之,众寡不敌,反为所乘。时势甚危蹙。行周闻之,出骑横击梁军,遂得解去。明宗之袭郓州也,行周为前锋。会夜分澍雨,行周曰:“此天赞也,彼必无备。”是夜,涉河入东城,比曙平之。明宗即位,特深委遇。天成中,从王晏球围定州,败王都,擒托诺,皆有功。贼平,迁颍州团练使。晋祖建义于太原,唐末帝命张敬达征之,行周与符彦卿为左右排阵使。契丹主入援太原也,行周、彦卿引骑拒之,为契丹所败,遂与敬达保晋安寨,累月救军不至。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由是不复敢然,敬达遂为光远所害。
杜重威据邺叛,汉祖以行周为招讨使,总兵讨之。邺平,授邺都留守,守太尉,进爵临清王。太祖践阼,加守尚书令,增食邑至一万七千户。太祖以行周耆年宿将,赐诏不名,但呼王位而已。慕容彦超据兖叛,太祖亲征,奉迎舆驾,倾家载贽,太祖待之逾厚。广顺二年秋,以疾于位,享年六十八。
(节选自《旧五代史》)
(注)①高行周:曾在五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多朝任职。②建义:起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梁军自汴入杨村寨  觇:偷看,侦察。
B.设伏将   邀:求取,希望得到。
C.明宗即位,特深委遇    委遇:信任,礼遇。
D.为契丹所败 寻:随即,不久。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
B.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
C.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
D.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双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仲”指兄弟,“昆”为哥哥,“仲”排行第二;有时也是称呼他人弟兄的敬词。
B.“加”指“加官”,旧时于原有官职之外加领其他官衔,有时指在原有官职上升迁。
C.“践阼”多指新官履任。古代庙、寝堂前的主阶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故称履新为践阼。
D.“薨”是指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朝以后二品以上官员死也称为“薨”。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高行周曾带领精锐骑兵解救了庄宗的宠臣元行钦,庄宗欲将其招至帐下,被高行周拒绝。
B.明宗设伏兵截击梁军,却因寡不敌众而陷入险境,危急之中高行周派兵出击,明宗得以脱身。
C.高行周曾与符彦卿一起协助张敬达,阻击契丹军队增援太原,最终击退契丹援军,保住了晋安寨。
D.高行周曾赢得历朝数位皇帝的信任,太祖更是对其崇礼有加,即使对他下诏也不直呼其名。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会夜分澍雨,行周曰:“此天赞也,彼必无备。”是夜,涉河入东城,比曙平之。
⑵慕容彦超据兖叛,太祖亲征,奉迎舆驾,倾家载贽,太祖待之逾厚。